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赢在中考】中考历史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 专题 :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分裂(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赢在中考】中考历史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 专题 :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分裂(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04 17:50:19

文档简介

【2018赢在中考】历史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
专题 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分裂
1. 第一次合作时期(1924—1927)
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国共两党开始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 年,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 曾担任政治部主任。作用: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打下基础。
北伐战争: 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的对象是 、 、 、。蒋介石任总司令,著名战役有 、 、 。21*cnjy*com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成果:创建了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 第二次合作合作时期(1936—1945)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 到西安调停。蒋介石被迫接受 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 、 。共产党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共产党敌后战场与蒋介石正面战场协同作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的胜利。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成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1. 第一次分裂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6)
1927年 、 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21·世纪*教育网
1927年 、 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创立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4年,蒋介石第五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蒋介石对红军围追堵截,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 第二次分裂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
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谈判,签订 。
全面内战: 年蒋介石对 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夏, ,揭开了反攻序幕。
战略大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解放军发动了 、 、 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1949年4月发起 ,23日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时期
关系
原因
影响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合作
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6)
分裂
蒋介石等叛变革命,镇压人民
导致大革命失败,形成十年内战的局面
抗日战争时期(1936-1945)
合作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取得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分裂
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
给全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形成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
历史上国共两党合合分分,你有什么感想?
面对今天台湾至今没有统一,你对今后国共两党有什么寄语?
在台湾,目前执政的是民进党。蔡英文、赖清德等人,他们依靠美日,挟洋自重,顽固坚持台独路线。请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谈谈对台湾前途的见解。
考点一:国共两党的合作
材料: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时期
时间
标志
战线
影响
原因
第一次合作
北伐战争
1924~1927
1924.1 国民党 “一大”的召开
革命统一战线
国共合作后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共同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反帝反封)
第一次分裂
土地革命
1927~1937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带来可乘之机
蒋介石等叛变。共产党建立根据地,武装反抗国民党
第二次合作
抗日战争
1937~1945
抗日统一战线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第二次分裂
解放战争
1946~1949
1946.6 撕毁“双十协定”
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
蒋介石实行独裁,发动内战
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领导了哪些国民革命运动?
(2)黄埔军校的创办有什么作用?
(3)北伐战争中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
(4)第一次合作失败原因是什么?
(5)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哪些战役?
(6)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7)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8)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
【解题思路】首先简单浏览材料,材料是对于国共两党的关系的总结,内容比较多。然后去看问题,几个问题都是围绕国共合作展开的,这就可以得出结论,本题是考国共两党合作的,这样就可以紧紧围绕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紧密联系教材来答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1)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首次合作正式形成,1924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建议下,孙中山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创办了黄埔军校,孙中山去世以后,国民党在广州创办国民政府,1926年国民政府组织北伐。(2)黄埔军校采用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注重培养学生革命精神,里面有许多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和北伐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3)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6年进行北伐,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给北洋军阀、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北伐军里面有大量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北伐战争矛头直指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是正义战争,是将革命推向全国。北伐战争中许多工厂工人罢工、支援前线,工农群众有力的支持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4)北伐军进入上海以后,蒋介石得到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买办的支持,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1927年共产党处于建党早期,追随国民党革命,没有建立自己军队,没有注重掌握领导权,缺乏斗争经验,最后合作失败(5)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七七事变后正式形成,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走上抗日战场。1937年取得平型关大捷的胜利,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部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1940年彭德怀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6)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结果(7)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谈感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8)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因此海峡两岸应该加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加强两岸人员往来等。 【答案】(1)创建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 (2)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和北伐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
(3)国共两党共同推动的北伐战争;战争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是正义战争;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等www.21-cn-jy.com
(4)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强大,共同绞杀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领导斗争经验。2·1·c·n·j·y
(5)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6)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7)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8)加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加强高层领导人的对话;加快大陆经济发展,缩小两岸的经济差距;加强两岸人员往来等。 www-2-1-cnjy-com
考点二:国共两党的分裂
材料分析
1.2016年11月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两岸关系又向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1936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出处:21教育名师】
材料二: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摘编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请回答: 【版权所有:21教育】
(1)1927年—1936年间,共产党进行了哪些革命活动?
