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学案)(打包6套)湘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学案)(打包6套)湘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5-03 17:42:18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1)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
(2)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1)地质历史时期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的原因: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
(2)两次全球性的生物灭绝:
时期
全部灭绝
部分灭绝
古生代末期
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
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
中生代末期
恐龙
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
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人类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并能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
2.产业革命以来,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1)原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2)实例: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导致全球变暖。
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
①有利方面:通过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
②不利方面: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2)启示: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燕子石,又叫多福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在其形成进程中,三叶虫的一部分形成化石,这一部分化石头鞍弯曲如弓,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为“飞上天石”。
在燕子石形成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有哪些过程?三叶虫是何时在地球上灭绝的?
提示:在燕子石形成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经历了地层的沉降和沉积过程。三叶虫在地球上灭亡的时间是古生代末期。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进化对环境变迁及环境变迁后对生物灭绝的影响,可以用下面的结构图表示:
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
(1)时间变化:从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加以记忆)。
(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
(3)植物变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利用生物进化演变规律确定地层时代
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因此,可以根据古生物的演化规律,利用化石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着一定的生物群,在生物体上会留下自然的烙印。这样,利用生物化石可以恢复生物的生活时代和古地理环境。例如:在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中,可以形成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在湿热的森林茂密地区,可以形成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等。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据此回答1~2题。
1.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的时间是在距今约(  )
A.20亿年前        B.14亿年前
C.0.7亿年前 D.6亿年前
2.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
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寒武纪 D.新生代
解析:1.B 2.B 特殊时期的物种变化:20亿年前,原核细胞生物演化;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古生代末期,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动物全部灭亡;中生代末期,恐龙全部灭亡。
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3~5题。
3.在①时期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________过程(  )
A.大气演化 B.化学演化
C.物理演化 D.生物演化
4.在生物演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
A.爬行动物 B.真核细胞生物
C.原核生物 D.无脊椎动物
5.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3.B 4.D 5.C 第3题,在①时期以前,生命尚未出现,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第4题,在生物演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第5题,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美国气象学会通报》中一项报告说,2012年,美国多地发生的热浪以及飓风“桑迪”、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大旱、北极海冰面积降至历史最低、澳大利亚东南部与新西兰部分地区的暴雨等气候事件,都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
你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有关吗?
提示:全球气候变暖有自然原因同时也有人为因素,如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植被破坏等。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图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
从统一的角度看,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密切。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从对立的角度看,环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否则就会破坏环境,受到自然环境的惩罚。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2.阿斯旺大坝修建以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解析:1.C 2.D 第1题,修建水库一方面导致土壤水增多,给植被生长提供更多水分,植被覆盖率增加,进一步导致蒸腾作用加强,水库周围降水增多;另一方面导致库区蒸发量增大,水库周围降水增多。第2题,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可以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大坝修建之后,径流趋缓,携带的泥沙减少,三角洲面积有减少的趋势。
