课件41张PPT。 吸烟的危害 【教材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科学的运动健身,以及没有恶习等。习惯是一种努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催人上进,促进机体健全发展;不良的生活习惯贻误了自己,也害了他人。所以习惯和人的体质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吸烟就是一种不良习惯。
“吸烟有害健康”,童叟皆知。
【学情分析】: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学习压力大,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不是很强。一旦遇到挫折或不良的导向,或者由于无知和好奇,容易沾染上吸烟、过量饮酒甚至吸食毒品等恶习。因此,在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对生活恶习危害的认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
1、明确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
2、吸烟就是一种不良习惯,要让学生体会到吸烟对人体、社会等的危害;
3、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抵御恶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吸烟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难点】:
对吸烟等不良习惯的控制和宣传,使学生能约束自 己的行为;
依靠家长和学校,调整心态,不随波逐流,在生活 中自觉抵御恶习,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方法】:谈话法 分组讨论法 辩论法 多媒体。
【学 法】:学生自主学习 探究式学习 跨学科渗透式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辩论赛根据上节课的布置和安排,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大组,男生为正方,主张吸烟有益,女生为反方,主张吸烟有害,结合预习和搜集的资料,进行辩论。辩论赛辩论赛:吸烟的危害
观点:吸烟有益
观点:吸烟有害正方反方总结辩论结果,并展示“禁止吸烟”的标志图片,讲明:“吸烟有害健康”,童叟皆知。
烟中的有害物质; 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同的香烟点燃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有所不同,但主要数尼古丁、烟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
观察图片边思考回答问题:
用烟组成的什么器官?作者的意图?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正常的肺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纺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
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六大类:(1)醛类、氮化物、烯烃类,这些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内膜损害。 (3)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均属毒性物质。 (4)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他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均有致癌作用。(5)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这些物质具有加速癌变的作用。 (6)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 吸烟是一个香烟不完全燃烧的过程,期间发生一系列热分解和热合成的化学反应,形成大量新的物质。从烟雾中分离出的有害成分达3000余种,其中主要有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等一系列有毒物质。主要危害是:尼古丁是香烟吸食者成瘾的罪魁祸首,本身也极具毒性;烟焦油中的有害物质的联合作用是人类癌症的一大诱因,当吸入的量达到一定水平就是癌症的引发剂;一氧化碳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影响最为重要。 警示人们:吸烟对社会的危害被动吸烟的危害 研究表明,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而且危及间接吸烟者多种同样的病,特别对婴幼儿危害更大棗可导致急性死亡、呼吸道疾病及中耳疾病等。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世界范围内,死于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将超过爱滋病、结核、难产、车祸、自杀、凶杀所导致死亡人数的总和。 1、被动吸烟是导致肺癌等各种各样的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2、吸烟与环境污染:吸烟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尤其是大气污染已超过了工业污染的程度,也是造成被动吸烟的一大祸根。
3、香烟与火灾:一个个烟头好比是一个个游动的火种,历史上因烟头而引起的火灾比比皆是。
思维拓展:讨论并应用实例说明
香烟是生命最凶恶的杀手 烟民年龄年轻化:目前,我国9~12岁的少年中约有10-15%吸烟;12-15岁的初高中学生中约有35%以上吸烟;16岁以上的高中生、大学生中吸烟者占75%。就全国而言,平均开始吸烟的年龄1996年比1984年提前了3岁。年龄最小的烟民仅7岁。
烟民年龄低龄化 烟民年龄低龄化 急需立法控制
据《2008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和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寿命平均低15年;目前中国每年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已高达100万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中国男性中,将有1亿人死于烟草使用。 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大。今年3月的《健康时报》指出,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20岁以上开始吸烟的人群中,25%的人会患肺癌、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疾病,而20岁以下开始吸烟的人群中,这一数字上升到50%。
1、好奇模仿心理2、交往心理3、虚荣心理4、消愁心理5、对香烟的错误认识高中生吸烟心理有位在韩国工作的朋友,在工作休息时和几个同事一起抽烟,正抽着,走过来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一个小女孩,说:叔叔,抽烟有害健康!几个大人脸红脖子粗,赶紧把手中的烟扔掉,没想到小女孩又说:随地扔垃圾,不文明……事虽小,可以看出:文明和习惯要从小养成,看到不礼貌和不好的行为习惯,要敢说,敢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思考:你应该怎么做? 1、拒吸第一支烟
2、树立一种抵御被动吸烟,创建无烟环境的意识……为所有有戒烟意愿及正在戒烟的人们提出几条建议:
1.加强戒烟意识,戒烟者要亲身感受到吸烟的危害,自觉要求戒烟;
2.寻找好的替代方法,戒烟者戒烟后往往感觉“无事可做”,在工作场所或家里放一些口香糖、瓜子、水果之类,使其不至于感到空虚;
3.扔掉吸烟用具,诸如打火机、烟灰缸、香烟,减少吸烟者的“条件反射”;
4.尽量避免吸烟的引诱,争取得到朋友和同事的理解。尤其在刚开始戒烟时更是如此;
5.参加切实可行的体育运动,同时多花点时间从事其它有趣味的活动,这样可以转移注意力;
6.每周换一种牌号的香烟,但新牌号香烟的焦油含量必须低于原牌号香烟的焦油量。
7.特意在一二天内超量吸烟,使人体对香烟的味道产生反感,从而戒烟;或在患伤风感冒没有吸烟欲望时戒烟。我的个人建议:
1、向亲友和同学们公开宣布自己已决定戒烟,这样可借大家的监督,增加对自己非实践诺言不可的压力。
2、离开习惯吸烟的生活环境,如丢弃打火机、看见朋友或他人吸烟时远离等一切与吸烟有关的东西,暂时 不与吸烟的朋友来往。
3、课余时,设法从事有益身心的活动(如户外运动等),如:和同学朋友一同到后操场打篮球、图书馆看看书等,以免感到无聊时再度以吸烟打发寂寞。
4、经常想象完全戒烟后的自由快乐的情形;吸烟时不再欣赏“快东似神仙”的乐趣,改而想象肺中一片乌黑罹患癌症的可怕景象。 我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谈危害,旨在警示消费者特别是吸烟的消费者要珍惜生命、维护健康,杜决抽烟,主动戒烟. 【布置作业】:请做一个综合实践报告:调查一下身边的人吸烟的情况,要有数据和措施或者合理化建议,写成500至800字的小论文或者调查表。
注:自由组合成小组,并上交小论文(填清小组成员名单)【板书设计】 导入:
板 书 课 题:吸烟的危害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s:11)
吸烟对社会的危害(s:20)
高中生吸烟的心理(s:27)如厕吸烟,一带两便
这也是在民间流传了很久的一句俗语,而正因为流行,毒害才更加广泛。许多人认为厕所里有臭气,
吸烟可以冲淡一些。事实上,厕所里氨的浓度比其他地方要高,氧的含量相对较低,而烟草在低氧状况下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连同厕所里的有毒气体以及致病细菌等大量被吸入肺中,对人体危害极大。患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在厕所内吸烟,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或气管炎的急性发作。 谢谢大家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