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首页
末页
历史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4课 各民族的团结与发展
课程标准: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实施: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在统一的国家内实行( ),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完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一批民族自治地方,组成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使民族区域自治迈出( )的第一步。
3.进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这成为我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
自学阶段:
民族区域自治
法律化、制度化
区域自治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 。”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 、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一律平等
区域自治
5、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将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 、 3级,县以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民族乡。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 。这成为我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
(4)我国省一级的自治区有 、 、
、 、 。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民主权利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西藏
(2)1952年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利等作出明确规定,使民族区域自治迈出 、 的第一步。
法律化
制度化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各民族平等互助、( ),共同走向繁荣创造了前提。
2.发展
(1)“一五”计划中,一批重点建设工程都分布在(
)
(2)社会主义改造:到1958年,全国少数民族地区(除 外)陆续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3)( )后,民族区域自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少数
民族地区。
团结合作
西藏
改革开放
3.结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的( _ ) 及其实践获得了巨大成功。这表明,采用民族区域自治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民族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5.到1958年,全国少数民族地区(除西藏外)陆续基本完成 改造。少数民族地区的 开始逐步兴起,单一的经济结构得到初步改变。
6.198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范了 和民族自治地方及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成为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
社会主义
现代工业
中央
基本法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 。”国家在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 将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摆到突出的 。
4.在统一的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 。采用民族区域自治来解决中国的 ,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民族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
共同繁荣
战略位置
政治制度
民族问题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难点释疑
(1)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
(2)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各民族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3)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
所以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民族大团结
历史图片
首页
末页
区域自治的机关单位
历史图片
中央和各地设立的民族大学
民族团结宝鼎
历史图片
川藏公路通车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课堂小结:
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的三排镇,有一座千年瑶寨,寨门位于海拔808米,宋代城墙内占地面积11公顷,鼎盛时期有排瑶700多栋,1000多户,7000多人,被誉为世界瑶族首领排。古寨依山而建,房屋层叠,错落有致;石板道纵横交错,主次分明。此寨建于宋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拓展阅读
据专家考证,南岗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的瑶寨,堪称世界建筑奇观。
瑶族文化历史悠久,薪传不绝,内涵丰富,风情浓郁,瑶族同胞能歌善舞,瑶族“耍歌堂”“长鼓舞”“瑶族婚俗”接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独特的瑶族婚俗、排瑶民歌、瑶族刺绣均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是世界著名乐曲《瑶族舞曲》的故乡。
一、单项选择题
1.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C.少数民族享受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D.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
过关训练
A
首页
末页
2.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按劳分配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过关训练
C
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大杂居、小聚居
B.小杂居、大聚居
C.汉族在东、少数民族在西
D.按民族划分居住区域
过关训练
A
4.当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能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主要得益于
( )
A.民主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 D.西部大开发
过关训练
B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应是( )
A.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
B.提出自治申请的地方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一地方
D.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过关训练
D
6.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 )
①促进民族团结 ②缩小东西差距
③各民族共同发展 ④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过关训练
A
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④我国少数民族历史上曾长期享有自治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过关训练
C
8.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位于全区前列,这得益于( )
①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②完成了民主改革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③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
过关训练
B
9.中华人民共和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自治区等。如“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名称,它们的出现源于(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过关训练
B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行( )
A.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B.民族团结政策
C.民族平等政策
D.民族聚居政策
过关训练
A
11.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
过关训练
C
1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在国家机关统一使用汉字与普通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过关训练
A
13.2017年11月18日,林芝发生地震。同胞有难,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倾力相助。请问我国在藏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过关训练
A
14.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民族团结
B.各民族共同繁荣
C.维护祖国统一
D.促进民族和解
过关训练
B
15.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指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共同发展
C.西部大开发
D.大杂居、小聚居
过关训练
A
16.(2017呼和浩特)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少数民族地区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C.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达标训练:
首页
末页
C
17.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 )
A.筹建新中国时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
C.“文化大革命”开始时 D.改革开放后
1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受到各民族的热烈欢迎。我国现有省级民族自治区 (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19.“……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C.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D.“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A
A
A
20.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是( )
A.云南
B.甘肃
C.贵州
D.新疆
21.西藏解放六十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数百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亿元。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
A.加强各民族团结
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D
C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过关训练
材料二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959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果断平叛,并领导西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被解放了的百万农奴迸发出无比的生产热情。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及其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此后,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日新月异。2015年底,西藏自治区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26.39亿元,增长11%,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中国网
过关训练
(1)观察图一,“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哪个地区?根据图二,概括清朝管辖西藏的措施。
过关训练
西藏地区;
措施:设立驻藏大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2)2018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依据材料二,归纳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因。
过关训练
67周年。
原因:①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②平叛;
③进行民主改革(或废除农奴制);
④西藏人民的努力(或西藏人民的生产热情);⑤建立西藏自治区(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以上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过关训练
①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②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西藏的管辖。
首页
末页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