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实验专题复习12PPT[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四中实验专题复习12PPT[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7-04-15 17:45:00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1传感器的简单应用1(一)传感器简介
1、什么是传感器
传感器又称探测器或变换器,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某些效应和原理,按照一定制造工艺研制出来和获取信息的器件 。
它不主动对环境做影响。1(2)工作原理
将所感受到的物理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一般是电学量)。 (3)分类
它一般可分为光敏、热敏、声音(话筒)、力学、电磁、生物等类元件。 1(4)特点
一、能大大拓宽人类的感知范围。
二、能更客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三、能更迅速地反应信息的变化。1 非电量 敏感元件传感元件 电量 信号调节转换电 路 提供电源 输出 辅 助 电 路记录,显示,执行机构等传感器工作原理图1 热敏元件可分为电热偶、热敏电阻和二极管结电压三类。 特点: (一) 电热偶有工作温度范围大(-200~+1200℃),性能可靠,只是使用条件要求高。1 (二)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锗或硅掺杂后温度对电阻率影响大的特点制成的,具有负温度系数,约以温度每上升40 ℃阻值下降一半。
工作范围为:锗 -20~80 ℃
硅 -40~220 ℃
工作精度:推荐在0.05 ℃ 1(三)二极管结电压
硅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结电压在-220℃~125℃之间有-0.2mV/℃的关系,因而测量晶体管结电压变化,就可精确得到温度的变化。
工作精度:推荐在1/200 ℃1热敏电阻R-T关系示意图热敏二极管I-V与T关系示意图 -20℃ 20℃ 60℃TRI1 V1 光敏元件可分为三类,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 符号
光敏电阻 光敏二极管 光电二极管1特点 (1)光敏电阻一般是用CdS2为材料制造的,具有良好的光强—电阻效应,对光的响应速度约在1/5~1/10秒 。1 (2)光敏二极管是用硅材料制造,具有良好的光强—饱和导通性能,对光的响应速度因工艺的不同,一般在2μs~3ns之间。
因为性能稳定和成本低,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遥控、数据传输、光电计时计数和摄像器材等领域。 1 (3)光电二极管是光电子效应的真空管,具有光强—饱和光电流效应,对光的反应时间在1ns以下,因体积大成本高而未能普遍使用。1同一照度下三种敏元件的伏安曲线示意图V0I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电二极管1 力学传感器可分为压感电阻型、压力电压型和压力导通型。 特点 (1)压力导通型是最先应用的一种传感器 。1 (2)压感电阻型
分机械式和压感导电材料(橡胶)型。
压感导电橡胶以制造、加工方便,价格低廉,广泛占领普通消费市场 。1 机械式以高精度、高可靠性和使用领域广,在智能机械和仿生学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1(3)压力电压型
压力电压型传感器是一种高灵敏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感知十万分之一牛顿的压力,据此原理制成的加速度传感器,可感知万分之一m/s2的加速度 。1 加速度传感器在卫星、导弹等定位导航系统中有核心作用 。1电传感器
电传感器可分为电流,电压,电场,电势几类。
磁传感器
磁传感器分静磁(霍尔元件)和动磁(电磁感应类)。1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活性物质对物质单一识别能力,电化学的方法进行电信号的转换(包括化学传感器) 。
常用的功能识别物质有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等。 1热敏特性实验1 有一类物体的电阻对温度很敏感,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随温度的变化,电阻也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一类电阻,称为热敏电阻。利用电阻的这一特性,我们只要测量出电阻值,就可以知道温度值,或者反过来,我们可以认为的调节温度,来达到控制点组织的目的。1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要研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原理: 使用不同的水来调节热敏电阻的温度,并利用欧姆定律,用欧姆表测量几种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电阻值。比较这几组温度值和电阻值,找出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器材:热敏电阻,电阻表(多用表的欧姆档),温度计,烧杯,冷水,开水,支架。1实验步骤:
1、向烧杯中倒入少量的冷水,将温度计悬挂在支架上,并插入冷水中。
2、将多用电表的两支表笔分别与热敏电阻的两端相连,并将多1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档,在欧姆档上选择适当的倍率。在将热敏电阻放入烧杯里的冷水中,计下温度值和电阻值。
