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复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1-30 20:3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复 习1、电阻的概念:(1) 叫电阻; (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a)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b)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c)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材料不同其电阻不同; (d)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大多数金属导体,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2、跟滑动变阻器有关的实验中: (1)使用前要观察其连入电路电阻可在什么范围内变化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2)在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置断开状态。 (3)连好电路后,在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的滑片置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位置。 (4)在实验操作中,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值。4、在研究电压、电流、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只能说成:(一定要注意因果关系) (1)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2)当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U、I、R
的关系?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I1 / I2 = U1 / U2R不变U不变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I1 / I2 = R2 / R1 欧姆定律:导体
中的电流跟导体
两端的电压成正
比,跟导体的电
阻成反比 。 即
I = U / R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1/R = 1/ R1 + 1/R 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R = R1+ R2伏安法测电阻
R = U / I3、欧姆定律 U = U1 + U2 U = U1 = U2 R = R1+ R21/R=1/R1+1/R2 U1/R1=U2/R2 or U1/U2=R1/R2 I1R1=I2R2 or I1/I2=R2/R1电路图R1I I = I1= I2 I = I1 + I2 4、★在日常生活中跟电现象有关的问题 (1)开关应跟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2)用同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电灯,这两个电灯既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
(3)马路上的路灯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4)家庭中各个用电器之间以及用电器与插座之间都是并联的。当各个用电器都工作时,家庭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总电流最大。
(5)白炽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电镀是电流化学效应的应用,电铃工作时用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话的听筒中用到了电流的磁效应。
(6)在做电流的化学效应实验中,红色的铜应出现在跟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上。 5、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5)★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这种采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 。 (4)★根据电流的效应来认识电流,根据磁铁产生的作用来认识磁场,采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 。 (3)★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采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 。 (2)用实验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采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 ; (1)研究电流用水流来打比方,研究电压用水压来打比方,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 ;类比归纳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模型法R1R2R'S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
电阻R1=20欧姆, R2=10欧姆,通过R1的电
流强度为0.2安,求通过R2的电流强度和干路
中的电流强度。智能平台练笔解法一:U1 = I1×R1 = 0.2A×20Ω = 4V
U1 = U2 = 4V
I2 = U2 / R2 = 4V / 10Ω = 0.4A
I = I1 + I2 = 0.2A + 0.4A = 0.6A电 流电 压电 压电压电流电流B分析: (1) 当R1=R3时,I1′= I3′= I3 则选A (2) 当R1 I3′= I3 则选B (3) 当R1>R3时,I1′< I3′= I3 则选C 0.9 正 6 负L1L2两灯都不亮 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c)电流表的示数为0A。 9. 如上题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两点之间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始终在1.2A~2.5A之间变化,电压表的示数始终在2.1V~6V之间变化。求:(1) 电源电压U:(2) R1的值。答案: (1)U=9.6V;(2)R1=3Ω。AR1R2R'abSP图3为0.6安;当开关S闭
合,滑片P移动到 a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 10、如图3所示,R1=12Ω,R2>R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4欧姆 ,电源电压不变 ,当开关S断开,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2.5安,求R2的阻
值是多大?由(1)、(2)得 R22-31R2+84=0解得 R2 = 28(欧姆)解析:设电源电压为U,S断开时,电路是滑动变阻器
与R2串联,根据欧姆定律,列出方程 U /[(R'/2)+R2]
=I2 也即 U /(R2+7)= 0.6S闭合时,P在a端,电路中R1与R2并联,
由1/R=1/R1+1/R2得 R =(R1×R2)/(R1+R2)
再由欧姆定律得 U / [(R1×R2)/(R1+R2)] = I
也即 U / [12R2 / (12+R2)] = 2.5(1) (2)11、两条直线分别表示通过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I-U图线,从图中可知( )
A、R1>R2
B、 R1R2串联后的总电
阻的I-U图线在区域Ⅱ
C、 R1R2并联后的总电
阻的I-U图线在区域Ⅲ
D、 R1R2并联后的总电
阻的I-U图线在区域ⅠR1ⅠⅡ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