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5-03 07:0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附参考答案
考点
1.自然环境;2.人文环境
































































































【上节课知识点复习】
1. 0°经线的东面是 (东/西)经,0°经线的西面是 (东/西)经;
180°经线的东面是 (东/西)经,0°经线的西面是 (东/西)经。
2. 自西向东,经线度数越来越大的是 (东/西)经;
经线度数越来越小的是 (东/西)经。
自南向北, 纬度越来大为 (南/北)纬;纬度越来越小为 (南/北)纬。
3.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 。
4. 大洲的分界线:亚、欧: ,沟通: 。
亚、非: ,沟通: 。
南、北美: ,沟通: 。
亚、北美: 。
5. 六大板块: 、 、 、 、 、 。
6. 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 。
7.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
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      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
8. 某地的东面是西半球,西面是东半球,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该地的经纬度是( )
A.经度0°,纬度0° B. 东经160°,纬度0°
C. 西经20°,纬度0° D. 东经180°,纬度0°
9. 右图是一幅经纬网格图,据此回答1-3题:
(1)A点的地理坐标是 ( )
A.(10oS,170oE) B.(10oN,170oW)
C.(10oN,170oE) D.(10oS,170oW)
(2)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点是( )
①A点 ②B点 ③C点 ④D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 根据右面的等温线图,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示的是北半球一月等温线的分布图
B.表示的是北半球七月等温线的分布
C.表示的是南半球一月等温线的分布
D.表示的是南半球七月等温线的分布
11. 将下图对应的气候类型填写完整。




【本节课知识点】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 — 亚洲
自然环境
1. 世界第一大洲
●地理位置:
位置
半球
位置
主要分布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
位置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纬度
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与其它大洲的分界线
欧洲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非洲
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
白令海峡
大洋洲
阿拉弗拉海
●世界第一大洲的依据:
① 面积最大,约4400万平方千米;
② 跨纬度最广,80°N~10°S;
③ 东西距离最长,约8000千米。
●亚洲的分区(6个):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 地形和河流
重要地形区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主要河流
长江、叶尼塞河、印度河、黄河、湄公河
地形特征
①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②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
地势特征
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流向
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导致了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3. 复杂的气候
亚洲
气候类型
(9种)
面积最广的气候
① 温带大陆性气候
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
② 温带季风气候
③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南部
④ 热带季风气候
其它类型
⑤ 热带雨林气候⑥ 地中海气候⑦ 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⑧ 高原山地气候⑨ 寒带气候
亚洲
气候特点
①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② 季风气候显著
③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 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旱涝灾害。
人文环境
1. 人口最多的大洲
亚洲
世界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11个)
6个:中国、日本、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
5个:俄罗斯(欧洲)、尼日利亚(非洲)、美国、墨西哥(北美洲)、巴西(南美洲)。
人口数量
36.8亿
人口增长率
1.4﹪
1.3﹪
分布特点
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世界人口最多大洲的依据
①人数最多 ②1亿人口以上的国家最多
③净增人口最多 ④人口密度最大
影响
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所以一方面要控制人口的数量,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准。
2. 多样的地域文化
● 亚洲大小民族约1000个左右。人数差异很大,既有人数超过10亿的汉族,也有人数不到1千的民族。
● 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①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② 印度河流域
③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
亚洲不同的地域文化及成因:
文化现象
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