(2)1927年—1936年间,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找到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3)从材料中可以知道,国共两党第一次分裂的危害是什么?
(4)第一次国共分裂时期,共产党召开的最重要的会议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回答:
(5)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为什么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6)毛泽东为什么去重庆谈判?
(7)重庆谈判达成什么结果?这个结果有没有贯彻执行?
第二次分裂,对中华民族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解题思路】首先仔细看材料,材料给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但具体问题会联系到教材上去。材料一给出1927~1936年间,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分裂时期。材料二直接告诉1946年以后,正是解放战争时期,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然后看问题,问题涉及到国共两党分裂时期共产党的革命活动、国共两党的关系及影响等。这样问题具体到教材上,做题时尽量用教材语言来答题。21·cn·jy·com
【解析】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但是在国民革命军里面有许多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他们决定起义。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为中国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828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起义的部队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会师后组建工农革命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后来毛泽东又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红军第五次发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图中在1935年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在毛泽东指挥下红军长征结束。国共两党十年内战为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然后日本一步步逼近华北。在民族危亡关头,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抗战结束后,人民渴望和平,但是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积极准备内战,想实行国民党一党专制。但是蒋介石的部队都在大后方,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1945年三次打电报给毛泽东,邀请毛泽东来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同时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去重庆谈判,与蒋介石签订了“会谈纪要”。当蒋介石准备好内战以后,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攻占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蒋介石败退到台湾,造成台湾至今没有统一。
【答案】(1)1927年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组建工农红军,进行长征,召开遵义会议、调停西安事变等。
(2)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给日本发动大规模战争以可乘之机。
(4)遵义会议。
(5)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
(6)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7)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8)造成台湾至今没有统一。
一、单选题
1.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重庆谈判
2.下列有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黄埔军校的建立 ②黄埔军校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是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 ③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目的是统一全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④某影片中出现了“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的镜头,这是再现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⑤第一次合作完全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⑤ B.③④ C.②④ D.②③⑤
3.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①五四运动 ②黄埔军校的建立 ③北伐战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7·贺州)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期学员645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这说明国民革命运动( )
A.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 B.军队由共产党组成 C.由国民党独立领导 D.国共两党合作破裂
5.毛泽东在给蔡元培的信中说:“……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与农工政策,行之于1925年至1927年之第一次大革命而有效,国共两党合作之时期,亦即国民党最革命之时期……。”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国共两党在以下哪些方面有过合作( )
A.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B.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C.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解放战争 D.辛亥革命、长征、抗日战争
6.“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应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
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B.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C.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7.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反抗。1927年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武装反抗包括(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北伐战争 ④战略大决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太行山上》、《血战台儿庄》、《狼牙山五壮士》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再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历程。这些影片取材的背景是( ) 21cnjy.com
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1.(2017·六盘水)有一首歌唱到:“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朝鲜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台儿庄大捷——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4.习近平主席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军队有( )
①国民革命军 ②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③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④中国人民解放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
A.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我眼中的延安——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C.中国社会转型的开端——鸦片战争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16.《大公报》记载:10月8日晚,张治中在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时说:“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统一、团结,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这次晚宴的背景是( ) 2-1-c-n-j-y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协定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形成
17.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文中有如下文字:“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在电文中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理由是( )
A.避免内战,共商大计 B.继续合作,惩罚日本 C.巨头聚首,发展友谊 D.明辨是非,打击共党
18.既参加了西安事变的和谈,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中共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挺 D.彭德怀
19.如果下列图片可以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你会把它确定为(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国共关系的变化 C.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0.下列历史材料反映的军队称号,出现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成功举行“习马会”,作为66年来两岸领导人之间的首次会面,“习马会”是两岸中国人持续努力的结果,这次会面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里程碑,奠定了未来两岸关系的新基础,向外界郑重宣布两岸要继续推动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翻开了两岸和平发展历史的新一页。下面请同学们回顾国共两党90多年的风雨历程。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材料一:由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有了革命军,我们的事业便会成功。 ——孙中山 材料二:观察下图 材料三: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引自红军一段歌谣 材料四: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任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哪位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所学校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2)材料一中,这所学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接下来哪一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 【来源:21cnj*y.co*m】
(3)材料二中,图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材料二中,这一事件的解决标志着什么?
