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四月预测押题精选
(二)(全国Ⅲ卷适用)第1卷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 亚里士多德说:“大家认为只有在平民政体中才可以享有自由,自由的要领之一为人人轮番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另外一个要领为人生应任情而行,各如所愿,人人应不受任何人的统治,只是这样的自由事实上不能得到,遂有轮番为统治和被统治的政治。”
这主要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下(?? )
A.平民政体妨碍民众享有自由B.轮番而治是平民政治的理想途径C.人们在平民政体中真正享有自由D.平民政体中人人应不受他人统治21教育网
2.?? 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
作者旨在说明(?? )
A.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B.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C.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D.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 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 ?)
A.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B.科举制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C.科举制促进了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D.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
4.??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
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2·1·c·n·j·y
5.?? 魏源撰《道光洋舰征抚记》认为,林则徐在广东防备严密,英军无隙可乘,遂北犯定海。当代史学家茅海建在研究中英两国军事实力、军事行动后,认为“英军有着制胜的武力,绝非害怕林的武备”。
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时人记载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B.历史原因的探讨很难有定论C.历史研究应基于史料客观考证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6.?? 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
这一趋势(?? )
A.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B.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7.???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有出自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朝末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的内容。
这说明(???)
A.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B.东西方的科技特点趋于一致C.东西方文明的交流D.中国科技推动了世界近代化
8.下表是《汉书》中对当时医学发展状况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当时(?? )
史? 料
出处
汉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已有“本草待诏”的职位
《汉书·郊祀志》
元始五年(公元5年)曾“征求……本草等教授者来京师”
《汉书·平帝纪》
楼护少年时候“诵读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
《汉书·楼护传》
A.儒家经典为医学提供知识基础B.《伤寒杂病论》的成书条件成熟C.政府设有专门机构研究药物学D.民间钻研医术的氛围非常浓厚www.21-cn-jy.com
9.?? 从1937年9月到1938年10月,华北八路军与敌人战斗一千五百余次,毙敌五万多人,牵制敌人兵力三十万以上。八路军迅速发展到十五万多人,新四军发展到二万五千人。
这说明(?? )
A.全面抗战路线取得重大成果B.华北侵华日军遭受空前重创C.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日的主力D.国共合作推动相持阶段到来【版权所有:21教育】
10.?? 英国工党成立后于1918年颁布了以公有制条款为标志的党章,鲜明地区别于其他政党。1945年大选胜利后,开始了国有化实践。在党内部分人士的长期推动下,1995年修改党章,用“公共服务”代替了公有制条款。1997年布莱尔领导工党获得大选获胜,随后13年连任。
这反映了(?? )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B.资产阶级政党的务实和局限C.政府提倡自由放任经济政策D.两极格局瓦解产生重大影响
11.?? 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但1990年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由俄罗斯教育部审查认定、国家历史学会编写的新版历史教科书对此评述为:“苏联民众对此的反映却是敌对的、冷淡的。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却在庆祝戈尔巴乔夫对‘冷战’和平演变的巨大贡献。”www-2-1-cnjy-com
对此评述理解正确的是(?? )
A.苏联解体主要由于西方和平演变B.苏联改革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C.俄罗斯重视国家的意识形态导向D.历史教科书具有社会教育功能
12.??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社会结构变化时提出了“伞式社会”和“蜂窝式社会”。“伞式社会”即政府与企业之间构成了“父爱式庇护”、“亲戚式庇护”和“朋友式庇护”的“伞式”关系。“蜂窝式社会”即每个平民百姓都像辛勤的蜜蜂那样,通过个人或家庭的努力,编织自己的关系网络,构筑属于自己的蜂窝。
导致由“伞式社会”到“蜂窝式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加强???????????????B.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C.政府监管职能的削弱????????????????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评卷人
得分
二、材料题
13.?? 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两种观点:第一种,是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第二种,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淡化改革开放具有的革命性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放以前30年比改革开放以后30年好。 21·cn·jy·com
请选择上述两种观点中的一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论。(要求史论结合,推理严谨,表述准确。)
1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法西斯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与新航路开辟以来的西方殖民主义所实施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一脉相承,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及背景,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政治、民族等矛盾和问题激化裂变,成为法西斯反动政权的重要理论资源和行动纲领,挂制了社会主要舆论。
—摘摘自马俊毅《论二战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
?? 材料二 “民族主义”,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民族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战争有不解之缘。一方面,它不仅可以成为加强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为弱小民族争取独立和主权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由于民族主义自身的狭隘性和排他性,往往客易把本民族利益建立在践踏或损害别族利益之上,导致扩张性的冲突或战争,成为强大民族征服与掠夺的理论指导
—摘偏自王云飞《20世纪的民族主义与战争及恐怖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中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形成的“特定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主义的双重含义。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 中国专利制度萌芽于晚清时期。洋务派将西方专利移入中国,为防止“他人争衡”而加以歪曲,形成一种封建垄断特权,即洋务企业10年专利权(以政治特权为后盾,保护、扶持官督商办企业的权利)。有学者认为:“从20世纪之前中国所有现存的、表明国家努力提供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实例看来,其目的完全是为了维护皇权。官方的保护只是稍带而肤浅地触及对个人或并非对国家的实体的财产利益的创造或维护,或是涉及对作者地位或发明创造性的褒扬(封建统治者通过赐匾封官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法律来保护私权而更好地激励发明创造)。”
