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登幽州台歌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
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一、先秦诗歌
1.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屈原《离骚》。
二、秦汉诗歌
乐府、汉乐府诗。诗歌发展简史三、魏晋南北朝诗歌
1.建安体、永嘉体、永明体等;
2.陶渊明田园诗。
四、唐代诗歌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盛唐“边塞诗派”“田园诗派”、大李杜等;
3.中唐与晚唐白居易、小李杜等。五、宋代诗词
1.北宋著名词作家苏轼、王安石、柳永等;
2.南宋著名词作家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等;
3.宋代著名诗人陆游、苏东坡等。
六、元曲、杂剧
1.元散曲大家马致远;
2.元杂剧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七、明清诗歌
纳兰性德、袁枚、高启、顾炎武等。【陈子昂】字伯玉,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被称为“诗骨”。
【代表作】组诗《感遇》38首,《蓟jì丘览古》7首等。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yōu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担任参谋。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进谏,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被贬斥。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诗歌体裁分类: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chuàngtì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眼泪悲伤的样子想到 向前看不到古代的贤君,向后望不到现在的明主。
想到天地之广阔,历史之久远,唯有我啊,独自悲伤,凄凉地眼泪横流! 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与“来者”分别指谁?“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时间角度 两个“不见”相互映照,表达出诗人对贤明君主的钦敬仰慕之情,也表露出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伤。“古人”:燕昭王一类的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未来的燕昭王一类的明君。 后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空间角度 俯仰天地,天高地远,寰宇苍茫,反衬出诗人无比的渺小和孤单。诗人不禁怆然涕下。这种一己的悲哀里,蕴含着伟大的孤独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诗歌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 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渺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
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登幽州台歌俯仰古今——时间的绵长
登楼眺望——空间的辽阔无垠
独自凭吊——心绪之孤单悲苦孤独
生之短促
怀才不遇 这首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 背诵课文,用楷书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