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35分)
1.(4分)锲 瘁 缔 雳
2.(4分)显→鲜 鄢→焉 到→道 必→毕
3.(10分)⑴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2)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3)独坐幽篁里 王维 (4)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
(5)百般红紫斗芳菲 惟解漫天作雪飞
4.(3分)D 5.(3分)B 6.(3分)C 7.(3分)B
8. (5分)(1)(2分)示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2)(3分)示例:小明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 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请小华同学为大家演唱《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缠绵婉转的歌声中,感受那爱国的依依深情。
阅读·感悟(55分)
(5分)
9.(3分)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10.(2)既表达了远涉边塞的诗人思乡怀亲之情,又表现了诗人壮阔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情。
(17分)
11.(4分)(1)当道,当权(2)粗略地阅读(3)快速的 (4)如,比得上
12. D
13. 怒/ 督 往 田/ 则 携 至 田 所
14.(1)与有志向的人分别几日,就要擦擦眼睛重新看待(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2)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终于通晓了《书经》的大意。
15.(4分)学习没有早晚之分,只要认真学,终会有所成就;即使事务繁忙也要读书,开卷有益;学习只要勤奋钻研,即使条件困难,也终究会取得成功。(一点2分,答出两方面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15分)
16.(2分)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给“我”及老王去世后“我”的不安与反思。
17.(5分)(1)“镶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表现出老王因病重而步履维艰、身体僵硬的状态(1分),暗示老王离大去之日不远(为下文老王的离世做了铺垫)(1分)。
(2)“强笑”准确而含蓄地表现了”我”见到老王病成那样,还拿东西来谢我们时,心里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2分)。
18.(4分)生活贫困、病入膏肓的老王不可能送“多得数不完”的鸡蛋(1分)。作者这样说,是因为“鸡蛋”凝聚了老王沉甸甸的真挚的谢意,表现了他的善良(1分)。这份情谊是无法计量的(1分)。这样说也表达了作者对老王的感激之情(1分)。
19.(4分)理解之一:老王临终前上门送鸡蛋香油要表达最深的感激与谢意,而作者没有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见面(1分),也没有完全领会老王的用意,仅以金钱回报(1分),没有与老王进行更多的交流(1分),感觉对不住老王的情义(1分)。
理解之二:作者反思自己一直充当给予者,从来没有接受过老王的回赠和无偿的帮助。这样做貌似对得起老王,却让老王始终觉得欠了作者一家的情(2分)。最后老王送鸡蛋和香油,作者又是拿钱回赠老王,作者懊悔这样做等于“侮辱”了老王的心意,回想起来,老王似乎是带着伤感和遗憾离开自己家的。所以作者一直“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作者为自己的自命清高、不解人意而“愧怍”(2分)。(答出其中一种理解即可)
(四)(18分)
20.(4分)女儿生病辍学在家,父亲要养女儿一辈子;女儿参加选拔,父亲教导女儿整理材料并亲自送材料,盼望女儿能得奖;女儿成功获奖,父亲欣喜若狂;父亲代女儿领奖,兴奋难抑地“标榜”女儿。(一点1分。)
21.(3分)细节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1分),写出父亲不畏山路难行、箱子大重、年老体衰的辛苦与艰难,兴高采烈地亲自为“我”送资料(1分),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挚的爱(1分)。
22.(4分)这两句话中的“糟糕”指的是父亲的“得奖后遗症”“得奖症候群”(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以自己女儿“为傲”的心理(1分);同时“糟糕”是贬义词褒用(1分),饱含了作者对老父亲的热爱之情(1分)。
23.(3分)因为父亲过世之后,任何奖对我都已失去意义,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对我得奖与否那样在意期盼,并且能与我一起分享荣誉、分享快乐的人了(2分)。这样说,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全部的爱(1分)。
24.(4分)“奖”既实指女儿因为父亲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获得了许许多多的奖励(1分);也指女儿的成功也是对父亲最大的奖励(1分)。“奖”是作者行文的线索(1分),也是全文的主旨——“我”获奖,是为了父亲为“我”而喜悦,父亲希望“我”获奖,是为了“我”的人生能有一个目标(1分)。
三、表达·交流(60分)
25.(60分)建议:切入分44分;一类作文60—-54分;二类作文53—48分;三类作文47 —42分;四类作文41—36分;五类作文35—0分。说明:①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重现不计,扣完3分为止。 ②不得少于600字,每少50字扣2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阅读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5分)
1.圣婴大王 善财童子
2.柳青 梁生宝 郭振山
二、选择题(6分)
3.(3分)D 4.(3分)D
三、简答题(18分)
5.①“美猴王”示例:在花果山上,众猴约定,谁敢先进水帘洞,就拜谁为王(1分)。结果孙悟空率先进去,又把众猴都带了进去,所以众猴拜他为“美猴王”(1分)。②“弼马温”示例:孙悟空从龙宫得了金箍棒,到幽冥界的生死簿上除了名,被龙王和冥王告上天庭(1分)。玉帝接受太白金星的建议,招安孙悟空上天,封他官职为“弼马温”,让他管天马(1分)。③“齐天大圣”示例:孙悟空因不满在天庭只做弼马温(1分),打出南天门,回到花果山,接受独角鬼王的建议,自封为“齐天大圣”(1分)。④“孙行者”示例:唐僧从五行山下救出孙悟空,听说他已有“孙悟空”的法名(1分),看他的模样像个小头陀,就给他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即“孙行者”(1分)。⑤“斗战胜佛”示例:唐僧师徒取经功德圆满,如来佛为他们授职(1分),因孙悟空降妖除怪有功,封他为“斗战胜佛”(1分)。(答出其中任意两个即可)
6.祥子开始是“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2分),在经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变成了“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2分),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黑暗的旧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摧残,造成人性的扭曲(1分)。
7.小福子是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先是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1分),军官被调走后她又回到了娘家,母亲已被父亲打死,父亲又酗酒成性,家里没有经济来源,看着两个弟弟挨饿被迫走上了卖身的道路(1分)。最后被父亲卖到了窑子里,自己上吊自杀了(1分)。她和祥子真心相爱(1分)。小福子的死,使祥子最后的希望破灭了,他彻底成了一个行尸走肉(1分)。
8.阿长是我的保姆(1分),她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最为心爱的宝书--《山海经》,所以文章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1分)。作者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怀念、感激、祝福之情。(2分)
四、阅读理解(21分)
(一)(13分)
9.羞恼 难过 忍辱负重(忍耐)(3分)
10.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祥子急于拉上买卖,争取早日再买上车的迫切心情(2分)。
11.这句心理描写(1分)极其生动地写出祥子不得不出卖善良时(不愿出卖善良跟别人抢座又想多拉些生意早日买上车又)的痛苦与矛盾的心境(1分),表明祥子良心尚未完全泯灭(1分),但在黑暗社会的重压下,开始一点点退化(1分)。
12.没有实现(1分),祥子辛辛苦苦攒的买车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2分)
(二)(8分)
13.①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大战红孩儿或与孩儿斗法皆可)(2分);②孙悟空三调(借)芭蕉扇(或调芭蕉扇)(2分)。
14.可从故事情节、神话色彩、丰富的想象力、生动有趣的形象等方面作答。示例:《西游记》故事情节曲折、精彩、引人入胜,所以深受青少年喜爱。(4分)
注意:书写10分,在阅读题得分基础上,根据书写情况分别扣0—3分;4—6分;7—10分,扣完之后得分为附加题最终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