3.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该图显示人类活动顺应自然规律的有(  )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③废弃物排放后再利用 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D 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应做到因地制宜。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尽可能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一、选择题
我国东部某校学生进行野外研究性学习时,依据地质工作者发现的不同古生物化石,绘制了下面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E-D-C之间的地质构造为(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断块山
2.通过考察,学生做出了如下记录,错误的是(  )
A.AB坡植被状况比BC坡要好
B.该地岩层主要是沉积岩
C.D处岩层可能蕴含丰富的石油资源
D.B处山脉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解析:1.B 2.C 第1题,从化石可以看出该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可以判断出该处为向斜。第2题,AB坡为向阳坡及东南风的迎风坡,水热条件好,所以植被状况比BC坡好;该地岩层广泛分布着生物化石,可以判断为沉积岩;D处为向斜,不易储存石油;B处为背斜成山,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下图示意第四纪中国重大环境演变事件关系,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Ⅰ、Ⅱ、Ⅲ代表的地理事件分别是(  )
A.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区域干旱化趋向
B.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C.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
D.区域干旱化趋向、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4.气候冷暖交替对我国地理事物变化的影响是(  )
A.气候暖湿有利于黄土堆积
B.气候冷干有利于黄土侵蚀
C.最暖时期海平面显著上升
D.最冷时期温度带显著北移
解析:3.B 4.C 第3题,根据关联图中的信息可知,“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并不会导致区域干旱化趋向、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等现象的发生,只能造成海进与海退;图中Ⅲ对Ⅱ产生影响,且Ⅱ受现代季风形成的影响,故Ⅱ为区域干旱化趋向、Ⅲ为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第4题,气候暖湿增加了降水量,造成黄土高原的黄土侵蚀加强,而气候冷干则有利于黄土堆积;温暖期有利于冰雪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气温降低造成我国的温度带向南移动。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回答5~7题。
5.根据图中化石,判断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6.根据化石的新老关系,属最古老的一种是(  )
A.①地地层化石 B.②地地层化石
C.③地地层化石 D.④地地层化石
7.若在甲、乙两处分别钻孔找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找到煤层 B.甲、乙都找到煤层
C.甲、乙都找不到煤层 D.乙处找到煤层
解析:5.B 6.A 7.D 首先看图,明确图中化石的地质年代。如含三叶虫化石为古生代早期,含鱼类化石为古生代中期,含裸子植物化石为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含恐龙化石为中生代。第5题,从动物的进化来看,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古生代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第6题,根据化石的新老关系,最古老的是①地地层化石。第7题,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是重要的造煤时期,所以在乙处能找到煤层。
中国古生物学者与考古学家宣称,他们在陕西省商洛市发现了两个巨大的肉食恐龙足迹,该化石标本长达57.5 cm,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肉食恐龙足迹之一。据推断,在距今1亿年前,陕西中南部存在过大型的兽脚类恐龙。据此回答8~9题。
8.恐龙繁盛的时代是(  )
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9.根据恐龙脚印推知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干旱环境 B.地势低洼的河湖岸边
C.热带海域 D.森林密布
解析:8.D 9.B 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恐龙繁盛;恐龙脚印化石形成,首先需要潮湿的环境,其次,化石只能在沉积岩中形成、要发生沉积,最后地势要低。
10.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变迁只会导致生物灭绝,不会导致生物进化
B.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
C.生物灭绝是孤立事件,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没有关系
D.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只有一次
解析:选B 环境变迁既会导致生物灭绝,也会导致生物进化,也就是说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上不只一次,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都出现过生物大灭绝。
11.下图所示,世华村50年前位于海岸边,但现在远离海岸线。下列哪一项人为原因最有可能加速海岸线产生此种变化(  )
A.在河流上游兴建水库
B.在河流沿岸设置砂石场采砂
C.砍伐森林,减少山坡的植被
D.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下降
解析:选C 图中显示海岸线后退,最有可能是砍伐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水携带泥沙淤积的后果。
12.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这主要是因为(  )
A.酸雨淋蚀加剧 B.紫外线辐射强烈
C.沙尘暴频繁肆虐 D.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解析:选A 大理石是一种变质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酸雨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水后,容易和碳酸钙反应,腐蚀大理石雕像。
读西亚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该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物理风化 D.化学溶蚀
14.为避免进一步土地退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大力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
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D.鼓励人们向外迁移,减轻土地压力
解析:13.B 14.C 第13题,西亚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从图中也可看出,风蚀引起的土地退化所占的比重最大,所以选B项。第14题,造成土地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度樵采所造成的植被破坏,所以为避免土地退化,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二、综合题
15.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空白处。
①建筑材料 ②燃料 ③农田 ④水土流失 ⑤文明衰落
(2)从图中可以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_______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
(3)从图中还可得到另一信息,在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4)当前亚马孙河流域破坏雨林的主要的直接原因有哪些?
