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II卷)(一)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II卷)(一)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07 10:4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信息卷(一)(全国卷二适用)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说,在当时,西周是最先进的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畿外齐、鲁、卫三大国,经济文化远不及西周,更不必说其他小国。秦始皇结束了从西周到战国八百多年的诸侯割据,伟大的中国第一次统一起来。这一叙述( )21cnjy.com
A.肯定封建文明的先进性 B.旨在说明统一来之不易
C.强调周朝政治的专制性 D.忽略了分封制的统一性
2.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741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
C.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D.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3.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下表
皇帝 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
汉武帝 “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察郡国,巡视吏治。”
汉昭帝、宣帝 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汉平帝 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
据此可知( )
A. 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 B. 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
C. 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 D. 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
4.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自1990年至2017年7月,中国先后参加24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3.5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缴纳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中国( )www.21-cn-jy.com
A.一贯坚持反霸维和的外交目标 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坚持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
5.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清代施闰章《蠖斋杂记》记叙:“(宋)有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号曰舒娇,其炉瓷诸色,几与哥窑等价。…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上述两则记述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 )
A.受官府压制,发展艰难 B.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开始超越官营手工业 D.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
6.1816年英国率先采用金本位制,1 ( http: / / www.21cnjy.com )870年后各工业国都采取金本位制。通过规定英镑与黄金的比价,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用类似方法,马克、法郎、美元也可以在世界市场流通,随时兑换。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资本实现自由流动。这可以说明( )www-2-1-cnjy-com
A.资本输出减弱了欧美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B.西方国家仪靠金融手段即可控制世界市场
C.英镑等同黄金起到协调各国贸易的作用 D.金融体系在国际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显著
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谢》中写到:光绪中叶以后,机厂林立,丁男妇女赴厂做工……生计日多,而专事耕织者日见其少矣。随之而来的是世风人心离古道越来越远。与上述现象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来源:21cnj*y.co*m】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渐趋解体B.近代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C.西方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传入D.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进一步强化
8.1933年,美国国会颁布《紧急 ( http: / / www.21cnjy.com )救济拨款法》,授权政府招募失业者从事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随后国会又于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明确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据此可知( )【出处:21教育名师】
A.新政期间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B.新政注重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C.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实现社会稳定D.社会福利开支过大导致财政不堪重负
9.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由于美元是国际储备货 ( http: / / www.21cnjy.com )币,为了维持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各国必须保留美元储备,以便当本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用美元储备来进行偿付,而美国却可以直接用美元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由此可见,布雷顿森林体系( )21*cnjy*com
A.保证了黄金与美元的固定比率 B.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构成极大威胁
C.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
10.司马光撰写的《居家杂 ( http: / / www.21cnjy.com )仪》中有“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对材料主旨解读正确的是( )
A.缓解家庭内部矛盾 B.强化纲常伦理观念
C.剥夺子女经济权益 D.限制父母分配权利
11.“从前,所谓的理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此时,珍惜的倒还是尘世生活了。从前,贫穷备受尊敬……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这一情形所出现的时代应是( )
A.文艺复兴时期 B.宗教改革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12.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第II卷(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
材料二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41184个。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4.阅读有关美国政体及评价的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十七部首,分东西两路,而公举一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酋总摄之……议事听讼,选官聚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以前曾被(法国)君主体制视作奇 ( http: / / www.21cnjy.com )闻的美国各项创制,应当成为共和政体的法国的学习对象……美国社会呈现的画面覆有一层民主的外罩,透过这层外罩随时可以看到贵族制度的遗痕。
——(1848年)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三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按照宪法规定,必须有一定财产的人才享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最高法院曾多次帮助美国资本家宣布罢工为非法,残酷地镇压革命的工人……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夺的自由。21教育网
——(1958年)中国历史教科书《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四(美国政体)意味着一种有限的政府,即政府只能拥有和行使人民同意授予它的权力,并只能为人民同意的目的去施政。2·1·c·n·j·y
——(1996年)美国法学家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外交事务》
根据以上一则或多则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21·世纪*教育网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梭伦试图保护所有公民和他们的财产。他取消了公民的债务,废止了债务奴隶制,他还通过继承法保护小户人家,使之避免破产的命运。
