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01 16:5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兴起焦点 列强 繁华 租界 麻烦 踊跃 胸怀 欺凌风和日丽 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耀武扬威左顾右盼 衣衫褴褛 得意扬扬 铿锵有力 迷惑不解打破砂锅问到底读一读Lán lǚKēng qiāng清晰而坚定美帝国沙皇俄国英帝国法帝国日帝国租界
内租

外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找一找:课文写了哪三件事?1~6 耳闻“中华不振”
7~8 目睹“中华不振
9~17 立志“振兴中华”
抓重点 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 “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 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 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 中华不振啊! ” 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目睹“中华不振” 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依据:背景资料 当时的东北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通商口岸。控制了东北就等于控制了大半个中国。因此帝国主义列强都想占它为己有。 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中华不振依据: “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为什么?中华不振!
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你体会到了什么?1. 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2.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
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
扬地站在一旁。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贬义词1. 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2.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
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
扬地站在一旁。中华不振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中华不振 在第一个故事中,作者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而在这个故事中,作者好像回答了第一个故事中设置的悬念,这就是呼应。
呼应,就让两个小故事链接在一起。我们可以把两个故事连在一起读,你会发现,第一个故事好像一个导火线,一个药引子,引出第二个故事。
而如果直接写第二个故事,就没那么打动人,你的理解也不会那样到位啦。为明理而读书
为做官而读书
为挣钱而读书
为吃饭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满足自己心系国家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铿锵有力:说话慷慨激昂,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在留学日本前夕,他又写下了一首抒发救国抱负的著名诗篇:无题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suì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1912年,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的周恩来。 1917年9月,周恩来赴日本求学。后排右一为周恩来。 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的周恩来。 抗日战争初期的周恩来。 开国大典上的周恩来与毛泽东 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
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
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 同学们,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也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也会有遭遇挫折的烦恼和困惑不解的问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如少年周恩来一般,心存理想,努力奋斗,就一定会学有所成、实现梦想!结语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