(5)材料三中,列举南昌起义领导人。
(6)材料三中,“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7)材料四中的“第二年”指哪一年?
(8)材料四中的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指的是哪一事件?
(9)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 21教育网
2.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的演变,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二: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青年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国民族抗日全史》 材料三: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国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1)根据材料一,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合作发动了________。
(2)1936年为了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3)请写出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各一著名战例。
(4)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但是时机还不成熟,便玩弄和谈阴谋,这一和平谈判指的是________,国共双方签订了________。但是协议墨迹未干,蒋介石便悍然发动了内战。 21*cnjy*com
(5)国共两党分分合合20余载,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2018赢在中考】历史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
专题 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分裂
1. 第一次合作时期(1924—1927)
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国共两党开始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1924年,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周恩来曾担任政治部主任。作用: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打下基础。
北伐战争: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蒋介石任总司令,著名战役有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www.21-cn-jy.com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成果:创建了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 第二次合作合作时期(1936—1945)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共产党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共产党敌后战场与蒋介石正面战场协同作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的胜利。www-2-1-cnjy-com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成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1. 第一次分裂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6)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版权所有:21教育】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创立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4年,蒋介石第五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蒋介石对红军围追堵截,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1*cnjy*com
2. 第二次分裂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
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全面内战:1946年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反攻序幕。
战略大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1949年4月发起渡江战役,23日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时期
关系
原因
影响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合作
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6)
分裂
蒋介石等叛变革命,镇压人民
导致大革命失败,形成十年内战的局面
抗日战争时期(1936-1945)
合作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取得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分裂
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
给全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形成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
历史上国共两党合合分分,你有什么感想?
两党合作对中华民族有利,两党分裂对中华民族有害。
面对今天台湾至今没有统一,你对今后国共两党有什么寄语?
希望国共两党继续加强合作,促进交流,增进了解,共同反对台独势力,共同反对外部势力阻碍台湾回归,共同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21教育网
在台湾,目前执政的是民进党。蔡英文、赖清德等人,他们依靠美日,挟洋自重,顽固坚持台独路线。请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谈谈对台湾前途的见解。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台独”是一条死路,坚持“台独”终究会失败。
(3)民进党应该从历史上国共合作中得出正确结论,回到与共产党合作的道路上来。
(4)大陆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可以确保台湾会回归祖国。
考点一:国共两党的合作
材料: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时期
时间
标志
战线
影响
原因
第一次合作
北伐战争
1924~1927
1924.1 国民党 “一大”的召开
革命统一战线
国共合作后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共同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反帝反封)
第一次分裂
土地革命
1927~1937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带来可乘之机
蒋介石等叛变。共产党建立根据地,武装反抗国民党
第二次合作
抗日战争
1937~1945
抗日统一战线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第二次分裂
解放战争
1946~1949
1946.6 撕毁“双十协定”
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
蒋介石实行独裁,发动内战
(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领导了哪些国民革命运动?
(2)黄埔军校的创办有什么作用?
(3)北伐战争中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
(4)第一次合作失败原因是什么?
(5)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哪些战役?