3、依次向烧杯内加入少量的开水,再测量几组温度值和电阻值并纪录入下表。 1在图中所示的坐标系中粗略的做出电阻随温度变化的R-t图像1简单温度自动 控制实验1实验目的:制作一个温度自动警报装置,当温度上升到某一值时,使小灯泡发光(或电铃发声)。实验原理:用热敏电阻,做传感器,将温度值转换成电阻值,使电路自动控制继电器工作。实验器材:热敏电阻、小灯泡(或门铃)、学生电源、继电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热源(如电灯、电热器、热水瓶口等)、温度计。1实验步骤:
1、将所给器材接成图中所示的电路。
2、将电路调试到某一设定温度时(如38 ℃),灯泡发光。把热敏电阻放入实验(一)的装置中,时水温达到设定温度(例如38 ℃),将滑动变阻1器的电阻由大到小逐渐调节,直至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灯泡发光,将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固定好。这就造好了一个温度警报器。(这一调节有时比较困难,必要时还应调节继电器的弹簧的松紧度)
3、用热源,如电路给周围空气加热(注意不要将热敏电阻直接放在电炉上烤,应将热敏电阻放在电炉边缘)。并用温度计测量热敏电阻附近的温度,看一看是不是在38 ℃左右时,继电器开始工作,吸下衔铁使小灯泡发光。1光敏特性实验1 实验目的:有一类电阻对光敏感,叫光敏电阻。当我们改变光照强度时,电阻的大小也随着改变。本实验就是要定性的观察这一现象,并且总结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电阻的变化趋势。实验原理:利用欧姆定律,用电阻表测出光敏电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电阻值的变化清况。实验器材:光敏电阻、电阻表、光源(手电筒)、导线。1实验步骤:
1、将光敏电阻接在欧姆表的两支表笔上,如图所示,调节电阻表的倍率,使电阻表的指针较为适中。12、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在光敏电阻上,并将手张开,放在光敏电阻的上方,挡住部分光线,观察光敏电阻的电阻值。移开手掌,使光敏电阻上光面积逐渐增加,观察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如何变化。1光电计数器的基本原理1(一)实验目的
制作一个自动计数的仪器,了解光电计数器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
利用光敏电阻的传感作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于物体会遮挡光线,引起光信号的变化,这个变化将被光敏电阻转换为电信号的变化,在由电子计数器把电信号变化的次数记录下来。(三)实验器材
光源(如电子教鞭激光器)、光敏电阻(光电管)、电子计数器(类似银行数钞机的计数器)、数个小圆柱体、小传送带。1(四)实验步骤:
1、将光敏电阻(光电管)接在计数器上,使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在光敏电阻上,如图中所示,A为光源,B为光敏电阻,C为计数器,D为传送带,E为几个小物体。当物体随1 传送带向前运动时,会挡住光源A射向光敏电阻上的光线,光线每被遮挡一次,计数器就会纪录一次。
2、数数由几个物体,开动传送带,看一看电子计数器纪录的数字是不是相同。课件13张PPT。实 验 复 习 (三) 主讲教师:杨启鸿分析: (1) 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484Ω,灯泡工作时环境的温度很高,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测量它的常温下的电阻应小于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 220V R 2 S A 1 6.如图所示,P是一根表面均匀地镀有很薄的发热电阻膜的长陶瓷管(其长度L为50 cm左右,直径D为10cm左右),镀膜材料的电阻率ρ已知,管的两端有导电箍MN ,现给米尺,电压表V ,电流表,电源ε ,滑动变阻器R,电键S和若干导线。请设计一个测定膜层厚度d的实验方案。①实验中应测定的物理量是 ;
②在虚线框内用符号画出测量电路图;
③计算膜层厚度的公式是 。课件16张PPT。2020-2-231平抛物体的运动2020-2-231㈠观察实例形成平抛概念⑴观察平抛物体运动实例
【演示实验】打一下桌上的小球,使它 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
【观察思考】小球离开桌面后的运动:
⑴初始运动情况
⑵受力情况
⑶运动轨迹
⑷运动平面2020-2-231⑵平抛运动的概念
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2020-2-231㈡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 【理论分析】
依据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及动力学知识对平抛运动进行分解并推理
①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作用,a=g,初速度为零,做自由落体运动。
②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加速度为零,初速度为平抛初速度,由于惯性而做匀速直线运动。2020-2-231【实验探索】
⑴观察平抛物体与自由落体同时落地的演示实验
⑵观察课本闪光照片插图
⑶观察计算机模拟实验2020-2-231 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2020-2-231观察思考
