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青春期
学科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的教学内容包括“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健康地成长”,初中生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所发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在他们身上渐渐体现出来,老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感受并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的方式,探讨青春期发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能说出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2.能熟知春期的卫常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初中学生是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或将会出现一些生理现象,对本课内容相对感觉到神秘,会有点不好意思说出口的生理现象,通过本课的学习,可让其了解原理,懂得照顾自己或保护好。
。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1.教学策略
“倡导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本节以学生已有的动物体结构层次知识为铺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迁移并拓展;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他们主动探究问题;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游戏,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增进师生情感;通过“感悟”环节,为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整理知识,升华情感。
整个教学过程在创设情境、问题引领;自主观察、合作探究;比较归纳、迁移提升;交流分享、张扬个性几个层面展开,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探求新知、合作交流、自主构建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法
教师通过设问引导的方法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尝试解决问题,进行合作、交流与探究。通过学生拟人化的角色扮演,配合多媒体课件使用,化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法
结合教学目标,以学生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通过观察、质疑、分析比较和尝试探究,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重点:青春期身体变化及青春期心理卫生
难点:青春期身体变化及青春期心理卫生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
投影展示并真情地朗诵:
青春期是人生关键时期,是人生过渡时期,走好青春期,是未来成功的基石。在座的同学们有的已经步入了青春期,有的即将步入青春期。有人说,青春期是花季、是雨季。所有关心你的人们会说,你们不要被鲜花陶醉,不要被暴雨打湿,你们要用理智迎接这花季雨季。理智思考之时是你长大之时。人来到世界上,要走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把握好每个时期是你一生的成功。
怎样才知道自己到了青春期呢?投影展示图片资料并出示讨论题(见课本P14)
身体其它方面的变化(学生不好意思讲)由老师讲(略)
在青春期会有那些疑惑?应该怎么办?演小品;每个小品演后适时请同学讨论解答,教师补充(过程略)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心理变化。同学们的观察、思考、讨论都很好,尤其是表演小品的同学更为出色。青春期会有很多疑惑或诱惑,你怎样把握好青春期呢?我建议同学们要与家长、老师、好朋友及时沟通;我把这几句话送给你们:
如果你想一年受益,你就种花;如果你想十年受益,你就种树;如果你想终生受益,你就种理想。
认真倾听并进入新课
观察思考
小组交流:
1.???? 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有差别:一般地说,女孩早于男孩
2.???? 图中数据只是某地区的男女平均值,因此会与自己有区别。
3.???? 通过观察卵巢睾丸发育趋势的曲线图可以发现,随着睾丸卵巢的发育,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依次明显增加,体重也增加,所以,体形也会放发生变化。
《小品一》请假(大意是女生向体育老师请假被批准,男生有意见)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青春期已到来
通过数据分析,认同女孩的发育一般要早于男孩。
通过讲解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从而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通过小品的表演,让学生明白青春期出现这些现象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值得可笑可耻的。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在本节课中,我为学生创造了自由的学习环境和思考的空间,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通过让学生赏析、质疑、探究和感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图片,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探究、质疑,辐射性地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以启发为核心,以学生自知、自思、自创为主线,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探究置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的情智,塑造美好的心灵。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九、实践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