(6)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7)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8)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
【解题思路】首先简单浏览材料,材料是对于国共两党的关系的总结,内容比较多。然后去看问题,几个问题都是围绕国共合作展开的,这就可以得出结论,本题是考国共两党合作的,这样就可以紧紧围绕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紧密联系教材来答题。2·1·c·n·j·y
【解析】(1)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首次合作正式形成,1924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建议下,孙中山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创办了黄埔军校,孙中山去世以后,国民党在广州创办国民政府,1926年国民政府组织北伐。(2)黄埔军校采用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注重培养学生革命精神,里面有许多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和北伐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3)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6年进行北伐,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给北洋军阀、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北伐军里面有大量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北伐战争矛头直指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是正义战争,是将革命推向全国。北伐战争中许多工厂工人罢工、支援前线,工农群众有力的支持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4)北伐军进入上海以后,蒋介石得到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买办的支持,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1927年共产党处于建党早期,追随国民党革命,没有建立自己军队,没有注重掌握领导权,缺乏斗争经验,最后合作失败(5)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七七事变后正式形成,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走上抗日战场。1937年取得平型关大捷的胜利,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部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1940年彭德怀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6)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结果(7)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谈感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8)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 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因此海峡两岸应该加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加强两岸人员往来等。 故答案为:(1)创建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 (2)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和北伐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
(3)国共两党共同推动的北伐战争;战争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是正义战争;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等21·世纪*教育网
(4)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强大,共同绞杀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领导斗争经验。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6)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7)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8)加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加强高层领导人的对话;加快大陆经济发展,缩小两岸的经济差距;加强两岸人员往来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适中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考点二:国共两党的分裂
材料分析
1.2016年11月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两岸关系又向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1936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2-1-c-n-j-y
材料二: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摘编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请回答:
(1)1927年—1936年间,共产党进行了哪些革命活动?
(2)1927年—1936年间,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找到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3)从材料中可以知道,国共两党第一次分裂的危害是什么?
(4)第一次国共分裂时期,共产党召开的最重要的会议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回答:
(5)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为什么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6)毛泽东为什么去重庆谈判?
(7)重庆谈判达成什么结果?这个结果有没有贯彻执行?
(8)第二次分裂,对中华民族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解题思路】首先仔细看材料,材料给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但具体问题会联系到教材上去。材料一给出1927~1936年间,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分裂时期。材料二直接告诉1946年以后,正是解放战争时期,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然后看问题,问题涉及到国共两党分裂时期共产党的革命活动、国共两党的关系及影响等。这样问题具体到教材上,做题时尽量用教材语言来答题。【来源:21cnj*y.co*m】
【解析】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但是在国民革命军里面有许多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他们决定起义。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为中国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828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起义的部队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会师后组建工农革命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后来毛泽东又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红军第五次发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图中在1935年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在毛泽东指挥下红军长征结束。国共两党十年内战为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然后日本一步步逼近华北。在民族危亡关头,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抗战结束后,人民渴望和平,但是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积极准备内战,想实行国民党一党专制。但是蒋介石的部队都在大后方,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1945年三次打电报给毛泽东,邀请毛泽东来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同时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去重庆谈判,与蒋介石签订了“会谈纪要”。当蒋介石准备好内战以后,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攻占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蒋介石败退到台湾,造成台湾至今没有统一。
故答案为:(1)1927年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组建工农红军,进行长征,召开遵义会议、调停西安事变等。
(2)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给日本发动大规模战争以可乘之机。
(4)遵义会议。
(5)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
(6)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7)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点评】本题考查国共两党分裂时期的要点,内容涉及到两次分裂时期,难度一般。
一、单选题
1.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重庆谈判
【答案】A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可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发生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他们共同领导了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歌曲中的历史。本题难度适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下列有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黄埔军校的建立 ②黄埔军校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是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 ③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目的是统一全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④某影片中出现了“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的镜头,这是再现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⑤第一次合作完全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A.①②⑤ B.③④ C.②④ D.②③⑤
【答案】C
