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中考科学高频考点剖析 专题二十二 人体的免疫与传染病相关问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18】中考科学高频考点剖析 专题二十二 人体的免疫与传染病相关问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04 13:53:59

文档简介


专题二十二 人体的免疫与传染病相关问题
考点解析☆目标分解
b级目标:说明传染病的传播环节及预防措施;识别人体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抗原和抗体。21教育网
c级目标:健康生活与人体免疫及传染病的综合分析。
目标分解:
①人体免疫的相关问题辨析
②传染病的传播环节及预防措施
③人体健康与保健
考点剖析☆聚焦高频
考点一:人体免疫的相关问题辨析
1.(2017·宁波)水痘是一种春季多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常用接种水痘疫苗的方法来进行预防。接种的水痘疫苗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
A.?抗体,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B
【解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2·1·c·n·j·y
【解答】解: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接种的水痘疫苗属于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接种的水痘疫苗所属的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21·世纪*教育网
故选:B
2.(2017·台州)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科学家曾做过如下试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两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www.21-cn-jy.com
【资料二】水痘流行时,已经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或没有得过水痘的人则容易得水痘。 21*cnjy*com
(1)皮肤抵御链球菌入侵的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
(2)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看接种水痘疫苗属于________。
【答案】(1)非特异性或自然
(2)保护易感人群或保护易感者
【解析】人体免疫有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它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遗传特性,是人一生下来就具有。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1)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90%以上都被消灭是人体依靠自身免疫系统完成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或自然免疫;(2)预防传染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接种水痘应该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1)非特异性或自然;(2)保护易感人群或保护易感者。
3.用小鼠A、B做如图甲实验,图乙反映的是小鼠先后感染同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产生的情况,据此请回答如下问题:www-2-1-cnjy-com
(1)假设B鼠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注射S病原体,则B鼠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根据图中信息,对于某些预防接种有什么指导意义?________?理由是什么?________。
【答案】(1)死亡;注射疫苗的时间太短,B鼠体内还没有产生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会很快因感染而死亡。【出处:21教育名师】
(2)某些预防接种应进行两次或多次;因为从图中可知当动物再次受到抗原刺激之后的抗体,产生抗体和到达抗体水平高峰的时间比初次明显提前,而且抗体水平也明显提高,持续时间也增长
【解析】此题涉及的免疫应该是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B细胞是参与体液免疫的致敏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能与靶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即为抗体。从乙图可以发现此种免疫的一些特点。
【解答】(1)从乙图可以看出受感染后抗体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B鼠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注射S病原体,B鼠会死亡,从乙图给的信息可知注射疫苗后要一段时间后体内才会产生抗体,第二天就注射S病原体此时由于注射疫苗的时间太短,B鼠体内还没有产生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会很快因感染而死亡。(2)根据乙图中第一次感染后产生抗体的量和第二次感染产生抗体的量告诉我们,某些预防接种应进行两次或多次,理由是从图中可知当动物再次受到抗原刺激之后的抗体,产生抗体和到达抗体水平高峰的时间比初次明显提前,而且抗体水平也明显提高,持续时间也增长。
故答案为:(1)死亡;注射疫苗的时间太短,B鼠体内还没有产生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会很快因感染而死亡。(2)某些预防接种应进行两次或多次;因为从图中可知当动物再次受到抗原刺激之后的抗体,产生抗体和到达抗体水平高峰的时间比初次明显提前,而且抗体水平也明显提高,持续时间也增长。
考点二:传染病的传播环节及预防措施
1.(2017?温州)为了预防麻疹、风疹的流行,卫生部门与学校共同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保持教室清洁与通风???????????????????????????????????B.?要求饭前便后勤洗手
C.?注射麻疹、风疹疫苗???????????????????????????????????D.?要求发烧时及时就医
【答案】C
【解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解答】A、教室内保持清洁和开窗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错误;
B、勤洗手、勤换衣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错误;
C、注射麻疹、风疹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正确;
D、要求发烧时及时就医,属于控制传染源,故D错误。
故选C
2.(2013?杭州)2013年初,杭州等地发现了H7N9禽流感传染病例,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病毒,它能从禽类传染给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7N9禽流感病原体的细胞结构很简单,没有细胞核
B.?侵入人体的H7N9禽流感病原体属于抗原
C.?H7N9禽流感传染病是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而造成的疾病
D.?与H7N9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均属于传染源,必须进行隔离观察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与传染病的关系、传染病的特点、抗原等知识,分析解答.【来源:21cnj*y.co*m】
【解答】解:A、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H7N9禽流感病毒被称为病原体.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故A错误.
B、抗原是指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的基本能力是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免疫原性又称为抗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反应原性是指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所以,侵入人体的H7N9禽流感病原体属于抗原.故B正确.
C、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H7N9禽流感可以在禽间流传所以为传染病.而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故C错误.
D、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H7N9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不一定都是传染源.故D错误.
故选:B.
3.(2016?杭州)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当人胃部表皮细胞受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会分泌水解酶(FUCA2),催化水解糖蛋白氨链上的岩藻糖;幽门螺旋杆菌可以摄入胃部表皮细胞上岩藻糖的水解产物,获得生长的养分与能量,此外,幽门螺旋杆菌可能过饮食等途径传染给健康人,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幽门螺旋杆菌与霉菌在细胞结构上最本质的差异是________;
(2)FUCA2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的特点,若按同化作用的方式进行区分,幽门螺旋杆菌的营养方式属于________; 21·cn·jy·com
(3)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通过________方式繁殖后代,从生态学角度看,某患者胃部所有幽门螺旋杆菌可以作为一个________;
(4)聚餐时使用“公筷”有利于预防幽门螺旋杆菌传染,这种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属于________.
【答案】(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专一性、高效性;异养
(3)分裂;种群
(4)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1)细菌的都是单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分裂生殖;有些细菌在条件恶劣时能形成休眠体芽孢.(2)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孢子生殖.(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一是控制传染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真菌结构的异同点.
【解答】解:(1)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高效性等特点.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3)细菌通过分裂方式繁殖.从生态学角度看,某患者胃部所有幽门螺旋杆菌可以作为一种群.(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一是控制传染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易感人群,聚餐时使用“公筷”有利于预防幽门螺旋杆菌传染,这种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专一性、高效性;(3)分裂;种群;(4)切断传播途径
考点三:人体健康与保健
1.(2013?杭州)下列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抽血化验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动脉
B.?测量血压时,通常测得的是上臂静脉血管中血液的压强
C.?小脑病变时,可能会出现走路不稳、动作不协调的现象
D.?大量出汗时,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量减小
【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血管的结构功能、血压等知识,结合题意答题.
