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明朝的建立刘福通徐寿辉郭子兴朱元璋(1328-1398)
发迹史28岁,任左副元帅25岁,参加红巾军37岁,即吴王位41岁,称帝17岁,当和尚北元1368年 应天府(今南京)
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幼贫,为地主放牛“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明朝疆域图朱元璋强化皇权胡惟庸案:包括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思考: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
相权威胁皇权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朱元璋《皇明祖训》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问题思考课本p67: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权利的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和地方的权利。
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 从而加强了皇权。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朱元璋强化皇权明皇帝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明朝行政示意图群相废相独相明 据统计,洪武17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291事。平均算来,朱元璋每天处理批审的公文多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件。
——《明代政治史》内阁制度明场景表演锦衣卫:陛下,这是昨天晚上宋学士家宴请宾客的情况。(把图交给宦官递给皇帝)
朱元璋:宋爱卿,听说你昨天晚上宴请贵宾,都请了哪些人呢?
宋濂(惊讶的表情):皇上是不是知道了(轻声)。谢皇上关心,臣昨天和几个朋友聚了聚,有王学士,李尚书,还有张侍郎。
朱元璋:都吃了哪些好菜啊?
宋濂:禀皇上,有糖醋鲤鱼、宫保鸡丁、四喜丸子、京酱肉丝、还有红烧茄子和拔丝地瓜。
朱元璋:很好,你没有欺骗朕,是朕的忠臣,由你们辅佐朕,我很放心(面露笑容)。来人,把这张图给宋大人看看。
宦官:是。(将图拿给宋濂)
宋濂(接过图,伸手抹了把汗,轻声):好险,锦衣卫真是无孔不入啊。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锦衣卫印东厂职能:监视臣民。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锦衣腰牌东厂腰牌西厂(明宪宗1477年)厂卫特务机构明科举考试的变化八股取士隋朝
创立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
完善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重要科目。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宋朝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考“四书”“五经”,以《四书集注》为标准,写八股文。①考试范围②答题标准③文体《四书》《五经》朱熹《四书集注》八股文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材料1: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1)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2)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材料二: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似泥----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 ------(清)徐大椿思考:八股取士的后果(局限性): 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来加强思想专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思考分享经济的发展1.农业: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辣椒西红柿【思考】为什么要引进这些作物品种?因为它们的成熟周期短、产量高。解决了粮食紧张的问题。经济的发展2.手工业: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丝织业(苏州是明代丝织业的中心)经济的发展2.手工业: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丝织业(苏州是明代丝织业的中心)经济的发展制瓷业(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景德镇青花瓷明代青花扁壶3.商业: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北京城《皇都积胜图》这幅长卷是明朝中后期北京城繁胜景况的再现。经济的发展3.商业: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晋商、徽商等商帮。微商故里日升昌谢谢欣赏更多精彩模板,请搜索哎呀小小草:https://800sucai.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