解析:第(1)题,根据框内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行填写。第(2)题,通过读模式图可得出结论。第(3)题,热带雨林地区常年高温多雨,土地一旦失去植被的保护,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第(4)题,亚马孙河流域破坏雨林的主要的直接原因是人为原因。
答案:(1)从左上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①②③④⑤
(2)20 (3)水土流失 流水侵蚀
(4)①过度的迁移农业;②商业性伐木;③采矿、修路、城镇建设;④开辟大型农牧场。
课件21张PPT。两栖无脊椎无脊椎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地域分异的表现
(1)地域分异: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
(2)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1)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2)成因: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3)基础因素:热量。
3.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1)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经线延伸,沿经度方向变化。
(2)成因: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
(3)基础因素:水分。
4.垂直分异规律
(1)形成原因:在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即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2)分布特点:从山麓到山顶出现由下而上随等高线延伸逐渐变化更迭。
(3)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或土壤为主导标志。
5.地方性分异规律
(1)规律:
①有序性: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梯度有规律的更迭。
②重复性: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
(2)成因:
①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
②地貌、岩性和土质的分异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原因。
[温馨提示] 
在地域分异规律中,都要考虑热量和水分的共同影响。特别注意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
二、主要的陆地自然带与农业发展的因地制宜
1.主要陆地自然带的比较
(1)区分依据:植物群落的特征。
(2)影响因素:热量和水分条件。
(3)主要类型:
名称
分布地区
主要特点
典型类型
森林自然带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生产量最大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冰原带等
草原自然带
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以草本植物为主
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
荒漠自然带
干旱地区
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很少,生态系统脆弱
热带荒漠自然带和温带荒漠自然带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温馨提示]
植物是自然带的最明显标志,因此自然带多以植物命名,表现为“温度带+植物类型+带”形式。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种现象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提示:这种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有关。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水平地域分异基本规律
地理环境在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叫做水平地域分异。主要包括纬度地带分异和干湿度地带分异。二者比较如下:
分异规律
延伸方向
更替方向
影响因素
形成基础
分布地区
图示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沿纬线方向延伸,即东西方向
纬度变化的方向,即南北方向
太阳辐射
热量
低纬和高纬地区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沿经线方向延伸,即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的方向,即东西方向
海陆位置
水分
中纬度大陆地区
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项目
内容要点
显著表现地区
高山地区,尤其是低纬度的高山地区
形成原因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增加而变化
垂直带谱
最下面为基带,所有的垂直带有规律地排列
分布规律
共同性
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具有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纬度地带性变化的类似规律
差异性
干旱地区,由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和热量条件不同,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垂直带谱不同
三、自然带的非地带性规律
自然带非地带性分布是指处在一定位置的地理环境,由于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
因素
分布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理论状况)
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
海陆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
苔原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北极地区主要是北冰洋
地形起伏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深入内地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呈带状东西延伸
呈长条状南北更替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洋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西岸
东西两岸
分布纬度
大致相当
东岸向低纬度延伸,西岸向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的分布纬度大致相当
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
欧洲西岸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延伸
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水分
昆仑山、天山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我国古代的诗句中往往蕴含着某种地域分异规律。据此完成1~2题。
1.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和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别是(  )
A.水分 纬度地带分异   B.光照 干湿度地带分异
C.热量 纬度地带分异 D.地形 非地带性分异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
A.反映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反映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
解析:1.C 2.B 第1题,“塞北”到“江南”是南北差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产生的基础是热量。第2题,“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的是夏季风很难到达玉门关,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的自然带由森林带过渡到草原带、荒漠带,影响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海拔
4.图中植被由D到C的变化,反映了陆地环境的(  )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3.B 4.A 第3题,图中的自然带由森林带过渡到草原带、荒漠带,是由海陆分布造成的,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第4题,图中植物由D处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过渡到C处的温带荒漠带,这种变化反映了陆地环境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主要陆地自然带的成因与分布
自然带名称
分布
成因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大气环流
