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年揭阳市高一期末物理会考试卷(含答卷和答案)[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05~06年揭阳市高一期末物理会考试卷(含答卷和答案)[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7-11-21 19:35:00

文档简介

揭阳市2004~2005学年度高一级学年统一考试
物 理 答 题 卡
题号



总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选择题答题区,请用2B铅笔填涂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本题共6小题,共4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上。
11. , , (每空2分)
12.(1) , (2分)
(2) (2分)
(3)


(6分)
13. , , (每空3分)
14. , , , , 。 (共9分)
15. , 。 (每空3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解答题目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3分)
17.(13分)
18.(14分)
19.(15分)
20.(14分)
揭阳市2004~2005学年度高一级学年统一考试
物 理 参 考 答 案
题号



总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选择题答题区,请用2B铅笔填涂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本题共6小题,共4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上。
11. ; 。(每空2分)
12.(1) 2.90 (2.89—2.91) 2.40 (2.39-2.41)(2分)
(2) 2.40 (2分)
(3)(乙)图所示方法比较好,因为:1、弹簧称相对地面始终静止,读数时方便;2、实验中,对金属板的运动性质无要求,而第一种方法必须让金属板做匀速运动,操作困难 (6分)
13. (每空3分)
14.15 0 20 1 水平向右 (第5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5. 1.2J ;(3分) 1.4 W 。(3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解答题目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3分)
解:(1)设汽车追上自行车前经时间t两车相距最远,根据运动学规律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即:v汽车 = v自行车 = 6 m/s 时,△s最大。 (1分)
由v汽车 = vo + a t 可得t = 4 s (2分)
则汽车前进距离为 m (2分)
自行车在时间t内前进的距离 m (1分)
所以△s = s自行车—s汽车 = 24—12 m = 12 m (1分)
(2)设汽车追上自行车所用时间为 t1,追上时两车距出发点的位移相等,则有
vt1 即 (3分)
解得 t1= 8 s (另一解t1=0舍去) (2分)
相遇时汽车的速度为=1.5×8m/s=12m/s。 (1分)
17.(12分)
解:(1)由压强公式
可得 F= PS = 2×105 ×1.5×10-2 N =3000N ① (2分)
又因为:F = (m车+m载)g ② (2分)
而m车=80 kg ③
由①②③解得:m载 = 220 kg (2分)
(2)设充电一次后,能行驶的时间为t,由于是匀速行驶,F阻=F牵 (1分)
据题意有:W电 80%= F牵s (2分)
所以: s = W电 80%/F牵
解得:s =5.6×104m = 56km (3分)
18.(14分)
解:物体在头2s内的受力如图1    F合1 = F1 - G = ma1   (1分)
可得 a1=5 m/s2 (1分)   v1=a1t1=10 m/s (1分)    (2分)   物体在头2—5s内的受力如图2 F合2 = F2-G = m a2  得a2 = 0 v2 = v1 =10 m/s s2 = v2t2 =30m (3分)
物体在头5—7s内的受力如图3 F合3 =F3-G=ma3 得a3=-5m/s2 因为 v3 = v2 + a3 t3 =0
所以  s3= v2 t3/2=10 m (5分)
 则 s总 =s1+s2+s3=50m (1分)
19.(15分)
解:(1)对于物块,它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 a=F/m,
而 F=f摩=FN=mg=2N
所以a=2 m/s2 (2分)
当物块的速度达到v = 4m/s时的位移为s= (v2-vo2)/2a
代入数据可得s = 4m< 6m (2分)
即物块到达B点时,速度已达到v = 4m/ (1分)
根据动能定理:Wf =△EK =mv2- mvo2 (2分) 解得: Wf =8J (1分)
(2)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Q热 =mgs相对
而s相对 = s = 4m (2分) 所以Q热 = 8J (1分)
(3)根据能量守恒,电动机做的功等于物块动能的增加量和因为摩擦产生的热量之和
即:W = Q热 + △EK (3分) 解得:W = 8 + 8 J = 16J (1分)
20.(16分)
解:①当皮带静止时,物块离开皮带时的速度,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得 : (4分)
求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2分)
②物块与皮带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均与①相同,所以落地点与①相同。
s2=s1=0.8m (3分)
③皮带顺时针转动时,, (2分)
物块相对皮带向左运动,其受力向右,向右加速. (1分)
(1分)
若一直匀加速到皮带右端时速度
(2分)
可得,木块离开皮带时速度不会达到v皮,
即离开皮带时速度为 (1分)
揭阳市2005 — 2006 学年度高中一年级学年会考
物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但位移可能相同
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C.物体的位移为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
D.物体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的大小
2.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只撤掉其中的一个力,其它力保持不变,它不可能做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         D.曲线运动
3.在下面所介绍的各种情况中,哪些情况将出现超重现象
A.荡秋千经过最低点的小孩
B.汽车驶过凸形桥
C.汽车驶过凹形桥
D.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中的仪器
4.从空中同一点先后自由落下两个物体A、B,则A、B之间的距离x和A相对B的速度v变化情况是
A.x和v越来越大 B.x和v均不变
C.x越来越大,v不变 D.x不变,v越来越大
5.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1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6.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同步卫星可以在地面任意某点的正上方
B.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一定与赤道平面共面
C.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是一个确定的值
D.它运行的周期为24 h