【解答】解:A、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不符合题意.
B、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通常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测量血压一般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不符合题意.21cnjy.com
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如果一个人走路摇晃,站立不稳,动作不协调,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小脑.符合题意.
D、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大量出汗时,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量不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15?绍兴)下列关于“禁毒”、“预防艾滋病”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吸食毒品对身体没有伤害,是一种时尚
B.?作为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拒绝不良诱惑
C.?艾滋病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我们要与艾滋病患者隔离
D.?静脉注射毒品没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答案】B
【解析】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 记忆力下降、免疫力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艾 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 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81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
【解答】A、毒品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A错误;
B、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B正确;
C、艾滋病病毒也不会通过空气、饮水、食品、以及未消费的餐具、衣服被褥、货币等物品而传染.一般也不必担心与艾滋病病人握手、轻吻或共用电话、马桶、桌椅等而被感染.所以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感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C错误;
D、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因此要拒接毒品,珍爱生命,D错误。
故答案为:B
3.(2016?台州)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本草纲目》中说牛奶有“返老还童”的功效,“奶茶”是否也具有类似的功效?
【查阅资料】食醋中的酸性物质会使蛋白质凝固和沉淀.
【实验步骤】
①在盛有100毫升某奶茶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食醋,充分搅拌后过滤、干燥,称量滤渣的质量.
②选取4种品牌的纯牛奶各100毫升,分别倒入4个烧杯,重复步骤①操作.
【数据记录】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样品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
(2)下列因素会对滤渣质量多少产生影响的是 ??????? .
A.?倒入食醋的量???????????????????B.?被测样品的体积???????????????????C.?烧杯的大小
(3)上述实验只能粗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准确检测的方法之一是:先对样品进行氮元素质量的测定,再根据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含量约16%,折算成蛋白质的质量,已知牛奶、奶茶中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那么,利用这种方法检测牛奶、奶茶中的蛋白质含量,其前提条件是________.
(4)据统计,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只及世界人均的1/3,而白酒的消费量却与牛奶相似,可见,提高健康饮食的意识势在必行,下列观点和做法合理的是 ?????????? .
A.?选择食品前,影响研读其标签?????????????????????B.?购买食品时,主要看口味
C.?食品价格越贵,对健康越有益?????????????????????D.?根据膳食平衡,选择食品.
【答案】(1)奶茶样品单一
(2)A,B
(3)奶茶中脂肪、糖类物质中不含有氮元素
(4)A,D
【解析】(1)根据从样品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奶茶样品单一进行解答;(2)根据所取食醋和样品的量的多少回影响生成沉淀的质量,而烧杯的大小不会造成对滤渣质量多少产生影响进行解答;(3)根据氮元素的含量求出蛋白质的含量,前提是奶茶中脂肪、糖类物质中不含有氮元素才能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进行解答;(4)根据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解答.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成分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解答】解:(1)从样品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奶茶样品单一;故填:奶茶样品单一;(2)所取食醋和样品的量的多少回影响生成沉淀的质量,而烧杯的大小不会造成对滤渣质量多少产生影响;故选:AB;(3)氮元素的含量求出蛋白质的含量,前提是奶茶中脂肪、糖类物质中不含有氮元素才能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故填:奶茶中脂肪、糖类物质中不含有氮元素;(4)A.选择食品前,影响研读其标签,观察是否安全,故A正确;
B.购买食品时,不能主要看口味,还应该关注其营养成分,故B错误;
C.食品价格越贵,不一定对健康越有益,故C错误;
D.根据膳食平衡,选择食品,要合理膳食,故D正确.
故选:AD.
考点过关☆专项突破
考点一:人体免疫的相关问题辨析
1.过敏反应又叫变态反应,指抗体被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下列有关过敏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过敏原是一类抗原???????????????????????????????????????????? ??B.?能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C.?花粉、牛奶、汽车排放的废气都可能成为过敏原??D.?过敏原是一类免疫球蛋白?
2.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特异性免疫一般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B.?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
C.?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D.?SARS病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
3.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病原体感染时,参与范围广,发挥作用快,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和预防疾病的主力军。在病毒、细菌等还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提高人体非特异性免疫是非常重要的。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干扰素抑制肝炎病毒???????????????????????????????????????????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皮肤防止细菌侵入人体???????????????????????????????????????D.?唾液中溶菌酶杀死细菌
4.(2017?杭州)呼吸道感染、皮肤烧伤等都容易发热,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反应。发热时,体内白细胞数量增多,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身体战胜疾病。但持续高烧是有危险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1)正常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时,体温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的________控制。
(2)皮肤烧伤易感染主要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________功能大幅度降低,病原体大量入侵体内。(选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或“人工免疫”)
(3)根据有关酶的知识,简述持续高烧带来的危害。________。
5.克拉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某些病菌引起的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1)由某些病菌引起的皮肤伤口感染也可以用克拉霉素治疗。皮肤是人体抵抗病原体侵人的第一道防线,具有________免疫的作用。(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2)当前,滥用抗生素现象比较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下列为几位同学关于使用抗生素的一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有______。(可多选)
A.?某次咳嗽时,服用一种抗生素后很快痊愈;如以后再咳嗽,坚持用这种抗生素
B.?咳嗽的致病原因有多种,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须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C.?为了避免浪费,咳嗽时应先服用以前用剩的抗生素,若无效再寻医就诊??????????
D.?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与用药量有关,为了早日痊愈,应尽量增加用药量
E.?即使某种抗生索的治疗效果较好,也不应长期使用,因为这样易使病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彩响自身健康
6.据报道英国癌症研究会通过临床试验证实:生物免疫治疗有望取代化疗成为抗 癌“新利器”.生物免疫治疗是给机体补充足够数量的免疫细胞和相关分子,它可以精确识 别狡猾的、善于伪装的癌细胞,帮助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发动攻击,提升人体免疫系统的自主抗癌能力.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报道中的“生物免疫疗法”属于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从而提高人体的________(填“免疫监视”或“自我稳定”)功能.