  ⑴竖直方向分运动的特征。
  ⑵水平方向分运动的特征。
  ⑶平抛物体在竖直方向分运动与水平方向分运动的独立性。  
    2020-2-231采用的数学方法:
⑴建立坐标系,运用描迹法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
⑵运用矢量运算法则,描绘平抛物体位移、速度的矢量图。
⑶运用公式法,写出平抛运动的数学公式。㈢平抛运动规律的数学分析2020-2-231               2020-2-231 ⑴运动时间由竖直方向位移决定,与平抛初速度无关。

 
⑵水平方向位移由平抛初速度及竖直方向位移决定。
   
重要讨论2020-2-231㈣例题⑴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1.25厘米.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 .(取g=9.8米/秒2)             2020-2-231〖分析与解答〗平抛物体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由题图可知,ab、bc和cd各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竖直方向位移之差是
,水平位移之差是 。
设相邻时间间隔为T,则由自由落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知识可知:
2020-2-231 2020-2-231 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 间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初 速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 面上,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 ,其中G为常数,R为该星球的半径,M为该星球的质量。求M.例题⑵2020-2-231 解:设抛出点的高度为h,第一次平抛的水平射程 为x,则有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知,当初速增大到2倍,其水平 射程也增大到2x,可得
由①、②解得2020-2-231 依题设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平抛运动的规律, 得

联立③、④式,并将 代入可解得课件12张PPT。11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实验目的】
1、了解小灯泡伏安特性。【实验器材】2、练习分压电路的连接。3、练习使用计算机辅助处理实验数据。1【实验步骤】 1、设计实验电路 2、实物连接 3、实验与记录 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和Excel表格中。 5、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4、数据处理。 12、实物连接 【实验步骤】 1、设计实验电路 (1)连接实物图(2)连接实物1【实验结论及分析】 描绘出的图线是一条 线。它的斜率随电压的增大而 ,这表明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温度)升高而 。曲减小增大【误差分析】 1、读数时的视觉误差。2、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使电流表的示数总大于流过小灯泡的这时电流,从而产生误差。11设计记录表格U/VI/A1电流表读数若是0~3A档,最小分度为读数应为1/10为0.01A0.1A,1.73A1电流表读数若是0~0.6A档,最小分度为1/10为0.002A读数应为0.02A,0.344A1电压表读数若是0~3V档,最小分度为1/10为0.01V。读数应为0.1V2.24V1电压表读数若是0~15V档,最小分度为1/10为0.05V.读数应为0.5V11.25V课件10张PPT。1游标尺的构造
及读数方法1游标尺的构造游标尺包括:尺身、主尺、游标尺、深度尺、内测量爪 、外测量爪和紧固螺钉七个部分。150分度游标尺游标尺紧固螺钉主尺尺身深度尺110分度游标尺120分度游标尺1游标尺的读数方法游标尺的读数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从主尺上读出主要部分,即游标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的主尺上的刻度值A(应以mm为单位)。
2、找出从游标尺上的第N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某条刻度线对齐,然后根据游标尺的种类确定每分度的值u(10分度尺为0.1mm,20分度尺为0.05mm,50分度尺为0.02mm),算出游标尺上计出的值B:B=N×u ( mm)
3、求出最后结果:X=A+B (mm)1请读出此游标尺上的示数50分度游标尺答案150分度游标尺答案:游标尺零刻度线在主尺15mm后,且游标尺第6条线与主尺21mm线对齐,故读数为15+24x0.02=15.48mm120分度游标尺读数答案请读出此游标尺上的示数120分度游标尺读数答案:51mm+10×0.5mm=51.50mm课件8张PPT。1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一、学生预习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思考题:
1、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是根据什么物理原理?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是怎样的?