日本的抗震建筑
多地震
也门的住房和梯田
山坡地区
达雅克人的高脚屋
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生活
恒河三角洲的水乡生活
气候湿热,多河湖
亚库特人的木屋
气候严寒
贝都因人的账篷、宽大袍子
热带干旱草原,人们过着游牧生活
3. 经济发展差异
● 各国经济差异及划分标准:
发达国家
日本、以色列
发展中国家
亚洲除日本、以色列之外的大部分亚洲国家
划分标准
人均GDP
产业结构
一般来说,人均GDP越高,第三产业比重越大的国家,经济越发达。
● 三类产业的划分:
① 第一产业:农业
②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③ 第三产业:流通、服务部门
【我们生活的大洲 — 练习题】
1. 夏季风强的年份,亚洲东部和南部可能出现的灾害天气是( )
A.霜冻 B.旱灾 C.涝灾 D.焚风
2. 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东西伯里亚──热带干旱草原 B.沙特阿拉伯──气候严寒
C.也门──气候湿热,多河湖 D.日本──多地震
4.世界陆地最低点( )
A.里海 B.死海 C.地中海 D.黑海
5. 下列地点不属于亚洲与其他洲分界线的是( )
A.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 B.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 D.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6. 有关亚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 B、亚洲中部降水最多
C、寒带气候分布最广 D、东部和西部均有地中海气候
7. 不属于亚洲的人类文明发祥地是( )
A. 古埃及 B.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8. 亚洲受夏季风的影响明显,易发生旱涝灾害,其频繁多发的地区主要是( )
A.亚洲东部和西部 B.亚洲东部和南部
C.亚洲中部和南部 D.亚洲东部和北部
9. 我国东部和南部夏季降水的多少主要受( )
A.冬季风的影响 B.夏季风的影响
C.东北季风的影响 D.西北季风的影响
10. 阿富汗和蒙古分别位于( )
A.南亚和北亚 B.西亚和中亚 C.中亚和北亚 D.中亚和东亚
11. 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地势的影响北亚地区河流多自南向北流
B.受气温的影响东亚地区河流冬天都会结冰
C.受降水的影响南亚地区河流夏季水量大增
D.南亚和东南亚的河流都流入印度洋
12. 你知道四大洋中,亚洲没有濒临的大洋是( )
A、 太平洋 B、大西洋 C、 印度洋 D、北冰洋
13. 西亚很多国家比较富裕是因为这里( )
A.自然条件优越 B.人口增长慢
C.出口加工工业发达 D.石油资源丰富
14.我国东南部与红海沿岸地区纬度大致相当,但并未出现沙漠,其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高,气温高 B.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雨热同期
C.地势低,平原分布广 D.气温低度,蒸发量小
15. 白令海峡是( )
A.亚洲与非洲的分界 B.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
C.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D.沟通大西洋和北冰洋
16.下列半岛气候最干旱的是( )
A.印度半岛 B.中南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朝鲜半岛
17.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
18.西亚的许多民居都是平顶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 B.降水较少 C.人们的风俗 D.风力较大
19.下列平原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恒河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
20.下列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
A.中亚 B.北亚 C.南亚 D.西亚
21.下列河流中注入太平洋的是( )
A.叶尼塞河 B.恒河 C.湄公河 D.印度河
22.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
A.中南半岛 B.阿拉伯半岛 C.印度半岛 D.小亚细亚半岛
23.亚洲就经纬度位置而言,大部分位于地球的( )
A.东半球 南半球 B.西半球 南半球
C.西半球 北半球 D.东半球 北半球
2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降水的季节分配方面 B.风向的季节变化方面
C.1月平均气温高低方面 D.7月平均气温高低方面
25.人口在1亿以上,热带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是( )
A. 印度 B.印度尼西亚 C.日本 D.巴基斯坦
26.关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年降水量少,夏季较多 B.全年寒冷干燥
C.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
27.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地形高低的影响 C.海陆位置的影响 D.河流多少的影响
答案:
【上节课知识点复习】
东经,西经; 西经,东经。
东经,西经; 北纬,南纬。
20W~160E
大洲分界线: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北美:白令海峡。
5.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6. 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7-10 DD/CA/C
11.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余)、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季)、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小)、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集中夏季)、极低气候
【我们生活的大洲 — 练习题】
1-5 CDDBD 6-10 AABBC 11-15 ABDBB 16-20 CDBDC 21-25 CBDCA 26-27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