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二首《草是什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外国诗歌二首《草是什么》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05 19:47:4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草是什么》教学设计
《草叶集》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诗集得名于集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草叶是最普通、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象征着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美国。诗集通过“自我”感受和“自我”形象,热情歌颂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草是什么》选自《草叶集·自己之歌》。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歌,了解惠特曼这位世界级诗歌大师,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了解并尝试运用几种鉴赏诗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诗人笔下草的象征意义,它代表永不低头的新生力量,是诗人关于民主、自由理想的体现。
【教学重点】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关键词句,结合诗人的经历、背景、创作风格等,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描写对象——草寄托的情感与表达的内涵。
搜集有关惠特曼的生平与创作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布置学生预习作业。
一、导入新课。
1855年,美国一个极其平凡的年轻人,自费印发了一本薄薄的诗集,却激起了轩然大波。当时一些保守人士极尽非难与诋毁。甚至当时文坛领袖惠蒂埃将它扔进了火炉。幸好文坛泰斗爱默生、梭罗大为赞赏,视为奇绝,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最终成为享誉世界、声震寰宇的大诗人。他就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诗人——瓦尔特·惠特曼。他那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集就是《草叶集》。今天我们通过一株草,进一步了解惠特曼以及他的不朽诗作——《草是什么》。(板书诗题。)
二、作者作品介绍。
1、走近惠特曼。
沃尔特·惠特曼(1819—1892),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民主主义诗人。他是个木匠的儿子,自幼参加各种劳动,读过几年小学。后来他又当过乡村教师、记者、木工、建筑师和政府的职员。他与下层人民群众有着长期、广泛的接触,富有民主思想。在南北战争中,他站在北方先进的资产阶级一边,反对南方的奴隶制。
2、关于《草叶集》。
惠特曼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写作自由体的诗歌。1855年他自费印行了《草叶集》第一版。这个薄薄的诗集可以说是美国诗歌的大胆革新,非但未能引起文学界充分的注意,甚至遭到劈头盖脸的批评。只有当时的大诗人爱默生肯定了这本不同凡响的诗集,赞扬了它新颖的思想、朴实的语言、大胆的创造。此后,《草叶集》每出一版,就增加新的篇章,到1882年,已经是收有372首诗的巨著了。
惠特曼以主人翁的姿态,以高亢的声调,表现着开拓者的豪放气魄,歌颂了他先进的国家、普通的人民群众、富于民主和自由传统的民族精神。诗集得名于集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诗集取“草叶”为名,可以说,“草叶”是象征人民的,惠特曼以此赢得了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
3、创作背景。
从1850年开始,惠特曼一方面从事体力劳动,作木匠和建筑师,一方面展开了他的旺盛的诗歌创作活动,他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自由诗,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由民主生活的赞颂,南北战争爆发后,积极支持林肯解放黑奴的主张,并亲身参加战斗。抒发了自己追求民主进步的理想。
三、朗读并鉴赏。
1、教师范读。学生不看教材,听读诗歌。
提问:草是什么?作者通过孩子的提问,引起哪些猜想?最好能用你听到的诗歌中的词语。
【明确】我的意向的旗帜、神的手帕、一个孩子、象形文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不作评价。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
(要求:至少朗读三遍,并在书中画出描写猜想的词语。)
3、学生齐读,并回答问题。
诗人对于草做了4次猜想,选文的最后作者说对于他来说,草意味着什么?
【明确】它对于我,好像是坟墓的未曾修剪的美丽的头发。
4、惠特曼热爱自然,那么面对自然界万物生灵,诗人为什么要写草呢?(再读课文。)
抓住关键诗句:“我的意向的旗帜,代表希望的碧绿色的物质所织成”“神的手帕,一种故意抛下的芳香的赠礼和纪念品”“婴孩”“美丽的头发”等。
我们可以感悟到什么?
这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植物“草”,诗人赋予草特殊的含义,通过草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这种写作手法叫象征。那么本文的“草”象征着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总结。
【明确】
“他两手满满地摘了一把送给我”“满满地”“一把”说明草是一种最普通的植物,生命平凡不娇贵。“它在宽广的地方和狭窄的地方都一样发芽,在黑人和白人中都一样生长”。说明草是一种最有不可磨灭的生命力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的植物。因此“草”是象征美国;也象征着民主理想和广大普通人民的平常与神圣。
四、重点语句赏析。
1、诗人为什么要以一个孩子的疑问开篇?
学生讨论。
【明确】在美国内战即将爆发的边缘,他想要做的是达到美国人民精神上的统一,他不想自己的作品仅仅只是被他们翻阅,他想挽救他们,挽救整个民族。这一节通过诗人对一个小孩的解释,揭示草意象的涵义。草便如同这个小孩的生命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自己的国家也将会处于新的阶段,新国家所倡导的民主自由理想也会也会迎来新局面。
2、“它是一种统一的象形文字,它在宽广的地方和狭窄的地方都一样发芽,在黑人和白人中都一样生长。”的含义什么?
【明确】生命的迹象无处不在,就像是统一的象形文字,能够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类人中传播,民主自由的理想也如同象形文字一样在任何地方发芽、生长,不会因国别、民族的不同而不同。
3、怎样理解“现在,它对于我,好像是坟墓的未曾修剪的美丽的头发”?
生命的迹象无处不在,它们生生不息,或者说生命一旦出现,死亡就随之结束,在一切旧事物基础上诞生的新希望多么令人欣喜和向往。整个诗节是理性而富有哲学思维的,语言是美妙而引人入胜的,也恰如《赋得古原草离别》前两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揭示了生命的循环规律。
五、诗歌特色赏析。
1、在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方面,他没有固定的套式,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韵律。
2、他首次不以音步为基础,而以短句为基础;诗不再受行、节的限制,诗行有长有短;
句式结构追求粗犷的美、质朴的美,自由灵活,有散文化特点,且不用脚韵。
3、在语言方面,惠特曼亦采用灵活自如态度。
六、课堂小结。
《草叶集》是沃尔特·惠特曼一生唯一的诗集,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作品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惠特曼将自己的祖国比喻成草叶————草叶是最普通、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象征着当时正蓬勃发展的美国。本诗集通过草的形象,热情歌颂了美国及它所倡导的民主自由思想。世界文学史上还找不到另一个范例,能像《草叶集》和惠特曼这样体现一部作品同它的作者呼吸与共、生死相连的关系。正如惠特曼在诗集结尾的《再见》中所说的:“同志,这不是书本,谁接触它,就是接触一个人———这个人便是诗人自己。”
七、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