2、该实验需要测量哪些量?各用什么测量工具?读数各有几位数字?计算出来的重力加速度是几位有效数字?(三位)
13、单摆应选用什么样的球?什么样的线?线长度应当在什么范围内?(小于100cm)
4、怎样保证小球的摆动是简谐运动?小球摆成圆锥摆,对周期有什么影响?
5、测量摆长用什么测量工具?有必要用卡尺或千分尺吗?
6、怎样测量单摆周期?从何处开始计时?到何处停止计时?测30-50个周期有什么好处?
7、秒表怎样读数?短针怎样读数?长针怎样读数?要不要估读?秒表奇数位与偶数位的刻度不连续是怎么回事?
8、刻度尺长度只有30cm,怎样测重力加速度?
1三、解答实验思考题,并做总结: 1、实验目的: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
2、实验原理:
单摆做简谐运动时,其周期为 ,故有
, 因此测出单摆的摆长和振动周期T,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3、实验器材:
带孔小钢球一个,约1m长的线绳一条,铁架台、米尺、秒表、游标卡尺;
14、实验步骤: ①做单摆:取约1米长的线绳穿过带孔的小钢球,并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结,然后拴在桌边的支架上。
②用米尺量出悬线长l,准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算出半径r,也准确到毫米,则摆长为l+r(注意悬线长即摆绳长的量法)。
③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放开它,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30次全振动(或50次)所用的时间,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这个平均时间就是单摆的周期。反复测量三次,再算出测得周期数值的平均值。
④把测得的周期(用平均值)和摆长的数值代入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来。
15、注意事项: ①选择材料时应选择细轻又不易伸长的线,长度一般在1m左右,小球应选用密度较大的金属球,直径应较小,最好不超过2cm;
②单摆悬线的上端不可随意卷在铁夹的杆上,应夹紧在铁夹中,以免摆动时发生摆线下滑,摆长改变的现象;
③注意摆动时摆角不能过大;
④摆球摆动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
⑤测量就从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因为在此位置摆球速度最大,易于分辨小球过此位置的时刻。
1第二课时:实验操作课 一、学生分组实验
二、相关练习题
1、测定重力加速度时:
①摆球就选用 ,摆线宜选用 。
②测摆线的长度用 ,要求准确到 ,测小球直径用 ,要求准确到 ,测量摆动30-50次时间用 。
③此外,还需要配备 和 。
12、某同学测定的g的数值比当地公认值大,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 ①摆球质量太大了;
②摆长太长了;
③摆角太大了(摆角仍小于10°);
④量摆长时从悬点量到球的最下端;
⑤计算摆长时忘记把小球半径加进去;
⑥摆球不是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振动,而是做圆锥摆运动;
⑦计算周期时,将(n-1)次全振动误记为n次全振动;
13、为了提高周期的测量精度,下列哪些做法是可取的? A、用秒表直接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B、用秒表测30至50次人振动的时间,计算出平均周期;
C、在平衡位置启动秒表和结束计时;
D、在最大位移处启动秒表和结束计时;
E、用秒表测100次全振动时间,计算平均周期;
F、在平衡位置启动秒表,并开始计算,当摆球第30次经过平衡位置时制动秒表,若读数为t,则T=t/30。
?
