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原名马和,小字三宝,云南回族,年幼时被明军掳去,当了宦官。后随朱棣南下夺位有功,赐姓郑,被封为“三宝太监”。他从小听说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知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1371—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明代罗盘 大号宝船
长151.8米 宽61.6米郑和船队编形图
(1)时间: 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2)路线: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活动:满载丝绸、瓷器、茶叶及金银货币等物品,赠送礼品,发展友好关系;开展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刘家港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马六甲海峡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给当地统治者的友好书信和礼物,受到各国统治者与百姓的热情接待。
各国来华使节络绎不绝,渤泥、苏禄、满剌加等国的国王都亲自率领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国。苏禄王在归国途中病逝于山东德州,明成祖为其修建陵墓,以表哀思。相关史实 表明当地人民对郑和充满了爱戴和敬意;同时也说明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过这些地方;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地位: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天皇皇,地皇皇
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
我有戚爷会抵抗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故事是:戚继光抗倭 读歌谣:背景:明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中国沿海的“倭患”严重,危害极大。
2.主要人物:戚继光;
抗倭军队:“戚家军”。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明代杰出军事家,17岁承袭父职,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先后在东南沿海抗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其军队被称为“戚家军”。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戚 继 光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广军民合作,消灭了两地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相关史事 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协同作战,攻防两便,战斗力大为增强。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_的居住权。澳门局部放大图
明时期全图
(比例尺:二千一百万分之一)
葡萄牙殖民者何时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一、选择题
1.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写道:“明永乐三年到明宣德八年,郑和奉永乐皇帝之命七次出使西洋。”永乐皇帝指的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崇祯帝B2.右图中的“三宝庙”位于马来西亚,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访问马六甲而建。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B3.2018年是郑和下西洋613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的哪一时段( )BA B C D4.某电视台准备制作一期“纪念郑和下西洋,传承郑和精神”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到达( )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美洲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