【解析】从选项中看出这五个表述中,有两到三个选项是错误的。①的表述是错误的,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故首先排除A。③表述也是错的,因为国民政府北伐的目的并不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因为国民党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只会建立国民党一党专政,不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故③是错误的。故B、D均是错误的。应选C。⑤也是错误的。因为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完全”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准确掌握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有关事件。
3.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①五四运动 ②黄埔军校的建立 ③北伐战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建了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①五四运动,不符合题意; ②黄埔军校的建立,符合题意; ③北伐战争,符合题意;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合作的相关知识。抓住题干关键词“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是解题的关键,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建了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4.(2017·贺州)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期学员645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这说明国民革命运动( ) 【出处:21教育名师】
A.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 B.军队由共产党组成 C.由国民党独立领导 D.国共两党合作破裂
【答案】A
【解析】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黄埔军校是国民革命运动的产物,是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故选A。 【点评】本题以“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黄埔军校的相关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国民大革命的相关史实。
5.毛泽东在给蔡元培的信中说:“……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与农工政策,行之于1925年至1927年之第一次大革命而有效,国共两党合作之时期,亦即国民党最革命之时期……。”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国共两党在以下哪些方面有过合作( )
A.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B.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C.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解放战争 D.辛亥革命、长征、抗日战争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1911年爆发,那时中国共产党还未诞生,故AD不符合题意;解放战争是国共两党三年内战时期,故C不符合题意;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国共合作的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熟悉国共两党关系合作和分裂的几个重要历史事件,通过国共合作让我们认识到: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6.“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应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
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B.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C.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926年开始进行北伐战争,之后国民党占领了中国的绝大多数地方,说明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A项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是1916年,不符合题意。 B项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发生在30年代,不符合题意。 C项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对象为北洋军阀,到1927年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后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同张作霖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1928年6月张作霖离开北京,后发生皇姑屯事件,这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基本结束,符合题意。 D项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发生在30年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
7.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反抗。1927年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武装反抗包括(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北伐战争 ④战略大决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北伐战争1926年开始,战略大决战是1948年开始。①②符合题意。B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
8.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①《马关条约》签订 中华民国建立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南京解放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把台湾及附近岛屿割给日本,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退守台湾,造成了台湾第二次同祖国分离,①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台湾与大陆分离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有关知识。
9.《太行山上》、《血战台儿庄》、《狼牙山五壮士》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再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历程。这些影片取材的背景是( )
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题目中的教育影片的内容有太行山、台儿庄、狼牙山等涉及的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事件 ,所以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题干中有关键词“台儿庄”,由此联想到1938年李宗仁领导的台儿庄战役。
10.能体现中国军民团结抵御外侮的战役有( ) ①血染卢沟桥 ②台儿庄战役 ③渡江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1938年,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这次战役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③渡江战役是国共两党的内战,不能体现中国军民团结抵御外侮。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1.(2017·六盘水)有一首歌唱到:“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朝鲜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歌词中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取得的一次大捷。歌词既反映了正面战场也反映了敌后战场,所以它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全民族抗战时期。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抗日战争的有关内容。21cnjy.com
12.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①《马关条约》签订,割台湾给日本,这样台湾与大陆分离;②中华民国建立时,台湾还在日本殖民统治之下,这与台湾的分离与统一无关;③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④渡江战役胜利,国民党集团逃往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离。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台湾与大陆关系的演变这一主题,梳理清这一主线即可轻松得出答案: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了日本对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台湾光复;1949年,国民党集团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分离至今。21·cn·jy·com
1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台儿庄大捷——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A、B、C三项的正确说法应该是:七七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平型关大捷——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准确识记。
14.习近平主席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军队有(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国民革命军 ②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③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④中国人民解放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军出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故①不属于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军队,排除含有①的选项AB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领导的军队在不同时期的名称。学生还要掌握土地革命时期叫工农红军,抗美援朝的军队叫中国人民志愿军。
15.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
A.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我眼中的延安——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C.中国社会转型的开端——鸦片战争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内战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于是玩弄起真内战,假和平的手法,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经过斗争最终签署 了《双十协定》,但很快蒋介石就撕毁了《双十协定》,发动了内战。 A项的时间是1915年; B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C项是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6.《大公报》记载:10月8日晚,张治中在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时说:“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统一、团结,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这次晚宴的背景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协定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形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0月8日”和信息“我们已经一致了,和平、民主、统一、团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1945年10月重庆谈判达成的和平建国的协定的时候召开的晚宴。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7.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文中有如下文字:“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在电文中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理由是( )
