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02 14:5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学习难点】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国力雄厚1433非洲西太平洋戚家军浙东民族英雄1553【学习提纲】一:郑和下西洋1.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
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2.目的: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郑和宝船(模型)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西洋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3.概况(1)时间、次数:1405—1433年、7次(2)范围: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洪海沿岸用途:慷概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友好关系;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装载物品:
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货币等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4.地位:郑和的远航,
时间之长,规
模之大,堪称
世界航海史上
的空前壮举5.评价: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对比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你得出什么结论?时间早
次数多人数多船只多船只大范围广设备先进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2)造船技术的发达
(3)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4)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 一一:戚继光抗倭1.背景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明朝中期,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日本倭寇2.概况(1)戚继光整顿军队①目的:提高军队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②举措:大力整顿军队,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③结果: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戚家军1561年,倭寇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倭患戚继光与其他抗倭将领带领军民消灭福建、广东两地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连环画《抗倭英雄戚继光》(2)戚继光抗击倭寇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3)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民族
向心力
(4)戚继光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 戚继光,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1)表达了戚继光抗倭的决心,拯救百姓于水火,并不
是追求个人功名
(2)他志向远大,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上述材料体现了戚继光怎样的高尚品德?一一: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背景: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
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仅略活动2.结果: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妈祖阁【疑难探究】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知识小结】
一、单项选择题
1. “七下远洋佳话多,外交史上起长河。万千里破重重浪,六百年掀道道波……东西更著风云景,喜启新航慰郑和。”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
B.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C. 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
D. 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B【知识小结】
2. 假如你是跟随郑和远洋航行的一位士兵,你可以看到的真实情形是( )
A. 出发的船队规模浩大,人员众多
B. 船只上满载着丝绸等物品,只用于送礼
C. 船队最远到达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D. 开辟了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3. 2018年是郑和下西洋613周年。我国若要开展纪念活动,请你判断下列设计的哪个活动方案不正确?( )
A. 举办纪念郑和下西洋613周年仿真航模展
B. 发行《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
C. 举办世界华人纪念郑和下西洋613周年航海论坛
D. 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大国海洋霸权新主张AD4. 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们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于是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正确的是( )
A. 小强和小华 B. 小华和小明
C. 小明和小强 D. 小明和小刚C
5.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其中,最恰当的是( )
A. 祖国统一 B. 民族团结 C. 中外交往 D. 抵抗侵略
6.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民间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
B. 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往来
C. 使明朝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D. 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CB7. 对于郑和下西洋,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分析说:“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原因是( )
①人数众多,组织严密 ②船舶种类齐全 ③装备先进 ④指南针的帮助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A8. 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某同学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郑和 “美名远播”的“壮举”应包括( )
①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②1405—1433年,前后7次下“西洋” ③到过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④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D
9. 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20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
A. 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 B. 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 明朝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 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10. “保南疆……山鏖水战,凯歌频奏。战事蹴英才,著兵书,攻略机谋弥就。俟荡平倭寇。”材料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
A. 岳飞 B. 俞大猷
C. 戚继光 D. 郑和AC
11. 由卡酷少儿卫视出品的动画片《戚继光》在北京举行研讨会。在现场,多位业界专家均表示,26集的《戚继光》是少有的尊重历史的动画片,值得推广。回顾历史,下列与“戚继光”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抗击对象——荷兰殖民者
B. 作战军队——“戚家军”
C. 重大战役——台州九战九捷
D. 作战结果——东南沿海倭患基本解除A
12. “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现实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下图是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图中描绘的是哪一时期的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
A. 秦朝时期 B. 宋朝时期 C. 元朝时期 D. 明朝时期
D
13. 下面是明朝中叶一个倭寇的自白书(如下图所示)。他所说的“沿海一带”主要指的是( )
A. 江苏、山东、浙江
B. 江苏、浙江、福建
C. 山东、福建、广东
D. 浙江、福建、广东期
D
14. 小明以“民族英雄戚继光”为主题,创办了一期绘画展。为了突出戚继光这个人物形象,他应该给戚继光的图片加注下列哪一句话?( )
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15.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
A. 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B. 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C. 基本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D. 统一了女真各部C
16.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比如选择旅游地点。2017年春节,小明随家人到了某地旅游,并拍摄了一张图片(见右图)。由此可见,小明一家人旅游的地点是( )
A. 香港
C. 台湾
B. 西藏
D. 澳门
17. 与之前的朝代相比,明朝对外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明朝对外关系中的“新变化”有( )
①开始与非洲国家交往 ②开始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③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④曾经远洋到达红海沿岸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CD二、材料解析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嘉靖四十年,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首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
——《明史》
(1)材料中的抗倭将领是谁?
(2)“戚家军”首先荡平何地倭寇?有何战绩?
(3)你怎样评价他?
戚继光。台州。九战九捷。 平息倭患,民族英雄。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1)根据材料一,谈谈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时间长;次数多;人数多;船队规模大。(2)郑和下西洋有何意义?
(3)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有什么本质区别?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郑和下西洋是友好和平往来;
戚继光抗倭是抵御外来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