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0张PPT。 中考复习讲座(一) “简单现象”复习策略探讨一、体会课标要求,把握复习要点 1.对新课标的认识 2.对新教材的把握
3.对学生方面的关注
4.对中考命题特点的研究二、注意方法与策略,提高复习课效率
1.复习方式多样化 2.课前复习问题化 4.常见问题类别化 3.复习要求层次化 5.评价反思经常化 1.复习方式多样化(举例) (1) 由一句话引入 (4)以探究活动为主线 (2)由知识框架展开 (3) 用“看图说话”的形式 (5)以物理情景为背景物体的运动三个物理量一个相对性:长度时间速度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参照物的选择)单位及换算刻度尺的使用计时器的使用单位及换算描述运动快慢公式:v=s/t测量刻度尺秒表知识梳理物体的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速度的测量平均速度具有能量 例:电闪雷鸣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小明同学用秒表测出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发生雷电处到他的距离是 m。(光速是3×108m/s,声音速度是340m/s)
光速比声速大的多2040
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一木块的边长,就工具的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尺不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的刻度尺所测木块的边长为 cm。
图5BB3.0 例.如图所示为某辆赛车启动过程的频闪照片,该赛车从赛道的起点处(车头所对的零刻度线位置)由静止开始出发,同时,照相机开始拍照(如图甲所示),以后赛车沿直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图乙所示).
仔细观察频闪照片,如果赛车照此规律从起点运动1.0s到达E处.请你认真思考后完成:(1)填写表格中所缺的三个数据(不需要估读) 91625 (2)分析在这段时间内赛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可知路程和 成正比.时间的平方 常州开往黄山的202次旅游列车,当天晚上从常州发车,第二天早晨到达黄山,全程运行506km,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求:(1)202次列车运行全程的时间是 h。
(2)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 如果常州到南京的路程是138km,列车在哪个路段运动的最快?11h46km/h常州至南京段 5.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s,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
A.甲在乙前面0.6m处
B.甲在乙前面1.2m处
C.乙在甲前面0.6m处
D.乙在甲前面1.2m处
A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甲骑车、乙跑步)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⑴根据图线你能够获得哪些合理的信息?(至少写两条)
信息一:
信息二:
?
图18骑车者比跑步者迟5S出发;骑车者比跑步者速度大。图18⑵图中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此时甲车运动的 与乙车相等。
⑶根据图中数据,请你自编一道有关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题并求解。
⑷若甲同学和乙同学同时出发,请你在图中作出甲同学的路程----时间的图线。
?
路程 一个人骑自行车向东行驶,这时有一辆汽车从他身后向东疾驶而过,对骑自行车的人的运动情况有三种不同的说法:说他是静止的;说他是向东运动的;说他是向西运动的。这三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以自行车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以汽车为参照物,人是向西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向东运动的;
第二章 声现象第三章 物态变化 例.下图是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用的办法有:
① ;
② ;
③ 。 给烧杯加盖 适当减少水量 用热水代替冷水 (2)如果给烧杯加盖后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如图所示。
⑴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 铁圈。
⑵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水的沸点是 ℃。
B99(3)在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中,这位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则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ba 俗语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 请你分析上面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温度为___ 时,响度最大.现在你对“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句话有什么新的理解?
95℃开水并非不响,只是相对于最响的时候声音略小一些(4)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得到下表的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可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当时的气压 (大于/小于/等于)标准大气压。9
98小于(5)请在右边方格纸上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像。
(6)该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①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前4分钟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你还可以总结出的结论有:
水从第4分钟开始沸腾,
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7)水沸腾后如果停止对水加热,水 (能/不能)继续沸腾。可知水沸腾的条件是:
(8)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
A. a图线 B. b图线
C. c图线 D. d图线
图2-4不能 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C
甲图是做“研究海波熔化” 实验时温度计所显示的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乙图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7min时海波所处的是 态;
t=10min时海波所处的是 态;熔化过程用了 min.
