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黄河颂》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2
教学课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黄河颂》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展现了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体现了诗人激越的爱国情怀。全曲由三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音域宽广,气息深长,旋律起伏流畅,深情地歌唱了黄河的英姿。第二乐段以稍快的速,热情的音调讴歌了中华古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赞颂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第三乐段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和激越的音调,展示出我们伟大的民族像黄河一样,永远向着胜利前进的形象。《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为了表现颂歌的气势,“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第二节歌词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啊!黄河!”反复出现,把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学生分析】初中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对文中的生字词有能力通过自学就解决;但是,对于分析、体会诗歌内在的感情还不是很好;学生大多喜欢上多媒体课,课件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音频、视频资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对于黄河大合唱创作的那段历史,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这对于理解诗歌情感有很大障碍,准备的视频资料解决了这个问题。 【教学设想】《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直接诉诸视觉、听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学语言诗意化,环节紧凑,学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畅通无阻,以读启悟,品读诗歌。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并能带着感情配乐朗读。 ? ? 【教学突破】鉴于作者是借黄河的英雄气概来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所以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感悟和认识黄河入手,进而引导学生将黄河的英雄气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相联系,结合本文创作的背景,通过“听读——自读——研读——品读(配乐读)”等形式深刻把握课文的主旨,从更宽广更深刻的层面去理解黄河和中华民族。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①积累词语,了解诗人光未然及时代背景与《黄河大合唱》的相关知识。 ②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内容。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理解诗歌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3、情感态度价值观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和体味歌词意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和诵读诗歌的能力。①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②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树立为中华的腾飞而发愤读书志向。??教学重点:调动学生的情感,充分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领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大多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诵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本课教学应以诵读为主,不宜过多讲解。应该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老师:美文赏读http://122.228.129.205/...file/0/0/7/7262.MP3《黄河魂》【百度MP3】http://bbsrrs1.52jdyy.com/BBS/up_file/2010-10-29/ca6c8b5a-9fc4-4116-9c4a-011ad28a72d4.mp3
http://bbsrrs1.52jdyy.com/BBS/up_file/2010-10-29/ca6c8b5a-9fc4-4116-9c4a-011ad28a72d4.mp3
通过百度引擎搜索《黄河颂》:http://www.sygz.dqt.com.cn/...黄河2黄河颂.MP3?、
,边放黄河图片出示黄河母亲图【百度图片】
http://pic13.nipic.com/20110304/2773783_084839301153_2.jpg)毛泽东曾说过:“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年来,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中华儿女,用宽厚的肩膀守护神州大地,用伟大的精神激励炎黄子孙。人们歌咏她,因为她古老,她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因为她厚重,她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更因为她曾与她的人民一起经历过战争。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光未然的《黄河颂》,感受战争年代的诗人对黄河的颂歌。(出示课题与作者) 二、简介作者与背景: 播放《保卫黄河》http://61.152.162.109:8081/.../黄河大合唱.mp3????的音乐作品