课件19张PPT。实验复习(二) 电学实验中疑难问题解析 主讲教师:杨启鸿 一、电流表的连接及误差的分析 1.两种电路误差形成的原因: 1.两种电路误差形成的原因: 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何时用限流,何时用分压? 当滑动变阻器总电阻大于被测电阻值时,采用限流,当滑动变阻器总电阻远小于被测电阻值时用分压;
当要求被测电阻两端电压变化从0开始,或要求被测电阻两端电压变化范围尽量大时用分压。 三、如何选电学实验器材 选择电学仪器总的原则是要考虑安全因素和兼顾误差因素。 电表的量程:
从安全因素讲,使用中不要超过表的量程。但并不是量程越大越好,因为过大的量程使得表的指针摆角过小,会增大读数的误差。
从误差因素讲,一般实际读数不小于电表量程的三分之一。 三、如何选电学实验器材 选择电学仪器总的原则是要考虑安全因素和兼顾误差因素。 电阻元件的最大允许电流
如滑动变阻器(0~10Ω,1A)说明了它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要选择电阻较小,且额定电流较大的。在限流接法中,要选择总电阻与其他电阻阻值比较接近的。 选择器材的一般步骤:
1.选出唯一性器材
2.画出电路图,先不接入电表
3.估算出电流和电压的最大值,确定实验电路和其他实验器材四、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的数据处理 课件15张PPT。一、实验目的:
用可调内阻电池验证闭合电路中内电压和外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即验证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研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可调内阻电池一套、电压表2只、
电阻箱1只、开关1只、导线若干。
可调内阻电池:

1、简介2、结构原理3、使用方法四、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连接好线路,检查无误。
2、开关S断开时,记录电压表V1的读数,此时V1的电压值即可视为电池的电动势E。
3、调节电池内阻一适当的值。 4、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接通电路,将V1、V2表的读数记入表一。5、改变电池的内阻,重复步骤4,
将数据记入表二。6、分析、处理数据。7、得出结论: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各次测得的电源内电压与外电压之和是保持不变的,等于电源的电动势。表一 (电动势 E=V )表二 (电动势E=2.10V )五、实验指导:
1、实验误差与电池内阻的大小有关。为减小实验误差,电池内阻应调节的大一些。

2、探针应紧靠极板,但不能与极板接触。
3、电池内阻调好后必须紧闭导气管上的开关,以保持内阻的稳定性。
4、电阻箱读数的选择,应使电流保持在100mA以下为为宜,也就是说要小于充电电流。
5、为保持电路稳定,每次调节电阻箱最好在断开开关后进行。结束1、可调内阻电池简介:
J2365型可调内阻电池是专门供中学物理教学 设计的直流电源。它是一个半封闭式的铅蓄电池,容量约为1安培小时,电动势为2伏左右,内阻较大且在5—50欧姆之间连续可调。构造宜于测量内、外电压,适于用来做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实验。
可调内阻电池应经常保持充足电状态,电解液面应高出极板5mm以上。如果电池长期不用,可将电池充足电,然后取出极板,在清水中泡2小时,晾干后正极板用塑料袋封好存放。负极板在松香酒精溶液中泡1—2分钟,晾干后用塑料袋包好存放。返回2、可调内阻电池结构原理:
可调内阻电池由电池槽、电池槽盖、正负极板、探针、气室、气嘴、气管开关、气筒等组成。正负极板插在两端电池槽内,中间有一条狭长的电液通道,装上气管和气筒缓慢地推动气筒活塞,向电池内打气,以改变电解液液面的高低,从 改变电池的内电阻。在电池槽内靠近极板的内侧分别插有探针,利用探针可方便地测出内电路上达到电压。 返回3、使用方法:
1、??? 加电液和充电:
电池在出厂时未装电解液,在使用前必须先配置密度为1.26—1.28g /cm3的硫酸溶液注入电解槽内,液面应高出极板约5mm。用学生电源(J1202型)的直流输出端,按正负极分别接电池的正负极板,不可接错。调节充电电流在100—150mA之间,充电60小时以上。
2、??? 调节内阻:
向气室内缓慢地打气,以改变电解液液面的高低,即可调节可调内阻电池的内阻。课件13张PPT。 实验二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教学目标]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会根据纸带上的点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难点是实验操作与打点计时器的调整。