根据图乙所示的海波熔化图像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还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
信息二:
信息三:
36固液共存液4海波是晶体海波的熔点是4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刻度尺、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其目的是为了
竖直比较像的大小(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你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若 ,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像。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将白纸竖直放在棋子B处,直接观察白纸,看这个像能否成在白纸上。像不能成在白纸上虚转向自己不 如图所示,M是一个放在桌面上的方格盘,N是垂直于盘面的一块玻璃板,盘中有两粒黑色棋子,它们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应是图中的 ( )B 太阳光与地面成30o 入射,现要照亮A点,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明平面镜与地面的角度.A 画出反射光路角反射器④ 例.如图所示,透明玻璃瓶内有一细棉线,细线下端系有一个泡沫塑料小球.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在不打开瓶盖和不损坏玻璃瓶的情况下,使瓶内的细棉线断掉.(器材可根据需要自选)
用凸透镜将太阳光会聚到瓶中棉线上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在直线上A、B、C三点分别放置器材,其中B点应放 (选填光屏、蜡烛或凸透镜);(2).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中心大致在 。点燃蜡烛应在调整之 (选填前或后);凸透镜同一高度前(3).若出现如图情况,应如何调节?说出两种调节方法。(4).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6cm的地方,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一个与烛焰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8cm(5).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可以得到一个
像;
(6).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光屏上 像;
倒立缩小的实没有(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7).实验中在屏上出现的烛焰的像 实像(选填“不一定是”或“都是”);都是变大变大(8).在蜡烛向焦点不断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逐渐变 ,像距逐渐变 。甲、乙、丙三个凸透镜的焦距哪个大?已知U=15cm不变。甲:倒立放大实像乙:倒立缩小实像丙:正立放大虚像F丙2F乙F甲f丙>f甲>f乙分析下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结论:1.在凸透镜焦距一定且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越远,像离凸透镜越近;2.在成实像情况下,物距相同时,透镜焦距越大,像离透镜越远.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你将看到光屏上烛焰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2)如图15所示,在光屏中央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此成像的特点可应用在_ __ 机上。
?
图15上幻灯(投影)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如下图所示。 2.课堂复习问题化 (1)教师引出的问题 (2)学生疑惑不解的问题 (3)复习中生成的问题 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 现象面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 的(选填“上”或“下”)。
液化下教师引出的问题: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有哪些?如果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 的像,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有哪些?判断凸透镜成哪一种实像的方法有哪些?通过放大镜观看物体时,若适当增加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是如何变化的? 3.复习要求层次化 (1)复习目标的层次化 (2)教学环节的层次化 (3)复习练习的层次化 (4)反馈评价的层次化 常州开往黄山的202次旅游列车,当天晚上从常州发车,第二天早晨到达黄山,全程运行506km,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求:(1)202次列车运行全程的时间是 h。
(2)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 如果常州到南京的路程是138km,列车在哪个路段运动的最快?11h46km/h常州至南京段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甲骑车、乙跑步)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⑴根据图线你能够获得哪些合理的信息?(至少写两条)
信息一:
信息二:
?
图18骑车者比跑步者迟5S出发;骑车者比跑步者速度大。图18⑵图中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此时甲车运动的 与乙车相等。
⑶根据图中数据,请你自编一道有关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题并求解。
⑷若甲同学和乙同学同时出发,请你在图中作出甲同学的路程----时间的图线。
?
路程4.常见问题类别化 (1)概念不清,表达不到位 (2)审题不清,理解不正确 (3)重视结论,轻视过程 (4)解题不规范,思考不全面 (5)灵活应用不够,综合能力不强 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_______不同。乐队合奏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_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
频率音色 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 现象;“疑水浅”是光的 现象,该现象是光从 中进入 中所形成的。 折射反射水空气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刻度尺、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其目的是为了
竖直比较像的大小(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你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若 ,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像。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将白纸竖直放在棋子B处,直接观察白纸,看这个像能否成在白纸上。像不能成在白纸上虚转向自己不5. 评价反思经常化 (1)教师教的反思 (3)阶段性集中反思 (4)过程性分散反思 (2)学生学的反思“四准”: 对新课程、新教材把握的准 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吃”的准 对学生的水平、能力的准 对中考的动态、趋势瞄的准 “六多”: 学生互动多 反馈评价多 获取信息多 知识迁移多 解决问题多 实际应用多研读课标,更新观念;抓住课本,重在梳理;
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加强互动,及时反馈;
学会探究,强化实验;注重过程,了解方法;
精练多悟,加强应用;以人为本,关注发展。
?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