热带雨林带
赤道附近
横贯大陆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热带季雨林带
低纬度地区
大陆东岸
季风环流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热带稀树草原带  
雨林带南北两侧
大陆中部、西部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
热带荒漠带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中部、西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南纬30°~40°
大陆西岸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南北纬25°~35°
大陆东岸
季风环流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北纬35°~50°
亚欧大陆东岸
季风环流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纬40°~60°
大陆西岸
常年受西风影响
温带草原带
中纬度
大陆中部
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荒漠
亚寒带针叶林带
北纬50°~70°
横贯大陆
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
亚寒带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寒带苔原带
高纬度
横贯大陆
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
寒带苔原气候
苔原
极地冰原带
寒带冰原气候
冰雪裸地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图示法对比分析气候与自然带的内在联系(以北半球为例)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1.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下图所示。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
①温带草原带 ②热带雨林带 ③热带草原带 ④热带荒漠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 结合世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知,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等地,从俄罗斯到南非不经过热带雨林带。
2.读下面的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问题。
(1)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景观③→⑤→⑥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
A.①→②→③→④ B.④→⑤→⑥
C.①→⑤→④ D.③→⑤→⑥
(4)珠穆朗玛峰北坡没有森林植被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题,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呈南北变化,自赤道向两极方向,故表示纬度地带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原因:太阳辐射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第(2)题,③→⑤→⑥是东西更替,南北延伸,为干湿度地带地域分异规律。第(3)题,喜马拉雅山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山顶为积雪冰川带,类似于①②③④的纬度变化。第(4)题,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在4 000 m以上,缺乏森林生长条件。
答案:(1)热量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2)水分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距海远近不同)。
(3)A
(4)北坡的基带处于4 000 m以上的高原,热量不足以生长森林且处于背风坡,降水量较少。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1.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方法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①在分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②在分析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要特别关注海拔高度的差异。
2.自然带的判断方法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的时间长,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因而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同一山体的两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5)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①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②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为沿经线、纬线的地形剖面和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甲图中自然带的分布特点。
(2)指出乙图中A表示的自然带名称,并分析C→B→A自然带分异现象的主要成因。
(3)试分析乙图中C地冬季降雪多的原因。
解析:第(1)题,从图中纬度由低纬向高纬延伸可知是由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第(2)题,根据定位可知该地区位于蒙古高原,对应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C→B→A主要为与海洋距离的变化,即水汽的递减。第(3)题,主要考虑风向和地形因素,西北季风越过日本海变得湿润,受地形抬升之后形成大量降雪。
答案:(1)大致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分布。
(2)温带草原带。主要成因: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3)西北季风越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在C地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降雪。
一、选择题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但这个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2题。
1.在我国东部,从济南到海南,自然带依次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B.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D.热带季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自然带沿一定方向递变规律是: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这种分异规律(  )
A.纬度地带分异、干湿度地带分异和垂直分异均有可能
B.一定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一定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一定是垂直分异规律
解析:1.A 2.A 第1题,济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秦岭、淮河至北回归线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海南为热带季雨林带。第2题,自然带沿一定方向递变,不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3~4题。
3.据各自然带在图甲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4.据图乙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解析:3.D  4.B 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带分布规律、影响因素以及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o→a的变化热量和水分均增多,A、B项表述不全面。o→b反映的是从热带到温带到寒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影响因素为纬度。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热带草原带,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右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 000 m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5~6题。
5.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a坡是向阳坡,b坡是迎风坡
