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以史为镜 可以知古今 南京明朝古城墙示意图朱元璋相貌之谜?《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学习目标1. 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的建立和加强皇权的措施
2.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情况
3.正确认识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影响
自学导航1、明朝建立的三要素
时间、人物、都城
2、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1)改革官制(地方、中央)
(2)设立厂卫
(3)改革科举
3、明朝经济的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明朝的建立时 间:
都 城:
开国皇帝:1368年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朱元璋(明太祖)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想一想另一版本的朱洪武图像皇帝权不专于一司丞相地位演示图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利:巩固明王朝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弊:想一想
朱元璋——锦衣卫明成祖——东厂锦衣卫腰牌锦衣卫印东厂腰牌东厂卫印
监视官民职能1活动与探究: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按照现在的法律上常识,分析一下,“锦衣卫”这种措施合法吗?假如你是当时明朝的官员,面对这样的高压政策,你会怎样做?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官汇编》“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1科举考试的变化“四书”、“五经”
必须是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必须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题 目:
题目解释:
文体要求:
四书: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1“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方面造成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各抒己见(1)禁锢思想,扼杀创造性
(2)选出来的官员也只是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1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之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严重阻碍我国古代思想文化 和科学
技术的进步
与发展!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从南美洲引进的物种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商品经济的活跃有哪些表现?从 推向
以 为中心
以 为中心1.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2.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3.出现了有名的商帮(晋商、徽商)明成祖将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1.棉纺织业:
2.丝织业:
3.制瓷业:南方北方苏州景德镇(青花瓷)·废丞相,撤中书,权分六部
·除行省,设三司,中央直属
·分五府,派藩王,权归一处
·设厂卫,察官民,特务密布
·八股文,禁锢人,培养奴仆
·引作物,促商业,稳定明初1.结束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历史人物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朱元璋
D.赵匡胤C2.明朝建立是在( )
A.13世纪60年代 B.13世纪80年代
C.14世纪60年代 D.14世纪80年代
3.明太祖称帝后,改革行政机构。为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采取的措施是( )
A.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B.废丞相,设六部分管朝政
C.设立锦衣卫
D.实行八股取士CA4.“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 )
A.唐朝????
B.明朝????
C.宋朝????
D.清朝B5.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共同目的是( )
A.加强思想控制
B.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C.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
D.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AB6.下列关于明朝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作物
B.棉纺织业已从北方推向南方
C.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D.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