(2)癌细胞由于具有以下?????? 特征,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A.?细胞会不间断分裂??????????????????????????????????????B.?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C.?细胞核消失,失去遗传物质??????????????????????D.?细胞会转移,侵犯新的组织
考点二:传染病的传播环节及预防措施
1.(2013?义乌市)香港大学医学院5月24日在港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哺乳动物可通过飞沫传播H7N9禽流感病毒.这给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病毒有细胞结构,但不能独立生活
B.?卫生部门及时扑杀染病家禽,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C.?对禽类养殖场所进行严格消毒,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及时给未染病禽类注射相关药物,提高其免疫力,这属于保护易感者
2.我国每年死于肺结核的儿童居各类传染病之首。为加强防治,一旦发现肺结核患者应立即:①给患者打针、吃药、隔离治疗;②对患者的房间及用具消毒;③给接触患者的人进行预防注射。这些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C.?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D.?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人类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最佳、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版权所有:21教育】
(1)注射乙肝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 (可多选)。
A.?自然免疫?????????????B.?人工免疫?????????????C.?非特异性免疫????????????D.?特异性免疫
(2)在注射乙肝疫苗后,在B淋巴细胞的干预下,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具有记忆和识别功能的________。
4.(2017?绍兴)近年来,寨卡病毒在许多国家爆发和流行。寨卡病毒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科学家们正致力于新型疫苗研发,以有效地控制该传染病的流行。
(1)对疫区进行灭蚊是预防该传染病措施的________。
(2)人们可通过注射疫苗来提高对该病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同时也是在人和动物间高度传染的疾病,典型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7N7、H7N9等.若有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应将疫区内的禽类全部捕杀,并焚烧或掩埋;易感人群可以接种H7N9禽流感疫苗进行预防.
(1)资料中“将疫区内的禽类全部捕杀,并焚烧或掩埋”的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
(2)接种H7N9禽流感疫苗,可以提高人体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免疫,在免疫学上该疫苗相当于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
(3)某禽类养殖场在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前,已经给所有禽类接种过H5N1禽流感疫苗,你认为该养殖场的这种做法能否预防H7N9禽流感,为什么?________.
6.?“关爱生命,注重健康”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英文缩写为“HIV”)引起的,HIV感染然提后会逐步破坏免疫细胞,最终造成人体免疫功能缺陷.HIV侵入人体后,刺激人体产生HIV抗体,通过检测 血液汇总的HIV抗体,就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感染HIV.HIV传播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一般的接触交往或护理工作时不会传染 上艾滋病的. 21*cnjy*com
(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
(2)HIV侵入人体后,刺激人体产生HIV抗体,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
(3)在接受任何针刺皮肤的医疗操作时,要求使用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械.这在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上属于________?.
(4)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感到彷徨、压抑时,需要及时调节心理.下列属于积极健康的心理调节方式的有 ________?填代号).
A.要求父母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
B.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缓解压力?
C.在合适的场所大喊几声、大哭一场??
D.抽烟解闷、借酒消愁?
E.通宵上网玩游戏,转移注意力?
F.向朋友、父母、老师倾诉,寻得他们的帮助
7.(2016?台州)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疟疾是疟原虫侵犯红细胞而引起的血液传染病.人体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加速血液凝固????????????B.?抵抗入侵的病菌?????????????C.?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2)对疟疾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在防治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________.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斯德将狂犬的唾液注射到兔的体内,兔患狂犬病而死,他将死兔的脑和脊髓通过处理,弱化成疫苗,注射到正常狗的体内,狗获得了对该病的免疫力。后来,有一男孩被狂犬咬伤,不治必死,在狂犬病发病潜伏期内,巴斯德多次对其接种弱化病毒,男孩果然平安无事。
材料二: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它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同属于一类传染病,发病后几乎全部死亡。
材料三:今年元月27日,湖南浏阳某乡3岁幼女被恶狗咬伤,当日在诊所注射狂犬病疫苗,但仍于2月23日不幸死亡。专家分析,对创伤深广、严重者,除按要求注射狂犬疫苗外,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高效抗病毒血清一剂,才能有效防治。
(1)引起动物患狂犬病的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讲它属于________。
(2)巴斯德为发病前的男孩接种弱化病毒,从免疫的角度,弱化病毒疫苗属于________,男孩获得免疫力的方式是________。
(3)从免疫角度分析,材料三中所用的的抗病毒血清,与巴斯德给男孩接种的弱化病毒的不同是:________。
(4)现在,很多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近年来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如何防治狂犬病(提出至少二条具体措施)?
考点三:人体健康与保健
1.下列关于合理营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
B.?高血压患者应少吃盐,尽量少吃肥肉和荤油
C.?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要多吃鱼、肉,少吃水果、蔬菜
D.?素食和荤食要搭配着吃
2.(2014·嘉兴)教育部日前发布有关禁烟通知,要求“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吸烟”。“吸烟有害健康”,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实际生活中总是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如“某人抽烟很厉害,但身体却很好”。其实要证明抽烟与健康之间有无关系,除了探寻背后的科学原理外,还可以让数据来说话,但这个数据不能限于个案,而应该来自充足的统计。对于说明抽烟与健康间的关系,下列统计数据没有价值的是( ? ? )
A.?在人群中,抽烟的人所占的比例?????????????????????????
B.?在抽烟的人群中,患某种相关疾病的比例
C.?在抽烟的人群中,没有患各种相关疾病的比例????
D.?在不抽烟的人群中,没有患各种相关疾病的比例
3.当遇到心情不好的情况时,应该通过某些方式来调节情绪,下列方式可行的是(??? )
①有意识地转移话题?
②向亲人或朋友倾诉甚至大哭一场?