7.如图2,光滑球放在AB、AC之间,A、B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60°,AB和AC之间的夹角也为60°。将AB板固定,让AC板与
AB板之间夹角逐渐增大,直到120°的过程中   A.球对AB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B.球对AB板的压力逐渐减小 C.球对AC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D.球对AC板的压力逐渐增大
8.质量不同、动能相同的两个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相同,两物体沿水平面滑动直到速度为零,则:
A.质量大的滑行距离大 B.质量小的滑行距离大
C.两物体滑行距离一样大 D.两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一样多
9.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1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B.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进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
10.在升降机中挂一个弹簧秤,下面吊一个小球,(如图4),当升降机静止时,弹簧伸长4 cm。当升降机运动时弹簧只伸长2 cm,若
弹簧秤质量不计,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以1 m/s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B.以4.9 m/s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以1 m/s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D.以4.9 m/s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10分)
二、本题共5小题,共4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上。
11.(6分)在验证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如图5所示。当打点计时器打下点3时,物体的速度表达式为 ;物体动能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选取物体下落的起点O为重力势能的参考点)
12.(10分)图6的甲、乙两图表示用同一套器材测量铁块P与长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两种不同方法.甲图使金属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手通过弹簧秤向右用力F拉P,使P向右运动;乙图把弹簧秤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使金属板向左运动.
(1)在图6中两个弹簧称的读数分别是 和 。
(2)根据(甲)、(乙)实验示意图,则铁块P与金属板Q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是 N.
(3)说明这两种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哪一种更好一些?为什么?
13.(9分)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在下落的t秒内,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 __ _,这t秒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_ _ __,t秒末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__ _。
14.(9分)如图7所示,物体A质量为10kg,开始静止于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给物体施加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和F2,且F1=30N,F2=15N。当撤去F1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N,合力为 N;当撤去F2时,此进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N,加速度大小为 m/s2,方向向 。
15.(6分)人的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8×10-5m3的血液,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的平均值为1.5×104Pa,心跳约每分钟70次,据此估测心脏每跳动一次所做的功为 J,平均功率约为 W。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解答题目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3分)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1.5m/s2的加速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恰在此时有一辆自行车以v=6m/s的速度从后边超过汽车,并且向同一方向匀速前进,求:
(1)汽车从路口起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这个最远距离是多少?
(2)经过多长时间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17.(12分)电动摩托车实用、经济、环保、污染少,很受人们的喜爱.现有某型号的电动摩托车的一些性能参数如下表:
整车净重
80kg
最高车速
45km/h
蓄电池的电压
48V
轮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
2×105 Pa
蓄电池的类型
高能免维护铅酸型
车轮直径
40 cm
一次充电储存的电能
3.5×106 J
行驶噪声
≤62 dB
(1) 若该电动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1.5×10-2 m2 ,那么其载重量最大不能超过多少kg?(取g = 10m/s2)
(2) 若该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50N,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80%,求该车充一次电后,以所述情况行驶时,最多能行驶多远?
18.(14分)在电梯上有一个质量为200kg的物体放在地板上,它对地板的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8所示,电梯从静止开始运动,
求电梯在7s钟内上升的高度。(g=10m/s2)   
19.(15分)如图9所示,传送带保持v = 4m/s的速度水平匀速运动,将质量为1kg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A端,若物块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2,A、B两端相距6m,则物块从A到B的过程中,则:
(1) 皮带摩擦力对物块所作的功为多少?
(2) 产生的摩擦热又是多少?
(3) 传送带的电动机做的功是多少?
20.(16分)如图10所示,皮带传动装置的两轮间距L=8m,轮半径r=0.2m,皮带呈水平方向,离地面高度H=0.8m,一物体以初速度从平台上冲上皮带,物体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g=10m/s2)求:
(1)皮带静止时,物体平抛的水平位移多大?
(2)若皮带逆时针转动,轮子角速度为72rad/s,物体平抛的水平位移多大?
(3)若皮带顺时针转动,轮子角速度为72rad/s,物体平抛的水平位移多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