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文言翻译得分率》优质课件(4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如何提高文言翻译得分率》优质课件(4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04 06:4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课前五分钟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窃谓管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译文: 管仲因罪被捕,从鲁国押往齐国。饥渴地在大道上走着,路过绮乌郡时向防守边疆的人乞求一点食物 ,防守边疆的人跪在地上非常恭敬地请他吃食物。因此私下里,这个防守的人对管仲说:“如果你有幸到了齐国而没被处死,还被齐国重用的话,你要怎么报答我呢?”管仲回答说:“假如真像你说的话,那么我任命贤能的人,使用有才能,评定(奖赏)有功劳的,我用什么报答你呢? ”这个防守的人因此怨恨管仲。
感言: 即使身处逆境,管仲仍可做到分清公事和私恩,坚持唯贤是举,唯才是用,不怕得罪人,难能可贵! 如何提高文言翻译得分率《考试说明》中的考点描述考点诠释 高中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传统的考查方法之一,它把对语言表达形式的考查与文意内容的考查两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因而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综合考查的有效手段。文言翻译分值达10分。 从以往高考语文卷得分情况分析来看,文言文翻译的得分率是最低的,翻译文言文不是能读懂文本就可以轻易做到的,因为心里明白不等于嘴上能够说出来,嘴上能说出来不等于笔下能够写出来,它还涉及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能力问题。错题集:1、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误译:使天下的肝脑屠毒,使天下百姓的子女离散,用来拓展我一个人的产业,也不曾认为是悲惨的事。正译:屠杀毒害天下人的性命,使天下的子女离散,来增加我一人的产业,竟然不觉得悲惨。2、病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 误译:自患病以来,我的身体就逐渐消瘦,亲人故友不给我施舍,每次都因为药石而被救。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家邦。误译:给寡妇用刑,强迫她嫁给兄弟,来防御国家。正译:自患病以来,我的身体就慢慢走向衰弱,亲人故友不遗弃我,每次用药石救治我正译:在妻子面前作榜样,再推广到兄弟,来治理好一家一国1、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误译:先生的恩德,让死人生吃肉骨头啊。2、顾后者不予继,乃独褰裳奋武,穷山之高而止焉。
误译:看见后面的人没有跟过来,于是独自脱掉衣裳苦练武功,一直练到最高境界才停止。
正译:回头看后面的人跟不上我了,就独自提起 衣裳奋步攀登,走到山的最高处才停下来。正译:先生的恩德,是让死人复活,让骨头长肉啊。一、误译文言实词 二、误译文言虚词 三、古今词义不对应 四、语言不合规范 (文白夹杂)五、不辨感彩六、误译原句语气七、误译语法关系  (被动句)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九、不懂文化常识十、不懂修辞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采薪之忧”是疾病的婉辞。译文: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项王按剑而跽)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 文言文翻译是多年来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考生在翻译文言文时,除遵守“信、达、雅”的翻译原则,还要掌握一些翻译技巧。1、字字有着落
2、以直译为主
3、意译为补充}——“信”—— “达”“雅”4、译准得分点(不得已而为之)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积累是基础,理解是本质。二、翻译方法点津 凡国名、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官职、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第一招: 留翻译下列句子: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 2.得楚和氏璧 。 译: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器物名人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与现代汉语义同3.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译: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告诉我:“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的把它当作珍宝一样收藏着,不要使它毁坏。 4.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译:第二年,秦国再次攻赵,杀死二万人。 朝代名数量词第二招:删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如:
“夫赵强而燕弱”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发语词)(句中停顿助词)(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如:
“夫赵强而燕弱”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为事物所拘束,而能够和世事转变 (自己的想法)。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删去发语词,删去助词,表提顿,删去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删去3.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译: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译:一个男子不耕作,(就)有人要挨饿 。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删去音节助词,删去第三招:换 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通假后的字……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 ① 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②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③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通假、活用)译: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响应他,都带者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着他。(名词作状语)(词类活用)译:已经为它们哭泣了三天,于是发誓要治疗他们…… 把五年作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使它们保全。 (为动用法,使动用法)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译:最终让上官大夫去在顷襄王前诋毁屈原 2.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译:其次被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而受辱 。 通“剃”词类活用,形作动3.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字字落实留删换第四招:调 把文言文句中特殊句式(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及其它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调整过来。 ①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②夫晋,何厌之有?译:有什么满足的?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④“甚矣,汝之不惠!”译:你的不聪明,太严重了!(你太愚笨了!)(定语后置)(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主谓倒装)译: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 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人们又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浑浊的外物的(玷污)呢? 5、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译:公子能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呢! 