③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
④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练书法等
⑤用甩枕头、打沙袋等方式宣泄内心的烦恼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4.平衡是人体保持健康的基本要求。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肥胖者常会得“脂肪肝”。这是因为摄入的能量长期超过能量的消耗量,多余血糖就会
转化为________储藏于肝脏,进而转变为脂肪附在肝脏上。
(2)有研究表明, Ⅱ型糖尿病与肥胖密切相关, 肥胖程度越严重,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几率越高。其原因是肥胖者血糖含量长期处于较高状态,人就需要分泌更多的________(填激素名称)来维持血糖处于正常水平,由于过度工作,使产生这一激素的器官功能渐渐衰竭,最终丧失功能。 2-1-c-n-j-y
(3)糖尿病现在还无根治办法,然而积极锻炼、“吃出健康”可以有效预防。下列有关青少年饮食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粗粮细粮,合理搭配;②适量食用鱼、核桃等健脑食品;③少吃蔬菜多吃肉;④饮食要定量;⑤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夜宵。
(4)血液常规检查是获取人的身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重要途径。 若一个人的血常规检查出“甘油三脂高、胆固醇高”即俗称的高血脂,则该人患________病的风险就很大。
5.如图所示是人进食后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
(1)正常人在进食后,由于大量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血糖________,但一般在2小时后又可恢复到正常范围。这是由于在________的调节下,使血糖处于?________状态。
(2)糖尿病患者在进食后,相应地血糖含量比正常人________?得多。原因是糖尿病患者________?分泌过________?,从而引起血糖浓度过________?,以致肾小管无法将________?全部吸收,于是________? 随尿液排出。
(3)糖尿病难以根治,一般控制病情的办法有:控制和调节?________?,适当锻炼,注射________? 。
6.癌症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1)如图是根据调查所获得的引起癌症的各项因素所占比例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最重要的预防癌症的措施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和________。
(2)癌症属于________ (填“非传染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
7.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①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8组。
②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
③饲养四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下表:
组别
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s)
第一次
第二次
A
90.22
83.53
B
32.40
20.25
(1)B组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________(填“A”或“B”)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
(3)受该实验的启发,请你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

专题二十二 人体的免疫与传染病相关问题
考点解析☆目标分解
b级目标:说明传染病的传播环节及预防措施;识别人体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抗原和抗体。21教育网
c级目标:健康生活与人体免疫及传染病的综合分析。
目标分解:
①人体免疫的相关问题辨析
②传染病的传播环节及预防措施
③人体健康与保健
考点剖析☆聚焦高频
考点一:人体免疫的相关问题辨析
1.(2017·宁波)水痘是一种春季多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常用接种水痘疫苗的方法来进行预防。接种的水痘疫苗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
A.?抗体,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B
【解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解答】解: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接种的水痘疫苗属于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接种的水痘疫苗所属的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
故选:B
2.(2017·台州)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科学家曾做过如下试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两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资料二】水痘流行时,已经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或没有得过水痘的人则容易得水痘。
(1)皮肤抵御链球菌入侵的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
(2)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看接种水痘疫苗属于________。
【答案】(1)非特异性或自然
(2)保护易感人群或保护易感者
【解析】人体免疫有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它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遗传特性,是人一生下来就具有。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1)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90%以上都被消灭是人体依靠自身免疫系统完成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或自然免疫;(2)预防传染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接种水痘应该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1)非特异性或自然;(2)保护易感人群或保护易感者。
3.用小鼠A、B做如图甲实验,图乙反映的是小鼠先后感染同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产生的情况,据此请回答如下问题:
(1)假设B鼠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注射S病原体,则B鼠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根据图中信息,对于某些预防接种有什么指导意义?________?理由是什么?________。
【答案】(1)死亡;注射疫苗的时间太短,B鼠体内还没有产生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会很快因感染而死亡。
(2)某些预防接种应进行两次或多次;因为从图中可知当动物再次受到抗原刺激之后的抗体,产生抗体和到达抗体水平高峰的时间比初次明显提前,而且抗体水平也明显提高,持续时间也增长
【解析】此题涉及的免疫应该是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B细胞是参与体液免疫的致敏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能与靶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即为抗体。从乙图可以发现此种免疫的一些特点。
【解答】(1)从乙图可以看出受感染后抗体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B鼠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注射S病原体,B鼠会死亡,从乙图给的信息可知注射疫苗后要一段时间后体内才会产生抗体,第二天就注射S病原体此时由于注射疫苗的时间太短,B鼠体内还没有产生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会很快因感染而死亡。(2)根据乙图中第一次感染后产生抗体的量和第二次感染产生抗体的量告诉我们,某些预防接种应进行两次或多次,理由是从图中可知当动物再次受到抗原刺激之后的抗体,产生抗体和到达抗体水平高峰的时间比初次明显提前,而且抗体水平也明显提高,持续时间也增长。
故答案为:(1)死亡;注射疫苗的时间太短,B鼠体内还没有产生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会很快因感染而死亡。(2)某些预防接种应进行两次或多次;因为从图中可知当动物再次受到抗原刺激之后的抗体,产生抗体和到达抗体水平高峰的时间比初次明显提前,而且抗体水平也明显提高,持续时间也增长。
考点二:传染病的传播环节及预防措施
1.(2017?温州)为了预防麻疹、风疹的流行,卫生部门与学校共同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保持教室清洁与通风???????????????????????????????????B.?要求饭前便后勤洗手
C.?注射麻疹、风疹疫苗???????????????????????????????????D.?要求发烧时及时就医
【答案】C
【解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解答】A、教室内保持清洁和开窗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错误;
B、勤洗手、勤换衣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错误;
C、注射麻疹、风疹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正确;
D、要求发烧时及时就医,属于控制传染源,故D错误。
故选C
2.(2013?杭州)2013年初,杭州等地发现了H7N9禽流感传染病例,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病毒,它能从禽类传染给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7N9禽流感病原体的细胞结构很简单,没有细胞核
B.?侵入人体的H7N9禽流感病原体属于抗原
C.?H7N9禽流感传染病是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而造成的疾病
D.?与H7N9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均属于传染源,必须进行隔离观察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与传染病的关系、传染病的特点、抗原等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解:A、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H7N9禽流感病毒被称为病原体.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故A错误.
B、抗原是指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的基本能力是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免疫原性又称为抗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反应原性是指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所以,侵入人体的H7N9禽流感病原体属于抗原.故B正确.
C、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H7N9禽流感可以在禽间流传所以为传染病.而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故C错误.
D、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H7N9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不一定都是传染源.故D错误.
故选:B.
3.(2016?杭州)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当人胃部表皮细胞受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会分泌水解酶(FUCA2),催化水解糖蛋白氨链上的岩藻糖;幽门螺旋杆菌可以摄入胃部表皮细胞上岩藻糖的水解产物,获得生长的养分与能量,此外,幽门螺旋杆菌可能过饮食等途径传染给健康人,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幽门螺旋杆菌与霉菌在细胞结构上最本质的差异是________;
(2)FUCA2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的特点,若按同化作用的方式进行区分,幽门螺旋杆菌的营养方式属于________;
(3)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通过________方式繁殖后代,从生态学角度看,某患者胃部所有幽门螺旋杆菌可以作为一个________;
(4)聚餐时使用“公筷”有利于预防幽门螺旋杆菌传染,这种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属于________.
【答案】(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专一性、高效性;异养
(3)分裂;种群
(4)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1)细菌的都是单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分裂生殖;有些细菌在条件恶劣时能形成休眠体芽孢.(2)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孢子生殖.(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一是控制传染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真菌结构的异同点.