教学内容[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2、学习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实验原理]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因此,用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纸带运动的时间。由于纸带总是跟运动物体连接在一起,纸带上的点也就相应地表示运动物体在各个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距离,就可以了解运动物体的位移、速度的大小及其变化,也就是了解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打点计时器的构造 打点计时器的原理 打点计时器的线圈中通入50HZ的交流电时,电流1秒钟改变100次方向,振片相当于一个磁极不断变化的电磁铁,当左端为N极时,振片被永久磁铁的S极吸引向下运动;当左端为S极时振片被永久磁铁的N极吸引向上运动,振片1秒钟震动50次,振针0.02S打一个点。
[实验器材]
1、电磁打点计时器及纸带;
2、复写纸片;
3、两根导线;
4、低压电源;
5、毫米刻度尺。
[实验步骤]
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限 位孔,把复写纸片套在定位轴上,并且压在纸带上面,振针位于复写纸片的上方。
2、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用导线接到4~6V低压交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3、打开电源开关,用手水平地牵拉纸带,纸带被打上了许多小点。
4、取下纸带,从能看清楚的点数起,纸带上共有多少个点?如果共有六个点,那么连续相邻两点的间隔数为5个。用0.02×5就可以计算出纸带从第一个点运动到第6个点时所经历的时间 t = 0.1s。
5、用毫米刻度尺量出纸带上第1个点到第6个点之间的距离 s (m)。
6、利用公式v = s/t 计算出纸带运动的平均速。把测量的结果记入表1。
7、如果连续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s5,见图2-1。用毫米刻度尺量出
ˉ s1、s2、s3、s4、s5的长度,把测量结果填入表2。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纪录与结果]
学法指导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实验室中重要的计时仪器,一定要能够熟练使用它和详细了解它的构造与原理 。
2、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园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与复写纸之间的距离使之增大一些。
3、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 ,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牵拉纸带 。
4、一定要把纸带放在复写纸的下边 ,牵拉纸带的速度稍大些好,使各点间距离大一些,便于测量。
5、计时器一定要接在交流电源上,不能接在直流接线柱上 。 检测练习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电源的 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 V。当电源电压是50HZ时,它每隔 S打一次点。
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 ,复写纸片应套在 上,并要放在纸带的 面;打点时应 接通电源, 释放纸带。
3、一学生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园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足
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压过高 D、振针到复写纸片的距离太小

加油啊! 答案与解析1、[答案] 交流 计时 4~6V 0.02
2、[答案] 限位孔 定位轴 上 先 后
3、[答案] C D
解析:电压过高,振针的振幅大,打点时会出现不是园点而是短线的现象;如果振针到复写纸的距离过小也会出现上述现象。您做对了吗!End课件10张PPT。1练习使用游标卡尺1 学习目标:
1、了解游标卡尺的原理;
2、知道10分度、20分度和50分度游标卡尺的精确度;
3、学会使用10分度、20分度和5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物体长度(外径、内径和深度),并能够准确读数(正确率90%以上); 1请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如果9张厚纸的厚度0.9毫米,而10张薄纸的厚度与9张厚纸的厚度相同;那么,1张薄纸的厚度比1张厚纸的厚度少多少毫米? 5张薄纸的厚度比5张厚纸的厚度少多少毫米?
问题2:如果19张厚纸的厚度1.9毫米,而20张薄纸的厚度与19张厚纸的厚度相同;那么,1张薄纸的厚度比1张厚纸的厚度少多少毫米? 15张薄纸的厚度比15张厚纸的厚度少多少毫米?