C.b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b坡是向阳坡,a坡是迎风坡
6.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
A.T冬<0 ℃ B.T夏>18 ℃
C.T夏<18 ℃ D.T冬<18 ℃
解析:5.C 6.C 第5题,图中各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均在b坡分布较高,说明b坡为向阳坡;雪线在b坡分布较低,说明b坡降水较丰富,应为山地的迎风坡。第6题,永久性冰川的下界即雪线处的温度应不高于0 ℃,因而其山麓的最高温度(夏季温度)不能超过18 ℃。永久性冰川是否存在不能看冬季,应当取决于气温最高的夏季。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7~9题。
7.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
A.雨林 常绿硬叶林 荒漠或半荒漠
B.雨林 常绿硬叶林 热带草原
C.雨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草原
D.雨林 常绿阔叶林 荒漠或半荒漠
8.影响①②两段自然带数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相对高度
9.有关③段及其东坡自然带情况,叙述错误的是 (  )
A.③段东坡基带为温带荒漠带
B.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体现了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C.影响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D.③段西坡自然带数量比东坡多
解析:7.A 8.A 9.B 第7题,结合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可判断:甲为热带雨林,乙为常绿硬叶林,丙为荒漠或半荒漠。第8题,一般情况下,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的山脉,垂直带谱越多;而图中②段虽然相对高度大,但垂直自然带数量却比①段要少,因此影响两地自然带数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第9题,③段西坡和东坡基带的差异主要是地形导致的,属于地方性分异。
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11.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C.反映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
解析:10.A 11.A 第10题,图中荒漠带生长积温达8 000 ℃、可能蒸发量达2 200 mm、年均温20 ℃,说明位于热带;而年降水量200 mm左右;据此可判断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主要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形成的;非洲热带沙漠气候区面积最大。第11题,图中显示生长积温、年均温等热量要素逐渐变化较明显,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依据硬叶林带可判断可能是地中海气候区,则典型分布地区在大陆的西部。
二、综合题
12.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四地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图。
(1)若材料二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一图中的A、B、C、D四座山脉,那么①应属________山脉;②应属__________山脉;③应属_________山脉;④应属________山脉。
(2)①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________。
A.常绿阔叶林 B.高山草原
C.针阔叶混交林 D.落叶阔叶林
(3)①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①~④山地中森林分布状况与此原因相同的还有________。
(4)②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②→④→①基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分异规律。④→①→③基带也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分异规律。
解析:第(1)题,根据A、B、C、D山脉的位置可知,A为阿尔泰山,B为阴山,C为太行山,D为秦岭。第(2)题,①山地为阴山,基带为温带草原带,M带之上为针叶林带,故M处应为针阔叶混交林带。第(3)题,①③④山地两侧自然带分布不同,其主要与降水有关。第(4)题,②山地是秦岭,南北两侧的气候区不同,故南北坡基带不同。第(5)题,基带大都与当地的自然带相同,故②→④→①基带变化体现了由热量引起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④→①→③基带变化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答案:(1)B D A C (2)C
(3)南坡降水丰富 ③④
(4)南北坡基带所处气候类型不同(南北坡基带热量条件不同)
(5)热量 纬度地带 水分 干湿度地带
13.[加试题]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的分异体现了什么地带性规律?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图中森林带一般属于哪类森林自然带?该自然带在南、北坡分布差异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3)北坡森林带上、下均有丰富的草场资源。为了充分利用草场资源,当地牧民一般把________带(图中自然带)做为夏季牧场。
解析:第(1)题,图中给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图中自然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应该是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其产生的原因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条件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引起植被、土壤的变化。第(2)题,图中的森林带位于海拔4 000 m左右,气温较低,且位于山地草原之上,所以不可能是阔叶林,只能是针叶林。据图可知该森林带在南坡海拔高,且分布狭窄,北坡分布海拔低且较宽,说明北坡的水热条件好于南坡,可推出北坡降水比南坡降水多。第(3)题,在夏季,气温较高,海拔比较高的高山草甸区也可以作为牧场放牧,而海拔较低的山地草原牧场可以休养生息。
答案:(1)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产生原因: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水热条件发生明显的垂直变化,导致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特征发生垂直分异。
(2)针叶林带。 北坡降水比南坡降水多。
(3)高山草甸。
[章末过关检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1~2题。
1.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
A.古生代、三叶虫      B.中生代、恐龙
C.新生代第三纪、哺乳类 D.新生代第四纪、鱼类
2.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A.湿热的草原地区 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湿热的森林地区 D.干旱的陆地环境
解析:1.B 2.C 第1题,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繁盛时期是在中生代,恐龙是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第2题,湿热的森林环境应是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4.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 m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解析:3.C 4.A 第3题,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国雪线的分布趋势大致是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第4题,从题干信息可知,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气温和降水。一般来说,气温越高,雪线也相对越高;降水越多,雪线相对较低。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海拔高,气温低;同时,它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积雪量远远大于消融量,因此雪线较低。
读图,完成5~6题。
5.自然带①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
A.纬度地带分异现象
B.干湿度地带分异现象
C.垂直分异现象
D.地方性分异现象
6.自然带②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  )
A.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 B.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