A.避免内战,共商大计 B.继续合作,惩罚日本 C.巨头聚首,发展友谊 D.明辨是非,打击共党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 月11 日,为垄断接受日本投降的权利,抢夺抗战胜利果实, 蒋介石紧急命令国民党军队“积极推进,勿稍松懈”;同时却命令八路军“原地驻防待命”,不许向敌人收缴枪械。国民党这一行径,遭到全国人民尤其是解放区军民的强烈反对,它要立即发动大规模的内战又面临着种种困难,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为了显示他的“和平”诚意,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共同商讨“国家大计”,解决“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8.既参加了西安事变的和谈,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中共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挺 D.彭德怀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的西安事变,中共派去的代表是周恩来,1945年,为了尽最大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和周恩来奔赴重庆,进行谈判,由此可见,既参加了西安事变的和谈,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中共领导人是周恩来,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周恩来。
19.如果下列图片可以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你会把它确定为(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国共关系的变化 C.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成就;图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国共进入对峙时期;图三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为争取和平建国,国共之间的谈判;图四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共之间的战略决战。四个图片反映的都是关于国共两党的关系。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20.下列历史材料反映的军队称号,出现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井冈山会师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自己的第一支军队叫做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到1945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的军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成功举行“习马会”,作为66年来两岸领导人之间的首次会面,“习马会”是两岸中国人持续努力的结果,这次会面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里程碑,奠定了未来两岸关系的新基础,向外界郑重宣布两岸要继续推动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翻开了两岸和平发展历史的新一页。下面请同学们回顾国共两党90多年的风雨历程。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材料一:由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有了革命军,我们的事业便会成功。 ——孙中山 材料二:观察下图 材料三: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引自红军一段歌谣 材料四: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任务》 请回答: 21*cnjy*com
(1)材料一中,哪位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所学校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2)材料一中,这所学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接下来哪一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
(3)材料二中,图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材料二中,这一事件的解决标志着什么?
(5)材料三中,列举南昌起义领导人。
(6)材料三中,“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7)材料四中的“第二年”指哪一年?
(8)材料四中的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指的是哪一事件?
(9)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
【答案】(1)周恩来。 (2)北伐战争 (3)西安事变 (4)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5)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答出任意三个即可给分) (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7)1947年。 (8)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9)和则两利,分则两伤。加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加强高层领导人的对话;加快大陆经济发展,缩小两岸的经济差距;加强两岸人员往来等。
【解析】⑴根据材料中的孙中山可知孙中山时期创办的学校是黄埔军校,周恩来曾经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为黄埔军校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⑵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和政治人才。 ⑶根据图片可知这是指的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其目的是为了逼蒋抗日。 ⑷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的基本结束,国共第二次和做初步形成。 ⑸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其领导人有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南昌起义标志着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指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后,住的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军队,自此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⑺根据材料中的“解放战争第二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946年,所以第二年指的是1947年。 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直插国民党的心脏,把国民党通知中心南京和武汉暴露在中国共产党的面前,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揭开了共产党战略反攻的序幕。 ⑼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自历史上有过两次合作,两次分裂,通过这个过程我们认识到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今天我们要加强海峡两岸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加强高层领导人的对话;加快大陆经济发展,缩小两岸的经济差距;加强两岸人员往来等等,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学生要耐心仔细的审题,本题难度适中。
2.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的演变,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二: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青年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国民族抗日全史》 材料三: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国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1)根据材料一,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合作发动了________。
(2)1936年为了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3)请写出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各一著名战例。
(4)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但是时机还不成熟,便玩弄和谈阴谋,这一和平谈判指的是________,国共双方签订了________。但是协议墨迹未干,蒋介石便悍然发动了内战。
(5)国共两党分分合合20余载,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1)北伐 (2)西安事变。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4)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5)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解析】⑴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合作发动了北伐。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1926年,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合作发动了北伐。 ⑵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国民族不怕牺牲,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如,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也有著名的战役,如,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⑷依据所学知识抗战,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他接连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因此,题干中空白处依次填写: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⑸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国共两党分分合合20余载,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点评】本题考查国民党和共产党历史上的分裂与合作的有关知识。本题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要认识到: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