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生物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滨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生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5-05 12:2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个最符合题目要求有一)
1.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及消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多吃新鲜果蔬能有效的预防坏血病 B.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C.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D.水和无机盐不经过消化就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
2. 在盛有一定植物油的试管内,要使植物油消失,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唾液
C.胆汁、胰液、肠液 D.胰液、肠液、胃液
3.探究实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要求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这是由于唾液淀粉酶在高于或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A B C D
4.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某兴趣小组选取甲、乙、丙、丁4种果蔬研磨成汁,并用统一规格的滴管,将它们分别滴入到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使之褪色的滴数如下表。
果蔬




滴数
12
5
8
17
请据表分析,维生素C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乙→丙→甲→丁 B.甲→丙→乙→丁 C.丁→甲→丙→乙 D.丁→丙→乙→甲
5.下列叙述中,与小肠的消化作用无关的是
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小肠绒毛与微绒毛 B.小肠内有胆汁
C.小肠绒毛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内有肠液和胰液
6.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免刺激胃,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7.下列关于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胸廓扩大导致呼气 B.呼气导致胸廓扩大 C.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D.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8.下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吸气 B. bc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吸气
C. ac段曲线表示进行了两次呼吸 D. 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吸气
9.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是由于
A.肺泡内氧的含量大于血液内氧的含量???B.肺泡内氧的含量小于血液内氧的含量
C.肺泡内氧的含量等于血液内氧的含量???D.空气中氧的含量大于肺内氧的含量
10.下列人体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吸入的空气 ?②肺泡? ③动脉血? ④静脉血 ?⑤细胞
A.⑤④③②①??B.①⑤③④②??C.?④③⑤①②??D.②④③⑤①
11.与吸入的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总是氧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 D.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12.如图是模拟膈肌变化与呼吸之间关系的装置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图表示吸气,膈肌收缩 B. 乙图表示吸气,膈肌舒张
C. 甲图表示呼气,膈肌舒张 D. 乙图表示呼气,膈肌收缩
13.每年暑假都有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当你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及顺序是①仰卧平躺 ②打“120”急救电话 ③口对口吹气 ④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
A.①③④②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14.下列与血液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
B.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C.血浆能够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D.贫血是指血浆中蛋白含量过少或红细绝数量过少
15.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血液流动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对血管内型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静脉 B.②是毛细血管 C.③是动脉 D.全是毛细血管
16.右图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A.脑 B.肾 C.小肠 D.肺
17.右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的管壁厚,弹性大,内流动脉血
B.⑤的壁最厚,肌肉发达,收缩和舒张能力最强
C.⑦左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⑨
D.⑨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②
18.无偿献血时,护士首先要用橡皮管进行捆扎,护士捆扎的部位及针刺的血管分别是
A.针刺部位的远心端 静脉 B.针刺部位的近心端 静脉
C.针刺部位的远心端 动脉 D.针刺部位的近心端 动脉
19.某人煤气中毒,从肺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20.某人脚背受伤发炎,医生在他的左臀部注射消炎药。药剂到达足部的历程是( )。
①左心房、左心室 ②右心房、右心室 ③肺 ④主动脉
⑤肺动脉 ⑥肺静脉 ⑦下腔静脉 ⑧下肢动脉
A.⑦①⑥③⑤②④⑧B.⑥①⑤③⑦②④⑧ C.⑦⑥③⑤①②④⑧ D.⑦②⑤③⑥①④⑧
21.下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其中H为上肢动脉。下列能表示该图含义的正确组合是
①A曲线代表氧气在血液中的变化
②B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
③B曲线代表氧在血液中的变化
④A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
⑤J表示上肢毛细血管 ⑥I表示上肢毛细血管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③④⑥
22.血液进入肾脏后流经的途径是。
A.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B.肾动脉→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静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C.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肾静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D.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肾静脉
23. 2017年5月7日,第十届黄河口(东营)国际金标马拉松大赛在市政府广场鸣枪开赛。比赛中运动员奋力向前、汗流浃背、满脸通红。上述现象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①保护 ②排泄 ③调节体温 ④感受外界刺激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4.右图表示尿素在人体某结构内的浓度变化情况,请判断该结构是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囊腔 D.收集管
25.人体所有有生命的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形成和排出大量废物,若不能及时淸除这些“体内垃圾”,就会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正常情况下,“体内垃圾“排出依赖的器官有
①肺 ②肝脏 ③肾脏 ④皮肤 ⑤大肠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50分)
1.(10分)右图表示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种主要的营养物质,A、B、C、D、E等代表各段消化道。请据图回答:
(1)丙表示__________的消化曲线,因为其到了__________才开始被消化。
(2)在消化道A段内,化学性消化具体是指食物中的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被消化为______________。
(3)在消化道C段内,化学性消化具体是指食物中___________的消化。
(4)在消化道D段内,甲最终被消化为___________,乙最终被消化为__________,丙最终被消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含有哪些消化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分)右图为人体呼吸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人体的气体交换必须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系统才能完成。
(2)图中A过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实现的。
(3)图中D代表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此过程使血液由______血变为_______血,B和D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而实现的。
(4)图中,含氧最高处是___________,含二氧化量最高处是_________________。
(5)在B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分)右图为人体血液的部分循环示意图,A、B、C分别代表心脏不同的腔,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血管。请回答:
(1)根据血液循环途径的不同,人体血液循环分为_______循环和_______循环两部分。
(2)在肺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进行气体交换。图中[①]表示的血管为肺静脉,里面流动的血液是________血;[②]表示的血管为_________,里面流动的血液是__________血。
(3)[A]与[B]之间有房室瓣,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循环的起点是在心脏的[ ]___________,与之相连的血管为____________。
(5)在一个“泵”将血液泵向肺时,心脏的另外一个“泵”是处于收缩还是舒张状态?
__________。请推测,心脏的两个“泵”每次泵出的血液量是否基本相同?_____________。
4.(10分)肾单位是形成尿的结构功能单位,右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在流经[ ]________时,通过[ 1 ] 和[ 2 ]的_________作用,
除____________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
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 ] ___________时,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
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它和多余的水、无机盐一起形成尿液。
(3) 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连接着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检测比较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中所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发现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没有发生______________,此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处于___________状态。
(4)人体排尿,不仅能够起到排出_____________的作用,而且对调节
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衡也有重要的作用。
5.(10分)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分析回答: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_,与1号试管起    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3)若“加入碘液”步骤放在“保温”前,1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__ 。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 _____(填“有”或“无”)必要。
(5)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   __消化,又能进行   消化。
(6)实验装置为什么要放入3 7OC 温水中处理? __ 。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期中测试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评分说明: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C
C
B
C
D
A
A
D
C
B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B
A
D
A
A
B
B
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50分。考生答出其它合理答案亦得分。
1.(1)脂肪 小肠
(2)淀粉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3)蛋白质
(4)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胆汁、胰液、肠液
2.(1)呼吸 循环
(2)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或肺的通气) 呼吸运动
(3)动脉血 静脉血 气体扩散作用
(4)肺泡 组织细胞
(5)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1)体(肺) 肺(体)
(2)动脉血 肺动脉 静脉血
(3)防止血液倒流
(4)C左心室 主动脉
(5)收缩 是
4.(1)1肾小球 滤过 血细胞
(2)3肾小管 葡萄糖 尿素
(3)气体交换 结合
(4)代谢废物 水和无机盐
5.(1)2ml清水 对照
(2)1号和3号 1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全部分解了
(3)先变蓝后褪色
(4)无
(5)物理性 化学性(位置可以颠倒)
(6)37OC是各种消化酶发挥催化作用最适宜的温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