——摘编自徐海燕《中国近代专利制度萌芽的过程》
?? 材料二
?? 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新技术成为有效的竞争手段,资本家纷纷要求以国家法律形式确认发明的私有财产地位。同时,英国政府把专利制度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大大促进了专利授予的规范化,制度化。英国议会于 1623 年制定了《垄断法》,废除了过去封建特权制度,同时建立起对真正的发明予以专利保护的制度。该法规定:授予专利的发明必须具有新颖性;专利权有效期14年。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进一步完善专利制度。《1852年专利法修正案》颁布,要求发明人必须充分陈述发明内容并予以公布,以此作为取得专利的条件。这样,专利制度就以资产阶级合同的形式反映出来了,专利说明书也出现了。这样,一套完整的申请、审查、授权、保护专利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摘编自吴洪玲《英国专利制度的确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英两国专利制度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专利制度各自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意义。
16.[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宋末年,在与西夏接壤的陕西四路和河东路西部地区,编组少数民族的部族兵,称为“番兵”。北宋初期,酆延路金明县(夸陕西安塞北)李士彬家族世代任北宋的番兵首领,抗御西夏,康定元年(1040年)为西夏所袭杀。次年,王尧臣提出重组番兵后,番兵成为宋军的主要兵种之一。陕西四路的番兵,分为番兵与强人,番兵使用官马;而强人使用自备马,称为壮马。治平二年(1065年)时,番兵集中在酆延路,计1.4万多人;四路强人计91万多人,两者合计10万多人。各路番兵都以部族为基础编排。按部族大小,大首领为都军主,作为各级番兵长官。立功后另授刺史、诸卫将军,及诸司使、副使和承制至殿侍(大小使臣)衔。
——摘编自《宋代军事制度》
1.根据材料,说明宋朝西北番兵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西北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材料 马可﹒波罗出身于威尼斯的商人家庭,17岁时随父亲和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东行,历时四年,长途跋涉,于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今北京)。他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和信任,出任元朝官职。侨居中国17年。在此期间,他奉命出使世界各地,足迹遍布中国南北,后奉命护送元朝阔阔真公主出嫁伊利汗国,于1291年从泉州启程,经海路到波斯,完成使命后返抵威尼斯。随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海战中被俘,在狱中他口述了游历中国和东方诸国的见闻,由狱友鲁斯蒂谦笔录成书,名为《世界的描述》,中译本作《马可﹒波罗行纪》。该书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个富庶而神秘的东方世界,问世后在西方引起轰动。据说,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游记,才对遍地黄金的东方大国产生由衷的向往,从而坚定冒险远航的决心。西方学者莫里斯﹒科利思认为,该书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于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可﹒波罗游历东方的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马可﹒波罗行纪》。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相关内容——对“轮番而治”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明显不符合题意和史实;CD两项的表述具有片面性,排除。进一步可知,B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21cnjy.com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对“轮番而治”的认识
2.答案:C
解析:
3.答案:D
解析:
4.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申报》中“艾罗补脑汁”广告表明,要想使一个国家进步,首先要改变国民的思想,要改变思想,就要多补脑。由于广告打的好,产品也很畅销,而该广告正是顺应了社会追求新思想的潮流,反映出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材料并非社会风俗方面的内容,也并非“文明”的表现,仅是商业行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2-1-c-n-j-y
5.答案:C
解析:
6.答案:A
解析:
7.答案:C
解析:
8.答案:C
解析: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伞式社会”是政府主导资源配置,“蜂窝式社会”指普通百姓自我开展资源配置,这种变化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故D正确。A、B、C项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材料题
1.答案:第一种观点:没有认识到前30年为后30年发展的奠基作用,过分夸大了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失误。21*cnjy*com
论证:
政治方面:新中国成立时确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后来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来源:21cnj*y.co*m】
经济方面: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经济基础。【出处:21教育名师】
科技文化方面:扫盲教育、“双百”方针、“两弹一星”等成就,为科技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种观点:这种观点是对改革开放事业的反对或怀疑,过分夸大了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
论证:
政治上:拨乱反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逐步完善。
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21*cnjy*com
文化上:科教兴国、普及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全面发展。
解析:需据题意解读材料,把握材料的主题,以明确解题方向;然后据材料的观点,迁移所学知识进行评述。解答时首先要归纳出材料中的观点,主要观点有:第一种:没有认识到前30年为后30年发展的奠基作用,过分夸大了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失误;第二种:这种观点是对改革开放事业的反对或怀疑,过分夸大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且言之有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的决策
2.答案:1.原因: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专制主义意识;“一战”战败以及战后被制裁的催化剂作用;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2.积极作用。如:推翻专制统治的辛亥革命;获得民族独立的美国独立战争;反抗外来侵略的苏联卫国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等。21·世纪*教育网
消极作用。(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中东战争。
解析:
3.答案:1. 中国:萌芽晚;未形成系统;具有封建垄断性;缺乏法律保护。
英国:确立早;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注重法制建设。2. 背景:中国:列强入侵;专利制度传入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重视对私权的保护。
意义:都有利于本国近代化的发展。
解析:
4.答案:1.特点:由边疆少数民族组成,集中分布在陕北地区;人数众多,以少数民族部族为基础组织;以当地部落各级首领负责管理;以军功授衔鼓励作战。2.原因:西夏的军事威胁;西北边防力量不足导致常受外敌侵略。
影响:有利于增强宋朝军队实力以巩固边防;有利于西北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解析:
5.答案:1.丝绸之路的畅通;东西方交往的兴盛;元朝的大一统;海陆交通技术条件的发展。2.是研究元朝历史地理的重要书籍;是研究中西交往史的重要著作(促进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与和平交往);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对东方的描述存在夸大成分。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