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8-04-07 08: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6—2007学年八年级(上)物理目标与评价(六) (第五章 从粒子到宇宙)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1、 填空题(共32分、每空1分)
1、任何物体不论它们的大小、轻重有何不同,也不论它们是否有生命,都是由 组成的, 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2、1897年美国科学家汤姆逊研究真空管的阴极发出的射线,发现这种射线是从 内部发出的一种带负电的微粒组成的,这种微粒叫做 ,这种微粒的质量约为氢原子质量的1/1837倍;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查得威克从实验中发现原子核中还有一种不带电的粒子,它的质量跟质子差不多,这种粒子叫 。
3、原子核是由质子和 组成的。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10—10m,我国科学家制造的纳米碳纤维管的直径是33nm,这相当于 个原子一个个排列起来的程度。
4、 是研究天体运动最基本的方法, 和 是天文家的两大法宝。
5、在尘埃、病毒、水分子、氢原子、质子、夸克等微粒中,其中 微粒直径最大,
微粒直径最小。
6、科学家牛顿发现 定律,地球之所以能绕太阳运转而不飞出,是因为地球和太阳存在着 。
7、波兰天文学家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后,认为 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它行星都围绕着 旋转,月球是 的一颗卫星。
8、地球上的物体要挣脱地球的引力的束缚不落回地面,速度必须大于或等于 m/s,才能进入太空。2005年7月26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终于再次遨游太空,宇航员也顺利地完成了太空行走;那么在太空中行走的宇航员 地球对他的引力。(填“受到”或“没有受到”)
9、第一宇宙速度是指 ,其大小是 m/s,也叫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是指 ,其大小是 m/s,也叫脱离速度;第三宇宙速度是指 ,其大小是 m/s,也叫逃逸速度。
10、光年是天文学中的 单位,它表示 ,符号为l.y.。
11、宇宙中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着,每一个恒星都有它的 、 、和衰亡的过程。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些恒星在衰亡的过程中,会发生爆炸,爆炸后留下的物质会变成一个密度极大的天体,它产生的引力能吸引附近的所有物质,连 都无法逃脱。这样的天体叫做 。
二、选择题(共26分,12—17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18、19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每小题得4分,选正确但不全得3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2、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由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于结构模型与下列哪个相似( )
13、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
A.核子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14、关于假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假说就是一种虚假的错误学说
B、假说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C、假说是以一定的客观事实为依据的
D、假说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15、以下关于“黑洞”、“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洞的引力极强,除光以外任何物质都不能从该处逃逸。
B、“黑洞”是恒星在衰亡过程中发生爆炸后留下的密度极大的天体。
C、扫地时,扬起的尘埃就是分子
D、雾天,我们看到空气中水雾就是一个个水分子
16、下列在宇宙探索过程中的一些学说中,既具有科学价值又具有巨大的人文价值的( )
A.古人命名了许多星座 B.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C.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D.伽莫夫提出“宇宙大爆炸学说”
17、人们想要飞出地球,不落到地球上来,可以采取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是( )
A、减小飞行器的质量,以尽量减小地球对飞行器的引力
B、尽量加大飞行器与地球的距离,以尽量减小地球对飞行器的引力
C、加大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让它达到或超过第一宇速度
D、上述方法均不正确
18、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万有引力定律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现的,他因此提出了日心说。
B、“日心说”没有解决的“地球和其他行星会绕着太阳旋转”问题;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这个问题。
C、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系
D、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无关
19、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物理学中的放射现象和电子的先后发现,不仅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原子的内部,而且更进一步地驱使人类积极探索原子核的内部组成,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讨论中,有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里绕核运动。
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的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
三、作图和简答题(共16分,每题4分)
20、汤姆生发现电子后,为什么说原子还有带正电的“东西”存在?
21、2000多年前,我国的庄子说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取它的一半,永远也取不完。你学过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后,你对上述这句话有什么新认识?
22、简述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试画出氢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
23、通过本章学习,你认为分子存在吗?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
四、计算题(共10分)
24、将一滴油酸滴在水面上,油酸最终在水面上形成一个单分子薄层,并测出这一薄层的面积为0.2m2。若此滴油酸含油酸的体积为1×10-3cm3,则可估测出油酸的分子直径约为多少m?(5分)
25、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1.496×1011m,请求出地球绕太阳转动的速度是多少m/s (5分)
五、探究题(共16分)
26、(9分)一天傍晚,小明在林中散步,一阵桂花香扑鼻而来,小明突萌发一种想法:为什么桂花的香气能从远处传过来呢?小明认为:组成物体的分子可能是运动的。于是他准备了一只玻璃杯、水,一瓶黑墨水、滴管,设计了实验方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过程
①实验步骤:小明将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在杯中的水里滴入一滴墨水。
②实验现象:过了一会儿,整杯水都变黑了。
③实验结论:
(2)做完实验后,小明又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用热水来做实验又会有怎样的现象呢?请你对小明提出的问题提出一种猜想,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①你的猜想:
②实验方案:
27、某同学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如图(1),浸过肥皂水并附着皂液时,棉线还是松松的如图(2),当用手指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棉线被拉向另一侧如图(3)(4)。
(1)从这一现象,你能作出怎样的猜想?(2分)
(2)许多同学写错字时,用透明胶带在字上压紧后一拉,能将纸上的字撕下,你能用这个实验的结论进行解释吗?(5分)
1、分子、分子2、原子、电子、中子3、中子、330;4、观察、数学、观察5、尘埃、夸克6、万有引力、引力7、哥白尼、太阳、太阳、地球8、7.9km/s 受到9、在地面环绕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有的速度、7.9km/s;挣脱地球引力成为行星的速度、11.2km/s;挣脱太阳的引力,飞向太阳系以外的宇宙最小速度16.7km/s 10、长度、光一年传播的距离 ;11、诞生、成长、光、黑洞12、D13、B14、A15、B16、C17、C18、BC19、ABCD;20、因为整个原子呈电中性21、说明物质是由很小微粒组成的  22、略23、略24、5×10-925、2.98×10426、组成物体的分子是运动的;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快;略 27、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胶带胶质分子与纸面纸质分子的引力大于纸内分子间引力
八年级物理(上)单元卷二 第 3页(共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