问题3:如果49张厚纸的厚度4.9毫米,而50张薄纸的厚度与49张厚纸的厚度相同;那么,1张薄纸的厚度比1张厚纸的厚度少多少毫米? 25张薄纸的厚度比25张厚纸的厚度少多少毫米?1请思考下列问题:问题1:如何能测量出0.1毫米的长度呢?
问题2:如何能测量出0.05毫米的长度呢?
问题3:如何能测量出0.02毫米的长度呢?
问题4:如何能测量出0.01毫米的长度呢?
……
问题n:如何能测量出0.001毫米的长度呢?
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1游标卡尺的使用 将量爪并拢,查看游标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线是否对齐。如果对齐就可以进行测量:如没有对齐则要记取零误差:游标的零刻度线在尺身零刻度线右侧的叫正零误差,在尺身零刻度线左侧的叫负零误差(这种规定方法与数轴的规定一致,原点以右为正,原点以左为负)。 测量时,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动游标,左手拿待测外径(或内径)的物体,使待测物位于外测量爪之间,当与量爪紧紧相贴时,即可读数,如图所示1游标卡尺的精度 如果游标上有n个等分刻度,它们的总长度与尺身上(n-1)个等分刻度的总长度相等,若游标上最小刻度长为x,主尺上最小刻度长为y,则:
nx=(n-1)y,
???? x=y-(y/n)
 主尺和游标的最小刻度之差为:Δx=y-x=y/n
 y/n叫游标卡尺的精度,它决定读数结果的位数。
由公式可以看出,提高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在于增加游标上的刻度数或减小主尺上的最小刻度值。1游标卡尺的读数 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如有零误差,则应加上或减去零误差(零误差为负,相当于加上相同大小的零误差),读数结果为:
测量值=主尺读数+游标尺的读数
=主尺的小格数(毫米)+精度×游标与主尺对齐的游标尺小格数(毫米) 如何判断游标上哪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准,选定相邻的三条线,如左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之右,右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之左,中间那条线便可以认为是对准了。1自主练习游标卡尺的使用 请注意:
1、游标卡尺的精度
 主尺和游标的最小刻度之差为:Δx=y-x=y/n
2、游标卡尺的读数
读数结果为:
测量值=主尺读数+游标尺的读数
=主尺的小格数(毫米)+精度×游标与主尺对齐的游标尺小格数(毫米)
3、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1游标卡尺的保管 1、游标卡尺使用完毕,用棉纱擦拭干净。长期不用时应将它擦上黄油或机油,两量爪合拢并拧紧紧固螺钉,放入卡尺盒内盖好。
2、游标卡尺是比较精密的测量工具,要轻拿轻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使用时不要用来测量粗糙的物体,以免损坏量爪,不用时应置于干燥地方防止锈蚀。
3、测量时,应先拧松紧固螺钉,移动游标不能用力过猛。两量爪与待测物的接触不宜过紧。不能使被夹紧的物体在量爪内挪动。
4、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如需固定读数,可用紧固螺钉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防止滑动。
5、实际测量时,对同一长度应多测几次,取其平均值来消除偶然误差。 1谢谢!课件15张PPT。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目标 器材 原理(1)(2)步骤 注意事项 1运用平抛运动知识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 目标 返回器材1碰撞实验器(斜槽轨道、质量不同而大小相同的两个小球)、天平(附砝码)刻度尺、重垂线、白纸、复写纸、圆轨、压块、游标卡尺等。 器材 返回原理1返回 原理 质量为m1的球以速度v1去碰静止的质量为m2的球,碰后m1的速度为v1/,m2的速度为v2/,则由动量守恒可知: m1v1=m1v1/+m2v2/―――――① 只要测出m1、m2、v1、v1/、v2/,代入上式即可验证。
