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古诗二首·池上》说课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围绕“夏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童话《荷叶圆圆》《要下雨了》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夏天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美好。
古诗《池上》《小池》描绘了夏天的美景。
《古诗二首·池上》说课
目录
01
理论依据
02
教材分析
03
学情分析
04
教学目标
05
教学流程
理论依据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评价学生阅读古诗,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等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从目标到评价都清晰地表明,第一学段的古诗教学,应该重在积累、熏陶感悟(而非字字透彻地领会),重在让学生喜欢古诗,学习和运用阅读古诗的方法(结合课文插图,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诗意、发展思维和语言,在诵读识字识词、积累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教材分析
《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句大意是:夏日里,可爱的小娃撑着一条小船,瞒着大人悄悄去池中采摘莲蓬,采好后匆匆忙忙划了回来。可是,天真的小娃不懂得隐蔽自己的行踪,平铺着在水面上的浮萍被他的船儿冲开了一道长长的水线,暴露了他的秘密。诗人白居易寥寥数笔勾勒出小娃的顽皮与可爱,把夏日的情趣蕴藏其间。
教材分析
古诗配有一幅插图,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此时兴高采烈的小娃撑船进入画面,船旁绿绿的荷叶托起一朵朵粉嫩的莲花,船上载着刚刚摘下来的莲蓬。船尾的浮萍被划开,水面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让人的思绪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
学情分析
古诗因语言精炼跳跃,意蕴深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一年级学生阅历浅,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加之诗人生活阅历及创作背景与学生的言语经验、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水平存在一定距离,因此,第一学段的古诗教学,应注重乐学古诗、整体感悟,体验情感,以重点字词辐射全诗,以全景图贯穿全诗,以想象点激活全诗,避免过早强调抽象的“字字拆解”“透彻领会”,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影响学习古诗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识字能力逐渐增强,因此,可以让学生自主识字并正确地读诗句。之前,学生学习过几首古诗,在老师的引导下,已经能够初步结合图画、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初步体验情感,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因此,《池上》的学习可以更加放手让孩子自主阅读与感悟、交流。
教学目标
1. 认识“首、踪、迹、浮、萍”5个生字,正确书写“首、采”。
2.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3.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撑、偷、不解、踪迹、浮萍、一道开”等词语的意思,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中蕴藏的夏日的情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流程
配乐诵读,言情皆表
正确读诗,读中识字
关注图画,明确学法
感悟语言,体验情感
细观范字,认真书写
课外延伸,拓展诵读
正确读诗,读中识字
自由读
指名读
评读
齐读
分行读
分句读
整首读
读准字音、读出古诗的节奏。
(反复地朗读,在具体语境中巩固识字。)
看图学诗 是学生走近瑰丽古文化的金钥匙。在儿童字词识别有困难,阅读技巧缺乏的阶段,插图可以帮助儿童提取阅读需要的知识,整合阅读内容,由画入诗,以画解诗,由诗及画,诗画一体,是非常好的古诗教学策略。
关注图画,明确学法
撑
偷
白莲
不解
踪迹
浮萍
一道开
感悟语言,体验情感
品词悟趣 诗歌的语言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语言,更偏重于韵味和灵性,其中重要的字词堪称诗歌的眼睛,抓住这些字词,采用反复诵读、体验感悟等方法,感受和再现诗中描绘的形象,走入诗歌的情境之中,是非常好的古诗教学策略。
莲子
莲蓬
浮萍
踪迹
一道开
配乐诵读,言情皆表
读准字音——读出古诗的节奏——边读边了解诗意——带着自己对诗意的感悟有感情地读。(反复地朗读,在具体语境中巩固识字。熟读成诵;进一步整体把握诗意;提高诵读表现力。)
细观范字,认真书写
(会意。从爪从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本义: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字 义 组 词 语
1.头,脑袋: 昂首挺胸 回首往事
首尾相接 畏首畏尾
2.领导的人,带头的: 首领 首长
3.第一,最高的: 首都 首席
4. 最先,最早: 首次 首先
5.出头告发: 自首
6.量词,指诗和歌: 一首诗 一首歌
一首曲子
字 义 组 词 语
1. 摘取: 采花 采摘 采药
采果子 采蘑菇
2. 开采: 开采 采煤 采矿
3.选取,取: 采取 采用 采访
4.神采,神色,精神: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兴高采烈 无精打采
读一读,记一记。
踪 踪迹 行踪 跟踪 追踪 来去无踪 无影无踪
迹 足迹 字迹 事迹 奇迹 名胜古迹 蛛丝马迹
浮 浮力 沉浮 飘浮 浮躁 浮游生物 浮想联翩
萍 绿萍 浮萍 萍水相逢
课外延伸,拓展诵读
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
—— 《西洲曲》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 《清平乐·村居》
通过古诗教学,让学生喜欢学习古诗,能够结合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了解古诗大意、体验情感,识好字、学好词、写好字、读好古诗、多背古诗、发展思维与语言能力等,在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