【解答】解:(1)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高效性等特点.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3)细菌通过分裂方式繁殖.从生态学角度看,某患者胃部所有幽门螺旋杆菌可以作为一种群.(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一是控制传染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易感人群,聚餐时使用“公筷”有利于预防幽门螺旋杆菌传染,这种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专一性、高效性;(3)分裂;种群;(4)切断传播途径
考点三:人体健康与保健
1.(2013?杭州)下列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抽血化验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动脉
B.?测量血压时,通常测得的是上臂静脉血管中血液的压强
C.?小脑病变时,可能会出现走路不稳、动作不协调的现象
D.?大量出汗时,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量减小
【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血管的结构功能、血压等知识,结合题意答题.
【解答】解:A、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不符合题意.
B、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通常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测量血压一般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不符合题意.
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如果一个人走路摇晃,站立不稳,动作不协调,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小脑.符合题意.
D、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大量出汗时,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量不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15?绍兴)下列关于“禁毒”、“预防艾滋病”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吸食毒品对身体没有伤害,是一种时尚
B.?作为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拒绝不良诱惑
C.?艾滋病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我们要与艾滋病患者隔离
D.?静脉注射毒品没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答案】B
【解析】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 记忆力下降、免疫力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艾 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 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81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
【解答】A、毒品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A错误;
B、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B正确;
C、艾滋病病毒也不会通过空气、饮水、食品、以及未消费的餐具、衣服被褥、货币等物品而传染.一般也不必担心与艾滋病病人握手、轻吻或共用电话、马桶、桌椅等而被感染.所以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感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C错误;
D、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因此要拒接毒品,珍爱生命,D错误。
故答案为:B
3.(2016?台州)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本草纲目》中说牛奶有“返老还童”的功效,“奶茶”是否也具有类似的功效?
【查阅资料】食醋中的酸性物质会使蛋白质凝固和沉淀.
【实验步骤】
①在盛有100毫升某奶茶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食醋,充分搅拌后过滤、干燥,称量滤渣的质量.
②选取4种品牌的纯牛奶各100毫升,分别倒入4个烧杯,重复步骤①操作.
【数据记录】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样品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
(2)下列因素会对滤渣质量多少产生影响的是 ??????? .
A.?倒入食醋的量???????????????????B.?被测样品的体积???????????????????C.?烧杯的大小
(3)上述实验只能粗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准确检测的方法之一是:先对样品进行氮元素质量的测定,再根据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含量约16%,折算成蛋白质的质量,已知牛奶、奶茶中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那么,利用这种方法检测牛奶、奶茶中的蛋白质含量,其前提条件是________.
(4)据统计,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只及世界人均的1/3,而白酒的消费量却与牛奶相似,可见,提高健康饮食的意识势在必行,下列观点和做法合理的是 ?????????? .
A.?选择食品前,影响研读其标签?????????????????????B.?购买食品时,主要看口味
C.?食品价格越贵,对健康越有益?????????????????????D.?根据膳食平衡,选择食品.
【答案】(1)奶茶样品单一
(2)A,B
(3)奶茶中脂肪、糖类物质中不含有氮元素
(4)A,D
【解析】(1)根据从样品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奶茶样品单一进行解答;(2)根据所取食醋和样品的量的多少回影响生成沉淀的质量,而烧杯的大小不会造成对滤渣质量多少产生影响进行解答;(3)根据氮元素的含量求出蛋白质的含量,前提是奶茶中脂肪、糖类物质中不含有氮元素才能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进行解答;(4)根据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解答.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成分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21·cn·jy·com
【解答】解:(1)从样品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奶茶样品单一;故填:奶茶样品单一;(2)所取食醋和样品的量的多少回影响生成沉淀的质量,而烧杯的大小不会造成对滤渣质量多少产生影响;故选:AB;(3)氮元素的含量求出蛋白质的含量,前提是奶茶中脂肪、糖类物质中不含有氮元素才能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故填:奶茶中脂肪、糖类物质中不含有氮元素;(4)A.选择食品前,影响研读其标签,观察是否安全,故A正确;21·世纪*教育网
B.购买食品时,不能主要看口味,还应该关注其营养成分,故B错误;
C.食品价格越贵,不一定对健康越有益,故C错误;
D.根据膳食平衡,选择食品,要合理膳食,故D正确.
故选:AD.
考点过关☆专项突破
考点一:人体免疫的相关问题辨析
1.过敏反应又叫变态反应,指抗体被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下列有关过敏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过敏原是一类抗原???????????????????????????????????????????? ??B.?能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C.?花粉、牛奶、汽车排放的废气都可能成为过敏原??D.?过敏原是一类免疫球蛋白?
【答案】D
【解析】过敏反应是由免疫系统对抗原(该抗原称为过敏原)的免疫反应造成的。进入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都称为抗原,如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等。当然,自身的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癌细胞。本题要注意区分抗原和抗体,抗体是一类免疫球蛋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答】过敏原是一类抗原,能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花粉、牛奶、汽车排放的废气都可能成为过敏原。进入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都称为抗原,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特异性免疫一般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B.?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
C.?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D.?SARS病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免疫的理解和认识。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解答】A.特异性免疫一般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计划免疫是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B不符合题意。2·1·c·n·j·y
C.免疫功能过强时,抗体或淋巴细胞会失去分辨“自我”和“非我”能力,把自身的某些细胞和组织当做入侵的抗原而攻击,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自身免疫病。C符合题意。
D.SARS病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病原体感染时,参与范围广,发挥作用快,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和预防疾病的主力军。在病毒、细菌等还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提高人体非特异性免疫是非常重要的。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干扰素抑制肝炎病毒???????????????????????????????????????????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皮肤防止细菌侵入人体???????????????????????????????????????D.?唾液中溶菌酶杀死细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解答】非特异性免疫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所以干扰素抑制肝炎病毒、皮肤防止细菌侵入人体、唾液中溶菌酶杀死细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类型。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属于特异性免疫。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可诱导免疫系统产生记忆细胞,以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
故答案为B.