m1、m2由天平测出,而v1、v1/、v2/都是瞬时速度,难以测出,所以在实验中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避开对速度的直接测量,而是利用平抛运动的知识,用位移来替代速度(下一页)1 由平抛规律可知:水平位移s=v0t, 在t相同时有v0和s成正比,因而只要让小球分别以v1、v1/、 v2/做平抛运动且抛出点高度相同,相应的水平位移分别为s1、s1/、 返回 步骤s2/,则有:m1s1=m1s1/+m2s2/ ―――② 1 步骤 (1)?? 测质量 (2)?? 测直径 (3)?? 安装置 (4)?? 定O点和O/点 (5)?? 找P点(重复多次,最小圆法)
(6)?? 找M点和N点(重复多次,最小圆法) (7)?? 测量OP、OM、O/N的长度并记录 (8)?? 计算m1OP和(m1OM+m2OノN) (9)?? 比较验证

?返回 注意事项
1注意事项 (1)?? 斜槽未端的切线要水平,以保证小球作平抛运动。 (2)?? 入射小球的质量要大于被碰球的质量。 (3)?? 入射球在斜槽轨道上的释放点每次都相同 (4)?? 调节小支柱的位置和高度,使两球恰好在槽口处发生正碰。 (5)?? 白纸铺好后不能移动返回1测质量 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步骤测直径1测直径 用游标卡尺测小球的直径步骤
安装置1安装置 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部水平,使小支柱的高度和到槽口的距离,使入射小球在斜槽末端水平正碰被碰小球步骤
定O.O/点1定O.O,点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好,记下重垂线所指位置O,则O,在与O相距2R处(R为球的半径)步骤
定P点图1定P点不放被碰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最小的圆把所有的点圈在里面,圆心就是P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 定M.N点
图1定M.N点把被碰小球放在小支柱上,让入射小球从原来的高度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10次,用定P点的方法,将碰后两球落点位置标出。
如图 步骤

1定点(1)步骤
1定点(2)步骤课件9张PPT。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装置
五、实验步骤
六、注意事项

1 利用自由落体运动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返回一、实验目的1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动能向势能转化但机械能守恒.
设物体 的质量为m,从静止开始下落,下落高度为h时速度 为v,则应有: ? mv2 = mgh , 或v=√2gh.
由此可知,只要测出下落高度h和相应的瞬时速度 v,再利用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的值,即可对?mv2和mgh进行比较,若相等,则机械能得以验证.很明显,物体质量m的具体值不需测定.返回二、实验原理1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低压交流电源、导线、重物(带夹子)、刻度尺、铁架台(附铁夹),等.返回三、实验器材1返回四、实验装置1五、实验步骤1.安装置(竖直、稳定)
2.打点(先通电再打点)
3.换纸带,重复打点几次
4.挑选纸带并进行研究:记下第一个点的位置O,选取5个较方便的点,量出各点到O的距离,计算出各点的速度 ,分别代入?mv2=mgh研究
返回1六、注意事项 1.重物下落不是严格的自由落体运动(有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设物体实际下落的加速度为a,则a<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比较?mv2和mgh时, ?mv2要小于mgh,即重物的机械能减少.
为了减小这种误差:①尽量减小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 ②重物选用质量较大而体积小的物体.1 注意事项 2.挑选纸带:选用第1、2两点间距接近2mm的纸带进行研究.从原理上看,打第一个点时速度为0,那么第1、2两点间距为y=?gt2= ? ×9.8 × 0.022=0.002m=2mm.这意味着选用打第1个点的瞬时开始下落的纸带. 1 注意事项 3.即时速度 v的计算方法: ①平均速度法: vn= ( sn+s n+1)/2T,求出v后代入? mv2与mgh比较, ? mv2要小于mgh. ②数点算时间求速度:利用v=gt.由于g值大于重物下落的加速度 ,所以,此式计算的v值偏大,代入? mv2与mgh比较时, ? mv2要大于mgh. 返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