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 《武术之形意强身功》课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本课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节课通过复习巩固正面双手垫球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并通过所设计的3个环节挑战,让学生体会运动乐趣的同时,更好掌握该技术动作。
教材分析:
形意强身功和其他体育教材相比,具有动作数量多、动作的方向和路线复杂多变、动作构成因素和要点多、细等特点。引导学生重新认识武术,一方面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已有知识做一次归纳展现,另一方面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课通过动物生活习性的情境导入,使学生通过基本手型、步法进一步加深对武术基本动作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感知,加深对武术的感性认识。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学生活泼好动,竞争意识强,因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很重要,通过设置障碍类型的游戏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次为单元教学的第二次课,选用的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适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该年龄段所能掌握接受程度。
重难点
重点:第二式左右式转换时的转腰转体,第三式叩膝窝时的准确用力。
难点:眼随手动,呼吸配合,动作均匀连贯,上下肢动作协调。
五、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身心特点制定以下3个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初步了解武术套路的练习原理,明确武术基本功(基本手型、基本步法)对套路学习质量的影响。85%的学生能够在练习时能够渐渐体现出动物的形态,使用正确基本功运用在体式中,75%左右学生能配合呼吸来完成第三式,发展学生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
(二)体能目标:通过鹰熊竞斗左右式手脚配合,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通过猛虎出林的三体步叩膝,加强学生的腿部力量,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三)情感目标:通过动作学习,引发学生对动物习性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教学程序(为了完成本课目标采用以下教学设计)
(一)开始热身部分(或准备部分)
通过常规导入,使学生了解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再从情境导入,让学生对内容进行想象与模拟,通过对日常中动物的习性和状态的形象模仿,消除对武术枯燥的印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热身跑与热身操进行愉悦热身,激发学生的各个机能,刺激运动神经,为目标达成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学习提高部分(或基本部分)
1、新授课。主要采用分—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对于技能掌握比较快的学生作为小老师来辅助教师,对于技能掌握比较慢的学生多给予鼓励。他们学会主动掌握锻炼体能的知识、方法,体能得到提高,意志品质得到锻炼。
2、复习课。老师随机抽取上节课所学习的基本步法和基本手型,学生立即做出正确动作,让学生知识、运动技能和方法得到巩固提高;掌握锻炼体能的知识、方法,体能得到提高;意志品质得到锻炼。
(三)整理恢复部分(或结束部分)
1、按照集合时的队形,教师结合瑜伽动作让学生尽快从兴奋状态恢复安静状态,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2、教师小结。
七、教学效果预计
1、预计75%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有做到转腰转体,叩膝有力,位置正确)本课所学的动作技术。
2、预计本课学生的最高心率140-15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25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35%-45%左右。
八、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练习鹰熊竞斗时没有转腰转体动作; 两手交叉时内外位置混淆;叩膝时用力不正确;拓展环节与游戏环节的嬉戏打斗。
解决办法:教师在讲解时的重点强调与提示,在巡视指导时及时纠正;讲好游戏规则,出现打闹情况视为犯规处理。
九、场地器材(瑜伽垫41张张、海绵垫12张、粉笔1根、哨子一个、耳麦一个)的布置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