的背景音乐,老师介绍时代背景,渲染气氛。 以文字的形式介绍作者与《黄河大合唱》的八个乐章。(见多媒体文字资料) 三、听读诗歌,感受激情: ? ?? ???老师:《黄河颂》【百度视频】http://v.ku6.com/show/W_0B4qpJVyTWrfDa.html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颂歌,下面我们一起听读黄河的颂歌。 播放《黄河颂》视频朗读,让学生感受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和锐不可当的气魄。 四、自读诗歌,感受诗文: ? ?? ???老师:诗海畅游读为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从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 ? ?? ???多媒体出示几个题目帮助学生整体感悟诗歌的内容,让学生自己作答。 (1)题目《黄河颂》几个字中,关键字是哪个字? (2)诗人在描写黄河的时候,有一个字起统领作用,是哪个字? (3)诗歌后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4)朗诵词告诉我们歌颂黄河的原因是什么? ? ?? ???回答后,老师做小结,让学生从整体上对诗歌有一个了解。 五、研读诗歌,感悟诗意: ? ?? ???老师: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篇,聚焦写黄河的主体部分,感受黄河的伟大精神。 ? ?? ???老师提出问题,与学生一起边朗读边探讨,以读启悟。 (1)老师带读,学生齐读。(概括从自然和地理两方面赞颂黄河。) (2)三个 “啊,黄河”从哪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 ?? ???(听老师读,自己找出重要的词语。然后分三组读,每个组读一个层次,并概括出所读部分的内容。) 学生可能只回答出(摇篮,屏障,臂膀)这些关键词,老师再加以提示,然后进行归纳。(多媒体显示归纳文字) (3)结合时代背景,诗歌通过颂黄河想表达什么感情??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出激励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这层意思。(多媒体显示主题) ? ?? ???老师最后将诗歌内容进行小结。(显示板书)老师起引导作用,但要做最后的归纳。 六、品读,体味诗情: (1)指导读:三个“啊,黄河”第一层次读舒缓深沉,第二层次读坚 有力,第三层次读高亢激昂。(示范读) (2)展示读: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老师加以指导点评。 (3)角色读:六个学生分别读朗诵词,望黄河,三个“啊,黄河”最 后四句。也可以重复这个环节,进行比赛。 (4)配乐读:老师读朗诵词,男生读望黄河,三个组分别读三个“啊 黄河”全班齐读最后四句。(多媒体显示诗歌内容,配《黄河颂》伴奏音乐。) 最后听《保卫黄河》http://61.152.162.109:8081/.../黄河大合唱.mp3????的音乐作品
,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激情。 七、拓展延伸: 走近母亲河
八、教师小结: ? ??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幸福的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 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辱的地步。支持台独、藏独、阻挠奥运火炬传递 的事仍在上演。所以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她的伟大和坚强,团结 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九、布置作业: ? ? (1)拯救黄河:今天的母亲河生病了,(轻轻吟唱的音乐响起,出现黄河被污染的视频)
【百度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DXfG4E6zB8/
课下收集有关黄河被破坏的情况和治理方法的资料。 ? ? (2)歌唱黄河:学唱《黄河大合唱》的任意一章《保卫黄河》MP3http://61.152.162.109:8081/.../黄河大合唱.mp3,在综合性学习时表演唱。 板书设计: ? ?? ?? ?? ?? ?? ? 六??黄 河 颂?? ? ?? ? 望 黄 河? ?——??颂 黄 河? ?—— 学 黄 河
教学反思
《黄河颂》一文其实是一首颂歌,一首直抒胸臆的诗歌。它是《黄河大合唱》中《黄河颂》的歌词。诗歌以热情奔放的笔调讴歌了黄河精神,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奋发前进的力量。?一、多媒体课件充分辅助教学,课一开始,我就选取了《黄河颂》的MTV作为朗读背景让学生欣赏聆听,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之情,从而发挥想象去感受黄河的波澜壮阔的气势。通过让学生观看波澜壮阔、奔腾不息、勇往直前的黄河影像,让学生感受到黄河那宏伟的气魄。在孩子们深情地朗诵中,学生心中充满着对母亲河的深情厚意。课结束时,我再次播放影像资料,让学生们再一次走进《黄河颂》,聆听这首歌曲,再一次来感受黄河的英雄气势。其次,我把教学重点放到了情感的朗读上。我始终认为如果学生能声情并茂的朗读诗歌对把握文章的思想主题是十分有利的。因为课标中也明确指出了情感朗读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为了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我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诵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地诵读实践中,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本课教学应以诵读为主,不宜过多讲解。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得以充分体现。在“热情的说”“尽情地读”“深情的品”的几个环节上,同学们表现比较踊跃,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在课堂上展示的一览无余。在观看完有关黄河的影像资料,学生有的说:“我看到了波澜壮阔的黄河。”有的说:“我看到了黄河金涛澎湃,我听到了黄河的咆哮声。”……课堂上,学生们听到了粗犷雄浑的音乐,看到了引人入胜的材料,谈论着自己的收获。
课堂容量大,课堂环节衔接紧密本节课,听歌、读诗、赏诗等容量很大,怎样能环环相扣呢?关键在于课堂环节的衔接,本节课的以“颂”为中心,以“颂”为主题,贯穿始终,使爱国之情、爱河之情洋溢在课堂的始末。自然而然达到德育和美育的目标。学生的情感能力得到了自主而全面的发展,朗朗的读书声,踊跃的举手声,勤于思考的智慧声,无不展示着同学们的智慧和才能,老师自然而然的也受到了感染,为之感动,一股爱国之情犹如清清的小溪流入心田,所以才有了激情澎湃,所以才有了洋洋洒洒,所以才有了呼之欲出。
不足之处:
但是教学中仍存在不足,这批学生都出生于九十年代,他们生活在和平与幸福之中,其中大多数生活在都市,生活优裕,没有遭遇过战争与离乱的痛苦。他们可能“少年不识愁滋味”。国破家亡的伤痛,保家卫国的激情要在他们心中产生共鸣,有一定难度。
对学生来说理解黄河的主题是有难度的,特别抗日战争的背景离我们毕竟久远了些。所以教学中如果设计一下有关本文抗日的背景简介会好些。由于时间有限,没有具体介绍。
以上都是我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改进的。。
人人都知道:迷人的彩虹出自大雨的洗礼,丰硕的果实来自辛勤的耕耘。我们在学习上要永不知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勇于面对挑战,才能不断跨越。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山东省 学校: 山东青州市郑母初级中学 姓名: 王雷
职称: 一级教师 电话: 13081652336 电子邮件:13081652336@163.com
通讯地址:山东青州市郑母初级中学
王雷,男,一级级教师,本科学历,1997年参加工作,现任教于青州市郑母初级中学,被评青州市教育先进工作者。积极进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