材料二根据农业收入把公民分为4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等级,根据公民所属的等级决定其所要承担的义务。梭伦还鼓励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参与公共事务的最后决策,新设立的民众法庭也对全体公民开放。这种将公民划分等级,根据等级的高下,承担一定义务的做法,很好地确立了公民在城邦中的地位:每个公民都是城邦中一个独立的个体,各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拥有一定的权利,享有尊严,承担相应的义务。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梭伦“废止债务奴隶制”的目的和手段。
据材料二,归纳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并分别简析其“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石”产生的作用。
16.【历史―选修3:2O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5年,美国总统面临的地缘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如既往的复杂。即使备受战争蹂确,苏联还是对建立战后国际秋序造成了两个障碍。它的国土面积及其占领的范围破坏了欧洲的均势,它的意识形态挑战着西方制度架构的合法性。共产主义指责所有现存制度是各种形式的非法剥削制度,号召进行世界革命,推翻统治阶级。【版权所有:21教育】
斯大林的全球战略非常复杂。他深信资本主义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必然导致战争,因此“二战”结束顶多是休战。他认为希特勒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殊代表,而不是这一制度的异类。希特勒战败后,不管西方领导人怎么说或怎么想,资本主义国家依然是敌人。苏联的战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安全,为不可避免的摊牌做好准备。这意味着把苏联的安全边界尽量向西推进,并通过各国共产党和特工行动削弱安全边界之外的国家。
―摘编自亨利 基辛格《世界秋序》
根据材料,概括基辛格关于苏联对战后国际政治秩序影响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苏两国对抗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自从17世纪以来,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克伦威尔的著作,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卷帙浩繁的著作,不但内容广泛,而且思想差异很大。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更是褒、贬、臧、否,应有尽有,可说是千差万别。颂扬他的人,说他在行动领域中的地位正像莎士比亚在艺术领域中的地位一样,是古往今来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责骂他的人,说他是世界上曾有过的最臭名昭彰的暴君之一;他之所以成为国家元首,完全是通过他对自由事业的背叛和他对那些曾与他共同为争取自由而战斗过的卓越的爱国者们的卑鄙的和无情的背弃。有人在讲到这样两方面极端的评论时曾说:“没有哪一个人像他这样被人说得更好或被人说得更坏了。”也有很多人把克伦威尔说成是好坏参半的人物。休谟说他在许多方面是“一个优秀的人物,甚至是一个卓越的天才”。然而他却是“靠了欺骗和暴行才使他成为国家第一把手的。”拿克拉兰敦典型的话来说:克伦威尔是一个“勇敢的坏人”。因为他“既有那么多的受到咒骂、应入地狱的罪恶,又有些引起若干人长期怀念的美德”。
﹣﹣【英】查尔斯 弗思著《克伦威尔传》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克伦威尔“最伟大的人”、“最臭名昭彰的暴君”?
(2)同是一个历史人物,对克伦威尔的评价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分歧?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
1.D2.B3.C4.C5.B6.D7.B8.B9.D10.B11.A12.B
13.(1)“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2-1-c-n-j-y
(2)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市;范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14.示例一:
观点:鸦片战争后,传统夷夏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论述:鸦片战争后,以魏源为代表的部分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夫阶层主张“师夷长技”,向国人介绍西方的地理、政治。材料一中魏源了解到美国的联邦制、总统制、人民主权(部酋、大酋总、皆自下始)等美国民主政治的零星状况。使用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念(周政)进行主观理解。体现了对美国政体的肯定,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开启丁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潮流。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示例二:
观点:19世纪中叶,法国学术界对美国民主既有批判也有借鉴。
论述:法国大革命后,法兰西政局动荡,民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专制激烈斗争,材料二中托克维尔从美国民主政治出发,对法国现实政治进行了批判。认识到美国共和制应是法国的学习对象,但也批判了美国民主中的贵族政治的痕迹。表达了贵族制度必然衰落和民主平等势不可挡的主观愿望。
示例三:
观点:建国初历史教科书对美国政体存在一定偏见。
论述:20世纪50年代,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抗加剧。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中美关系恶化。50年代末受国内左倾思潮影响,为了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材料三中历史教科书对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等进行了批判,具有一定偏见。这反映了政治环境影响历史评价。
示例四:
美国政体优越性与局限性兼具。
论述:美国民主制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一中魏源从民本思想的角度肯定了美国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材料四中当代美国政治家亦肯定美国宪政中的人民主权原则。美国政体也存在局限性,例如保留了大量贵族政治的痕迹(如精英政治)。同时,美国民主也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黑人和工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美国民主既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这反映了民主制度必须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示例五:
历史认识受时代背景、政治立场、个人身份、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
论述:面对民族危亡,魏源通过介绍西方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抵御外侮,救亡图存;托克维尔眼见法国革命后政治动荡的社会现实,通过探讨美国民主的优劣表达对自由平等的诉求;而50年代的中国受国内外形势影响,侧重批判美国政治的弊端;当代美国政治家从美国的价值观念出发,颂扬了美国宪政民主的优越性。以上反映了不同时代、立场、身份、价值观下的多元历史认识。21*cnjy*com
(答出其它,只要观点和史实符合题目要求均可酌情给分。)
15.(1)目的:保护公民及其财产;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
手段:立法。
(2)措施:实行财产等级制;恢复公民大会;建立民众法庭。
作用:明确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提升了公民的参政意识;培养了公民的法律(司法)观念。
16.(1)观点:苏联和斯大林破坏了欧洲和世界和平。
成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美苏结盟的基础消失;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加深;其关于斯大林深信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战争不可避免的判断。21·cn·jy·com
(2)影响:美苏彼此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大战发生,维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局面;为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美苏为谋求霸权
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两极”对峙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能辩证分析且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7.(1)“最伟大的人”:克伦威尔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建革命武装,打败王党势力;处死国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采取系列措施,巩固革命成果展.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最臭名昭彰的暴君”:就任“胡国主”,解散议会,实现军事独裁统治.
(2)分歧原因:克伦威尔本身来说他的功与过都非常明显、突出;从评价者本身来说不同的立场、情感、角度,占有史料多少不同,都会形成不同的结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基本原则:历史的评价;全面的评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