C.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 D.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
解析:5.D 6.D 第5题,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0°~10°之间,自然带①为热带雨林带却分布在10°S~南回归线之间,主要是由于东南信风及地形(西北部为巴西高原,地势抬升多地形雨),加之巴西暖流的影响而形成,区别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带,故选D。第6题,自然带②为热带荒漠带,其南北延伸较长主要由于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导致的,故选D。
7.下图中①②③三地都位于回归线附近,有关①②③三地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是热带荒漠带,②③地都是热带雨林带
B.①②地是热带荒漠带,③地是热带雨林带
C.②③地都是热带季风气候
D.①地是热带沙漠气候,③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选D 图中①地位于北非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②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形成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季雨林带;③地位于中国东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8~9题。
8.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
9.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8.B 9.A 第8题,此绿色长廊大体上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的交界地带,因而水分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第9题,此绿色长廊基本上沿纬线方向延伸,南北有一定的宽度,因而符合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读图,回答10~11题。
10.最适合上图的图名为(  )
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
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
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
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
11.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  )
①生长期日照时间长 ②气温日较差大 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10.A 11.B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地区的核心气候特征为干旱,气候干旱主要和深居内陆有关;而气候干旱导致降水稀少、传统民居多土质平顶;降水少,则地表水资源贫乏,所以通过坎儿井引水;气候干旱条件下,风力作用明显,多风蚀地貌;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宜葡萄种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图体现了区域整体性。第11题,日照时间长,植物的光合作用强烈;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所以该地区的葡萄特别甜。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_______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_____气候。(6分)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它们是________,它们都是由于____________形成的。(6分)
(3)从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6分)
(4)从D→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在_______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8分)
解析:解题时应根据每一区域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联系其气压带和风带以及气候类型来分析各自然带的名称及成因;通过读图分析各自然带在空间上的联系,归纳各种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C和H 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
(2)G和H 海陆热力差异
(3)纬度地带分异 热量
(4)干湿度地带分异 水分 中纬度
13.[加试题]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10分)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10分)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 000 m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10分)
解析:第(1)题,从自然带的复杂程度、基带差异和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的差异三个角度分析。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对应热带气候区;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气候区,故可以判断乙图山脉纬度较低。第(2)题,甲图山脉位于北半球,同一自然带南坡海拔较高,主要因素是南坡为阳坡。第(3)题,乙图山脉在热带,故影响雪线的基本因素是降水,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可以判断南坡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答案: (1)差异:①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更加丰富;②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③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图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山脉低。(任答两点即可) 乙图山脉。
(2)差异: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
原因: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坡较高。
(3)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
课件34张PPT。湿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半湿润、
半干旱草本温带草原干旱热带荒漠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包括大气圈(图中A所示)、岩石圈(图中B所示)、水圈(图中C所示)、土壤圈、生物圈(图中D所示)、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
2.表现
(1)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4)实例:
河流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下游河道淤积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增大→抬高河床→土壤盐渍化。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1.成土母质与土壤
(1)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2.气候与土壤
(1)直接影响: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3.生物与土壤
(1)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2)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3)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4.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5.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3.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温馨提示] 
概括法记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
(2)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这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也是“蝴蝶效应”的最初来源。该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蝴蝶效应”同时也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哪种表现?
