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小动物的生长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小动物的生长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04 16:5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动物的生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上节课“养小鸡”的总结汇报课。本课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记录、梳理自己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将对小动物生长过程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本课不仅要求学生对前一段获得的技能和知识进行总结,还要对在饲养小动物中的情感态度变化进行总结。本课也是在学生亲自种植或饲养了生物(可以是不同的植物和动物)之后,帮助学生整理、展示、交流自己所发现的生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以及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感受和发现。
学情分析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饲养活动,学生对饲养小动物有了较深的体会和感受。对怎样饲养小动物也有了一些切身的体验。学生平时的记录是零星的、缺乏整理的。对一些观察到的现象的认识往往也是不成系统的。
学习目标
1.能从小动物生长过程的记录中,通过比较找出小动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主要变化。
2.能设计一种生动活泼的方式介绍自己饲养小动物的过程。
3.能通过交流体验饲养小动物的艰辛,联想到自己父母抚育自己的辛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理自己的观察记录,展示自己的成果。
难点:交流自己在饲养小动物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评价任务
学会正确记录小动物生长过程并与同学共享观察结果,总结并交流自己的成败经验。
教学准备
小动物生长情况记录和图表、各种各样的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小动物是否长大了?在饲养过程中自己有什么发现?让大家一起分享吧!
二、整理记录
1.整理资料的原则:
(1)整理资料时要有一定的顺序。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
(2)整理资料时可以画图画、照片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整理,注重真实性。
(3)从网上搜集的有关资料,做到精确科学,切勿庞杂。
(4)将小动物的成长过程和主要变化描述清楚,尽量用到科学术语。
2.教师:现在各小组分组整理自己的观察记录吧!可以用文字,可以用图片,看哪个小组能将小动物的成长过程汇报的清楚。
3.汇报自己饲养的小动物成长过程,说清楚小动物在什么时期发生了哪些变化。
如:小鸡:受精卵(鸡蛋)——雏鸡——青年鸡——成鸡
小鱼:胚胎期——仔鱼——稚鱼(苗鱼)——幼鱼——成鱼
小狗:幼年——成长——成熟
小猫:幼年——成长——成熟
4.教师演示搜集到的小动物生长变化的图片。
5.对学生的展示给予评价并总结。
三、展示成果
1.教师: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在饲养过程中既有惊奇的发现、也有饲养小动物的艰辛,或许中间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的收获和成果呈现给大家,有位同学在饲养小鸡的过程中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我们来阅读一下。
2.学生进行阅读,并设计自己展示成果的形式。
3.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交流自己饲养、观察小动物过程中用到的感觉器官和简单工具,以及自己在饲养活动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要求学生听取别人汇报的同时要注意作好记录。)
4.汇报自己养小动物的情感体验,交流在养小鸡或别的小动物时自己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等等,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
5.教师组织学生对各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6.教师对学生的成果汇报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