4.(2017?杭州)呼吸道感染、皮肤烧伤等都容易发热,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反应。发热时,体内白细胞数量增多,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身体战胜疾病。但持续高烧是有危险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1)正常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时,体温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的________控制。
(2)皮肤烧伤易感染主要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________功能大幅度降低,病原体大量入侵体内。(选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或“人工免疫”)
(3)根据有关酶的知识,简述持续高烧带来的危害。________。
【答案】(1)37;体温调节中枢
(2)非特异性免疫
(3)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影。当人体体温过高,酶的活性会降低,影响人体正常代谢
【解析】(1)人的正常体温是37℃,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内;(2)人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和黏膜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他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有些组织和器官中含有的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特异性免疫是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共同组成的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共同完成的; (3)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www-2-1-cnjy-com
【解答】(1)人的正常体温是37℃,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内;
(2)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这种免疫能力是人一出生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为非特异性免疫,大面积烧伤致使皮肤受损,病人若护理不当,是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所以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
(3)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参与,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和高温都会抑制消化酶的活性;人体在发烧时,过高的体温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使进入体内的食物不能及时得到消化,因此持续高烧往往伴有消化不良。
故答案为:(1)37;体温调节中枢; (2)非特异性免疫; (3)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使进入体内的食物不能及时得到消化,因此持续高烧往往伴有消化不良。
5.克拉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某些病菌引起的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1)由某些病菌引起的皮肤伤口感染也可以用克拉霉素治疗。皮肤是人体抵抗病原体侵人的第一道防线,具有________免疫的作用。(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2)当前,滥用抗生素现象比较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下列为几位同学关于使用抗生素的一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有______。(可多选)
A.?某次咳嗽时,服用一种抗生素后很快痊愈;如以后再咳嗽,坚持用这种抗生素
B.?咳嗽的致病原因有多种,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须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C.?为了避免浪费,咳嗽时应先服用以前用剩的抗生素,若无效再寻医就诊??????????
D.?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与用药量有关,为了早日痊愈,应尽量增加用药量
E.?即使某种抗生索的治疗效果较好,也不应长期使用,因为这样易使病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彩响自身健康
【答案】(1)非特异性
(2)B,E
【解析】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理解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和特点。
【解答】(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其中第二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组成。皮肤是人体抵抗病原体侵人的第一道防线,具有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来源:21cnj*y.co*m】
(2)当前,滥用抗生素现象比较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其中合理的有咳嗽的致病原因很多种,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需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使某种抗生素的治疗小朵较好,也不应长期使用,因为这样易使病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彩响自身健康,BE正确。
故选BE
6.据报道英国癌症研究会通过临床试验证实:生物免疫治疗有望取代化疗成为抗 癌“新利器”.生物免疫治疗是给机体补充足够数量的免疫细胞和相关分子,它可以精确识 别狡猾的、善于伪装的癌细胞,帮助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发动攻击,提升人体免疫系统的自主抗癌能力.
(1)报道中的“生物免疫疗法”属于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从而提高人体的________(填“免疫监视”或“自我稳定”)功能.
(2)癌细胞由于具有以下?????? 特征,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A.?细胞会不间断分裂??????????????????????????????????????B.?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C.?细胞核消失,失去遗传物质??????????????????????D.?细胞会转移,侵犯新的组织
【答案】(1)特异性;免疫监视
(2)AD
【解析】(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3)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但免疫并不是总对人体有益的,如防御感染免疫功能过强会发生过敏反应,自身稳定的免疫功能过强容易得类风湿性疾病,当免疫监视的功能异常时有可能会发生肿瘤.(4)癌细胞的主要特点:一是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分裂,形成恶性肿瘤.二是癌细胞还可以侵入临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远处的其他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的转移.
【解答】解:(1)“生物免疫治疗是给机体补充足够数量的免疫细胞和相关分子”,免疫细胞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报道中的“生物免疫疗法”属于特异性(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监视(填“免疫监视”或“自我稳定”)功能.(2)癌细胞细胞会不间断分裂、癌细胞还会转移,侵犯新的组织,因此癌细胞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故选AD.
考点二:传染病的传播环节及预防措施
1.(2013?义乌市)香港大学医学院5月24日在港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哺乳动物可通过飞沫传播H7N9禽流感病毒.这给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2-1-c-n-j-y
A.?病毒有细胞结构,但不能独立生活
B.?卫生部门及时扑杀染病家禽,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C.?对禽类养殖场所进行严格消毒,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及时给未染病禽类注射相关药物,提高其免疫力,这属于保护易感者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病毒的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 www.21-cn-jy.com
【解答】解:A、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符合题意.
B、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是动物,卫生部门及时扑杀染病家禽,这属于控制传染源,不符合题意.
C、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对禽类养殖场所进行严格消毒,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符合题意.
D、保护易感人群指的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及时给未染病禽类注射相关药物,提高其免疫力,这属于保护易感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我国每年死于肺结核的儿童居各类传染病之首。为加强防治,一旦发现肺结核患者应立即:①给患者打针、吃药、隔离治疗;②对患者的房间及用具消毒;③给接触患者的人进行预防注射。这些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C.?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D.?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B
【解析】 (1)本题考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预防传染病有三个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是针对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实施的。因此首先应确定所属环节。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答】肺结核患者属于传染源,因此给患者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患者的房间及用具上可能沾有病原体,健康人接触后可能感染病原体,因此对患者房间和用具消毒属切断传播途径。接触患者的人属易感人群,针对这一环节的措施是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B
3.人类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最佳、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1)注射乙肝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 (可多选)。
A.?自然免疫?????????????B.?人工免疫?????????????C.?非特异性免疫????????????D.?特异性免疫
(2)在注射乙肝疫苗后,在B淋巴细胞的干预下,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具有记忆和识别功能的________。
【答案】(1)B,D
(2)记忆细胞
【解析】(1)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2)免疫系统对初次抗原刺激的信息可留下记忆,即淋巴细胞一部分成为效应细胞与入侵者作战并歼灭之,另一部分分化成为记忆细胞进入静止期,留待与再次与进入机体的相同抗原相遇时,会产生与其相应的抗体,避免第二次得相同的病。
【解答】(1)注射乙肝疫苗属于人工免疫,B选项正确。对乙肝的免疫是后天通过获得的,所以是特异性免疫,D选项正确;
(2)由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可知,在注射乙肝疫苗后,在B淋巴细胞的干预下,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具有记忆和识别功能的记忆细胞。
故答案为:(1)B、D;(2)记忆细胞
4.(2017?绍兴)近年来,寨卡病毒在许多国家爆发和流行。寨卡病毒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科学家们正致力于新型疫苗研发,以有效地控制该传染病的流行。
(1)对疫区进行灭蚊是预防该传染病措施的________。
(2)人们可通过注射疫苗来提高对该病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1)切断传播途径
(2)特异性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的相关内容。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灭蚊是预防该传染病措施的切断传播途径;
(2)注射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切断传播途径;(2)特异性。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同时也是在人和动物间高度传染的疾病,典型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7N7、H7N9等.若有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应将疫区内的禽类全部捕杀,并焚烧或掩埋;易感人群可以接种H7N9禽流感疫苗进行预防.