提示: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表现
1.整体性的含义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如图所示:
2.整体性的表现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案例: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整体性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案例:破坏森林与绿化造林所引发的不同环境效应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案例: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读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回答1~3题。
1.如图所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区域性 D.单一性
2.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B.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不会相互制约
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D.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等要素不会影响气候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河流发育程度低,多外流河
C.流水作用微弱,风力作用显著
D.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
解析:1.B 2.C 3.B 第1题,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体现了气候、土壤、植被、水文、地貌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2题,地理环境整体性主要表现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发生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第3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河流发育程度低,多内流河。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土壤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从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以看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成土过程中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归纳如下表:
因素
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影响的表现
成土母质
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的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物理性状: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较细;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较粗;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石块较多;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
化学组成: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气候
直接或间接影响
直接影响: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间接影响: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与发育
生物
最活跃的因素
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的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
地形
稳定因素,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
海拔: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坡度和坡向: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二、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原因及措施分析
影响
原因
措施
影响到周围的其他环境要素甚至整体环境
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影响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图示法记忆各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形成的关系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绍兴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
1.绍兴市某地因菊花经济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
解析:1.A 2.C 第1题,自然环境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体现了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第2题,植被破坏,该地区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蒸发量和降水量减少,调节径流能力减弱而使地表径流变化增大,地下径流也因水分下渗减少而减少。
3.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
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
(2)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实现。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答成土母质、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解析: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正确结论。第(2)题,气候是通过气温和降水对土壤的形成产生作用的;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主要从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少的角度分析。第(3)题,成土母质的作用可以从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来源,以及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等方面来分析;而生物作用可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1)光合 矿物质
(2) 气温 降水 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较多
(3)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1.以示意图来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2.要素间相互影响的描述
描述角度
描述语言
气候
位置、地形、洋流等
①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②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③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④洋流影响气温和降水
地貌
气候、水文、植被等
①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②河流、海洋、冰川对地貌造成影响;③植被覆盖率的高低也影响地貌
水文
气候、地形、植被、土壤
①气候影响河流的水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汛期、水能等;②地形影响河流的含沙量、水能等;③植被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和水量变化;④土壤主要影响河流的含沙量等
植被
位置、气候、地形、土壤等
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条件下,发育的植被不同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
①________要素,②________要素,③________要素,④________要素,⑤________要素。
(2)这些要素之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如果②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①是地形,②是生物,③是大气,④是水文,⑤是土壤。第(2)题,构成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第(3)题,②处植被若大量破坏会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下水位降低;使动物栖息地破坏,物种减少。
答案:(1)地形 生物 大气 水文 土壤
(2)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3)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 栖息地遭破坏,物种减少 水位降低 肥力下降
一、选择题
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回答1~2题。
1.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此图可以说明(  )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地理环境中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③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 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1.B 2.C 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与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密切相关。第2题,由图可知,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不断的运动和转化。
右图是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
B.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
C.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矿物养分
D.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特性
4.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层富集(  )
A.是岩石的作用 B.是气候的作用
C.是生物的作用 D.是地形的作用
5.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曾联合下文,投资10亿多元抢救三峡库区4 000万立方米沃土,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土地搬迁项目。下列四幅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土壤厚度最大的是(均位于库区)(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3.B 4.C 5.A 第3题,成土因素的作用各不相同,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矿物成分;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有机质来源,但不能影响矿物养分;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过程。第4题,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层富集是生物循环的作用。第5题,图中甲为河谷,河谷地区沉积物厚度大,土壤发育程度好,土层深厚。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回答6~7题。
6.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大、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7.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解析:6.B 7.B 第6题,农业灌溉使土壤湿度增加,地表蒸发的水量增大;土壤热容量增大,使气温变幅减小;蒸腾作用增强,降水会增加。第7题,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使地理环境其他要素也发生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读图,回答8~9题。
8.此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是(  )
A.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O2 ④CO2
B.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CO2 ④O2
C.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CO2 ④O2
D.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O2 ④CO2
9.此图可以说明(  )
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8.A 9.D 第8题,关键是①和②,根据图示②可以生成泥炭、煤等可判断是绿色植物。第9题,碳循环本身就说明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10~11题。
10.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
11.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
解析:10.C 11.A 第10题,云量和降水量在不同的环境下是不同的,裸地和森林截然不同,从漫画来看,植被的破坏影响最明显。第11题,植被与云量和降水关系密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综合题
12.如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________。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___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______ ,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_______。
(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解析:此图表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的形成属于水文对地貌的影响,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属于气候对生物的影响,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是生物对气候的影响,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是生物对土壤的影响。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从土质、植被、降水等方面分析。
答案:(1)整体性 生物(植被) (2)C A B D
(3)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
13.[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下图为欧洲西部局部略图。图中甲区域为欧洲西部著名的小麦产区。其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
从成土母质、气候和生物三个方面,分析甲区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
解析:甲区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从成土母质的角度分析,该地位于河流的下游的平原地区,河流携带大量冲积物,土层深厚。从气候角度来分析,该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湿润;从生物角度来看,该区域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生物归还物较多,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物。
答案:河流冲积物,土层深厚;温带落叶阔叶林,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物;气候湿润,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课件29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