宾语前置主谓倒装句6.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 译: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样的百姓(那里)忍受怨恨。 介词结构后置句若……何:把……怎么样第五招:补即: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在省略句中,补出省略的成分:③竖子,不足与 谋。④今以钟磬置 水中。①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你)(鼓) (鼓)(之) (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于)1.公子闻之,往请,欲遗之,不肯受,曰:…… 译:公子听说了这个人,就派人去拜见,并想送给他一份厚礼。但是侯嬴不肯接受,说:……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3.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译: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面前编造谎言。省略谓语:赂省略主语:侯嬴省略兼语:之,他长郡考试卷(四) 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必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赵豫)离开松江时,老人孩子挽留(他的)车子,(要求“留下一只鞋来记住他留下的恩惠,后来把他的神位供奉在周忱祠,共享祭祀。( “去”“攀”“识”“配享”各1分,补出全句主语1分)
第六招:贯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当然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意译”。如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翻译下列句子: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译:误入污浊的官场,一离开就是三十年。(一)借喻的译法: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借喻:喻指边疆借喻:喻指污浊的官场翻译下列句子: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3.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译:沛公承受不住酒力,不能前来告辞。译: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杀害,赵国成了秦国的一个郡。2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六国论》 (二)借代的翻法: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借代:代指做官的人借代:代指赵国借代:代酒,可译为“酒力” 译:陈涉一起义,而秦王朝就灭亡了。 1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三)用典的译法:古人引用典故,在翻译时可灵活处理,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 用典:指陈涉起义事借代:代指秦王朝2.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译:品行正直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用典:指侮辱性的施舍 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 1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四)委婉的译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委婉:指地位尊贵人物的死翻译下列句子: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译: (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会(决)战。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委婉:发动战争 委婉:会(决)战 译:精通五经六艺。 1 .通五经,贯六艺 (五)互文的译法:互文又叫“互文见义”,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2.加以官贪吏虐 译:加上当官的和差役们都贪婪暴虐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译: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喜悦或者悲伤 。1.秦时明月汉时关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注:牛马走,像牛马一样的人。此处为作者自谦词,可意译为“鄙人”或“您的仆人”)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译:太史公、像牛马一般的仆役,司马迁拜了又拜说: 文从句顺调补贯文言翻译
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需要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1、正确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如“在郡多有出息”中 “出息” 就是关键词,它不是现代汉语的“有前途 ,有志气”的意思 ,而是文言文中的“产生利息、收益”的意思。2、充分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正确的语序应是“古之人不欺余也”。同时还应保持原
文语气,即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等。文言翻译
的方法3、看清上下文的意思和关系。认真领会原文,要把词放在句中去理解 ,把句放到篇中去理解 ,不要望文生义。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中“绝境”不能理解为现代汉语的 “没有出路” 、“无法生活” ,因为从全文看 ,那里是“世外桃源”,不会生活无着,“绝境”当是“与世隔绝的地方”的意思。4、一般词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
如“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其中
的“东西”、“南北”实际都是“到处”的意思,用意译就
比用直译好。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四个要点:
1.翻译以直译为主。
2.翻译要字字句句落实。
3.翻译要译出文言句中词语、句式的特点。
4.翻译甚至要求表达方式与原文一致。提高得分“一二三”:一、增强一个意识---采分点意识。1、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遵循两个原则: 三、牢记三个“重要”:
1、翻译方法很重要,增补调换删留在心间。
2、知识迁移很重要,立足教材温故而知新。
3、结合语境很重要,实在不行猜猜看。真题再现: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③纺:系①范氏富,盍已乎 ②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③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范家富贵,何不(为什么不)取消(停止)这门婚事(亲事)呢? 范献子把董叔抓来(捉来、逮住)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想要的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2分。“盍”1分,何不,为什么不 “已”1分,停止)(3分。“执”1分,捉住;省略句“执之”1分; “纺”1分,绑)? (3分。“欲”1分,想要;宾语前置“何请”1分,请求什么;句意1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大家一起试一试: ①曾子衣敝衣以耕。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③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作. 接受别人的东西,就会害怕得罪他,给予了别人东西就会盛气凌人。即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我,但是我能不畏惧吗? 先生不是向别人索求,而是人家主动送给你的,为什么不接受呢?2、句式:

文从句顺“补”(省略句、判断句)1、实词、虚词:
字字落实留: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仍有的词(注意古今异义)删: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
衬词、虚词换:单音节词、通假、活用等方法总结“调”(倒装句: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装、状语后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