(1)资料中“将疫区内的禽类全部捕杀,并焚烧或掩埋”的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
(2)接种H7N9禽流感疫苗,可以提高人体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免疫,在免疫学上该疫苗相当于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
(3)某禽类养殖场在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前,已经给所有禽类接种过H5N1禽流感疫苗,你认为该养殖场的这种做法能否预防H7N9禽流感,为什么?________.
【答案】(1)控制传染源
(2)特异性;抗原
(3)不能,因为一种抗体只能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解析】(1)资料中“将疫区内的禽类全部捕杀,并焚烧或掩埋”的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2)“接种H7N9禽流感疫苗”,可以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H7N9禽流感的抗体,从而可以提高人体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 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相应病原体的抗体.因此“在免疫学上”该疫苗相当于抗原.(填“抗原”或“抗体”)
(3)“某禽类养殖场在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前,已经给所有禽类接种过H5N1禽流感疫苗”,体内产生的抗体只对H5N1禽流感病毒有免疫作用,对H7N9禽流感病毒无效,因此该养殖场的这种做法不能预防H7N9禽流感.因为一种抗体只能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故答案为:(1)控制传染源
(2)特异性(后天性);抗原
(3)不能,因为一种抗体只能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或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或专一性;一种疫苗只能预防特定的传染病;抗体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或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注:意思对即给分.疫苗可以抵抗、杀死或消灭抗原的表述不得分.)
【分析】(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版权所有:21教育】
(4)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5)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6.?“关爱生命,注重健康”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英文缩写为“HIV”)引起的,HIV感染然提后会逐步破坏免疫细胞,最终造成人体免疫功能缺陷.HIV侵入人体后,刺激人体产生HIV抗体,通过检测 血液汇总的HIV抗体,就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感染HIV.HIV传播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一般的接触交往或护理工作时不会传染 上艾滋病的.
(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
(2)HIV侵入人体后,刺激人体产生HIV抗体,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
(3)在接受任何针刺皮肤的医疗操作时,要求使用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械.这在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上属于________?.
(4)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感到彷徨、压抑时,需要及时调节心理.下列属于积极健康的心理调节方式的有 ________?填代号).
A.要求父母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 B.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缓解压力?
C.在合适的场所大喊几声、大哭一场?? D.抽烟解闷、借酒消愁?
E.通宵上网玩游戏,转移注意力? F.向朋友、父母、老师倾诉,寻得他们的帮助
【答案】(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特异性
(3)切断传播途径 
(4)B、C、F 
【解析】(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HIV”、“艾滋病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在接受任何针刺皮肤的医疗操作时,要求使用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械.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可见B、C、F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特异性;(3)切断传播途径;(4)B、C、F
【分析】(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肺特异性免疫.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生殖质量等.
7.(2016?台州)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疟疾是疟原虫侵犯红细胞而引起的血液传染病.人体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加速血液凝固????????????B.?抵抗入侵的病菌?????????????C.?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2)对疟疾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在防治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________.
【答案】(1)C
(2)控制传染源
【解析】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据此答题.
【解答】解:(1)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的功能,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故选C.(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对疟疾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在防治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出处:21教育名师】
故答案为:(1)C(2)控制传染源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斯德将狂犬的唾液注射到兔的体内,兔患狂犬病而死,他将死兔的脑和脊髓通过处理,弱化成疫苗,注射到正常狗的体内,狗获得了对该病的免疫力。后来,有一男孩被狂犬咬伤,不治必死,在狂犬病发病潜伏期内,巴斯德多次对其接种弱化病毒,男孩果然平安无事。
材料二: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它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同属于一类传染病,发病后几乎全部死亡。21*cnjy*com
材料三:今年元月27日,湖南浏阳某乡3岁幼女被恶狗咬伤,当日在诊所注射狂犬病疫苗,但仍于2月23日不幸死亡。专家分析,对创伤深广、严重者,除按要求注射狂犬疫苗外,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高效抗病毒血清一剂,才能有效防治。
(1)引起动物患狂犬病的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讲它属于________。
(2)巴斯德为发病前的男孩接种弱化病毒,从免疫的角度,弱化病毒疫苗属于________,男孩获得免疫力的方式是________。
(3)从免疫角度分析,材料三中所用的的抗病毒血清,与巴斯德给男孩接种的弱化病毒的不同是:________。
(4)现在,很多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近年来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如何防治狂犬病(提出至少二条具体措施)?
【答案】(1)病原体
(2)抗原;人工免疫
(3)抗病毒血清是抗体,而疫苗是抗原
(4)①为狗、猫等定期注射狂犬疫苗
②注意不要被猫、狗等咬伤或抓伤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传染病的知识和免疫的分类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等特点.+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是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指的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21*cnjy*com
【解答】(1)引起动物患狂犬病的狂犬病毒在传染病中称为病原体;
(2)巴斯德为发病前的男孩接种弱化病毒,从免疫的角度,弱化病毒疫苗属于抗原,男孩获得免疫力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
(3)从免疫角度分析,材料三中所用的抗病毒血清,与巴斯德给男孩接种的弱化病毒的不同是抗病毒血清是抗体。
(4)传染病能够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于如何防治狂犬病,可从破坏传染病的任何一个环节考虑。例如①为狗、猫等定期注射狂犬疫苗②注意不要被猫、狗等咬伤或抓伤。
故答案为:(1)病原体;(2)抗原;人工免疫;(3)抗病毒血清是抗体,而疫苗是抗原;(4)①为狗、猫等定期注射狂犬疫苗②注意不要被猫、狗等咬伤或抓伤。
考点三:人体健康与保健
1.下列关于合理营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
B.?高血压患者应少吃盐,尽量少吃肥肉和荤油
C.?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要多吃鱼、肉,少吃水果、蔬菜
D.?素食和荤食要搭配着吃
【答案】C
【解析】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解答】解:A、合理营养指的是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搭配比例要合理,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需要.因此,食物要多样化,不要挑食、偏食和暴饮暴食.故正确;
B、从平衡膳食宝塔来看,最顶层的是脂肪,每天摄入量最少,因此要少吃含脂肪多的肥肉和荤油,同时高血压患者还应少吃盐.故正确;
C、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大,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鱼、肉等,但要注意食物多样化,因为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同样需要含钙、磷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故不能少吃水果、蔬菜.故不正确;
D、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因此素食和荤食要搭配着吃.故正确.
故选C
2.(2014·嘉兴)教育部日前发布有关禁烟通知,要求“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吸烟”。“吸烟有害健康”,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实际生活中总是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如“某人抽烟很厉害,但身体却很好”。其实要证明抽烟与健康之间有无关系,除了探寻背后的科学原理外,还可以让数据来说话,但这个数据不能限于个案,而应该来自充足的统计。对于说明抽烟与健康间的关系,下列统计数据没有价值的是( ? ? )
A.?在人群中,抽烟的人所占的比例?????????????????????????
B.?在抽烟的人群中,患某种相关疾病的比例
C.?在抽烟的人群中,没有患各种相关疾病的比例????
D.?在不抽烟的人群中,没有患各种相关疾病的比例
【答案】A
【解析】根据统计数据的目的“证明抽烟与健康之间有无关系”逐一分析,作出判断。
【解答】统计实验数据的目的是“要证明抽烟与健康之间有无关系”,关键要围绕“抽烟”和“健康”两者之间有无关系,有何关系去寻找答案,包括抽烟的人患哪些疾病,不抽烟的人是否也患有这些疾病;抽烟的人与不抽烟的人患某种病的比例多大。
3.当遇到心情不好的情况时,应该通过某些方式来调节情绪,下列方式可行的是(??? )
①有意识地转移话题?
②向亲人或朋友倾诉甚至大哭一场?
③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
④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练书法等
⑤用甩枕头、打沙袋等方式宣泄内心的烦恼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调节情绪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据此答题。
【解答】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综上所述可以知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平衡是人体保持健康的基本要求。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肥胖者常会得“脂肪肝”。这是因为摄入的能量长期超过能量的消耗量,多余血糖就会
转化为________储藏于肝脏,进而转变为脂肪附在肝脏上。
(2)有研究表明, Ⅱ型糖尿病与肥胖密切相关, 肥胖程度越严重,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几率越高。其原因是肥胖者血糖含量长期处于较高状态,人就需要分泌更多的________(填激素名称)来维持血糖处于正常水平,由于过度工作,使产生这一激素的器官功能渐渐衰竭,最终丧失功能。
(3)糖尿病现在还无根治办法,然而积极锻炼、“吃出健康”可以有效预防。下列有关青少年饮食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粗粮细粮,合理搭配;②适量食用鱼、核桃等健脑食品;③少吃蔬菜多吃肉;④饮食要定量;⑤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夜宵。
(4)血液常规检查是获取人的身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重要途径。 若一个人的血常规检查出“甘油三脂高、胆固醇高”即俗称的高血脂,则该人患________病的风险就很大。
【答案】(1)糖元
(2)胰岛素
(3)①②④
(4)冠心病
【解析】此题考查注意合理营养、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胰岛素的作用的知识,据此答题。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是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是外分泌腺;因此胰腺既具有外分泌功能又具有内分泌功能。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胰岛素是由胰岛内的胰岛细胞分泌的,可以调节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胰岛素是蛋白质类物质,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药效,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解答】(1)胰腺既具有外分泌功能又具有内分泌功能,内胰岛素分泌血糖合成糖元;
(2)肥胖者血糖含量长期处于较高状态,人就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平衡;
(3)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因此,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青春期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因此青春期要保证营养全面合理,尤其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可见①②④正确;
(4)“甘油三脂高、胆固醇高”即俗称的高血脂,心脏负担增大,则患冠心病的概率增大;
故答案为:(1)糖元;(2)胰岛素;(3)①②④;(4)冠心病。
5.如图所示是人进食后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
(1)正常人在进食后,由于大量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血糖________,但一般在2小时后又可恢复到正常范围。这是由于在________的调节下,使血糖处于?________状态。
(2)糖尿病患者在进食后,相应地血糖含量比正常人________?得多。原因是糖尿病患者________?分泌过________?,从而引起血糖浓度过________?,以致肾小管无法将________?全部吸收,于是________? 随尿液排出。
(3)糖尿病难以根治,一般控制病情的办法有:控制和调节?________?,适当锻炼,注射________? 。
【答案】(1)含量升高?;胰岛素;下降 ?
(2)高??;胰岛素?;少?;高;葡萄糖?;葡萄糖?
(3)饮食?;胰岛素
【解析】糖类在人体的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使得血糖含量出现上升,此时,胰岛分泌胰岛素的量增加,来调节血糖,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从而使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
【解答】(1)正常人在进食后,大量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血糖含量升高,但在胰岛素的调节下,使血糖浓度降低,一般在2小时后可恢复到正常范围。
(2)由于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岛素过少,所以在进食后血糖含量比正常人高得多,以致肾小管无法将全部吸收葡萄糖,于是葡萄糖随尿液排出。
(3)糖尿病难以根治,一般控制病情的办法有:控制和调节,适当锻炼饮食,注射胰岛素。
故答案为:(1)含量升高 ;胰岛素;下降
(2)高 ?;胰岛素;少;高;葡萄糖 ;葡萄糖
(3)饮食 ;胰岛素
6.癌症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1)如图是根据调查所获得的引起癌症的各项因素所占比例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最重要的预防癌症的措施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和________。
(2)癌症属于________ (填“非传染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
【答案】(1)不吸烟 ?
(2)非传染性疾病
【解析】结合每种因素在圆形图中所占比例的多少来分析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1)从图中可知引起癌症的两大主因是吸烟和食物,因此不吸烟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预防癌症的两个重要措施。
【分析】(2)在种种致癌因素的影响下,细胞分裂会失去控制,细胞会连续不断地分裂,形成肿瘤,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所以是非传染性疾病。
故答案为:不吸烟? ;非传染性疾病
7.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21cnjy.com
①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8组。
②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
③饲养四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下表:
组别
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s)
第一次
第二次
A
90.22
83.53
B
32.40
20.25
(1)B组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________(填“A”或“B”)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
(3)受该实验的启发,请你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
【答案】(1)对照
(2)B
(3)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使生活有规律
【解析】(1)由资料可知,利用跟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所以A组是实验组,B组是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2)由表格资料分析可知,A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
(3)由资料可知,打破“生物钟”,作息不规律,影响记忆力,影响健康,因此我们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青少年,如:按时作息等。
【解答】(1)由资料可知,利用跟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所以A组是实验组,B组是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2)由表格资料分析可知,A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
(3)由资料可知,打破“生物钟”,作息不规律,影响记忆力,影响健康,因此我们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青少年,如:按时作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