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物理3+7(真题与全真模拟)专题16+理综第34(2)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高考物理3+7(真题与全真模拟)专题16+理综第34(2)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5-07 10:3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课标Ⅰ】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R的半球体,O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R、高位2R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轴OC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OC之间的距离为0.6R。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玻璃的折射率。
【答案】
由几何关系,入射点的法线与OC的夹角为i。由题设条件和几何关系有

式中L是入射光线与OC的距离。由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

由①③④式和题给数据得

【考点定位】光的折射
【名师点睛】本题的关键条件是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依据这个画出光路图,剩下就是平面几何的运算了。
★【新课标Ⅱ】一直桶状容器的高为2l,底面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容器内装满某种透明液体,过容器中心轴DD′、垂直于左右两侧面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容器右侧内壁涂有反光材料,其他内壁涂有吸光材料。在剖面的左下角处有一点光源,已知由液体上表面的D点射出的两束光线相互垂直,求该液体的折射率。
【答案】1.55
设液体的折射率为n,由折射定律:①

依题意: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④
由几何关系:⑤

联立④⑤⑥解得:n=1.55
【考点定位】光的折射及反射定律
【名师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能画出光路图,通过几何关系找到入射角及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列方程求解。此题同时考查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新课标Ⅲ】如图,一半径为R的玻璃半球,O点是半球的球心,虚线OO′表示光轴(过球心O与半球底面垂直的直线)。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现有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半球的底面上,有些光线能从球面射出(不考虑被半球的内表面反射后的光线)。求
(i)从球面射出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到光轴距离的最大值;
(ii)距光轴的入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与光轴的交点到O点的距离。
【答案】(i) (ii)
【解析】(i)如图,从底面上A处射入的光线,在球面上发生折射时的入射角为i,当i等于全反射临界角i0时,对应入射光线到光轴的距离最大,设最大距离为l。

设n是玻璃的折射率,由全反射临界角的定义有 ②
由几何关系有③
联立①②③式并利用题给条件,得④
【考点定位】光的折射、全反射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根据几何知识确定入射角与折射角,然后列方程求解。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十五模理科综合】如图所示为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半圆形截面ABD的圆心为O,半径为R。现有平行光束平行ABD平面以入射角α=45°射到长度为L、宽为2R的长方形截面ABEF上,最终从下表面射出玻璃砖。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求
①光在ABEF界面的折射角β及全反射临界角C;
②玻璃砖下表面有光线射出部分的面积S。
【答案】 30°,45°
【解析】①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2)如果光线AC刚好在C点发生全反射,则有:nsin∠ACO=sin90°,而n=.
即有∠ACO=sin45°,
则∠AOC=75°
同理在右侧发生全反射的光线入射点为D,可解得∠BOD =15°
故能够从半圆柱球面上出射的光束范围限制在CD区域上,对应的角度为180°-75°-15°=90°,所以底面透光部分的弧长为:L′=×2πR=
玻璃砖下表面有光线射出部分的面积
点睛:本题关键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及全反射条件,要注意分析发生全反射时边界光线的确定,作出光路图,结合几何知识研究这类问题.
2、【湖南省(长郡中学、株洲市第二中学)、江西省(九江一中)等十四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一透明柱状介质,如图所示,其横截面为扇形AOC,O为圆心,半径为R,圆心角为90°,AC关于OB对称,一束足够宽平行于OB的单色光由OA和OC面射入介质,介质折射率为,要使ABC面上没有光线射出,至少在O点左侧垂直OB放置多高的遮光板?(不考虑ABC的反射)
【答案】
【解析】光线在OA面上的C点发生折射,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由,解得
折射光线射向球面AC,在D点恰好发生全反射,入射角为,有,解得
在三角形OED中,由正弦定理有,
所以挡板高度,解得
由对称性可知挡板最小的高度为
点睛:几何光学是3-4部分的重点,也高考的热点,关键要能正确作出光路图,掌握折射定律和光速公式这些基础知识.
3、【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第八次月考】图为一光导纤维(可简化为一长直玻璃圆柱体)的示意图。光导纤维长为L,现有一光线从光导纤维一端的横截面圆心处入射,光线和轴线的夹角增大到i时恰好还有同入射光线相同强度的光线从另一端射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ⅰ)玻璃对该光线的折射率;
(ⅱ)光线从光导纤维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需的最长时间。
【答案】 (1) (2)
【解析】【分析】根据折射定律求玻璃对该光线的折射率,利用全反射的条件和运动学知识求光线传播所用的最长时间;
所以
综上,解得:
(ⅱ)光在玻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在介质中传播所走的路程
α越小, 越大,即
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的最长时间
综上,解得:
4、【湖北省八校(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如图,一个三棱镜的裁面为等腰直角形ABC,? 为直角,直角边长为L,一细束光线沿此截面所在平面且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上的某点M,光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BC边上。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光在真空中速度为c.
①作出完整的光路图(含出射光线,并在图上标出角度大小)
②计算光从进入棱镜,到第一次射出棱镜所需的时间。
【答案】 ① ②
【解析】①光路图如图
②作出三角形ABC关于BC边对称图形可知光线在棱镜中的传播路径长度等于MN的距离,即:
速率
传播时间:
点睛:正确画出光路图,并结合折射率与几何关系求待求的物理量。
5、【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所示,1、2、3、4、5为均匀介质中质点的平衡位置,间隔为a=2cm.沿x轴成一条直线排列;t=0时,质点1开始竖直向下振动,激起的正弦波向右传播;到t=2s时,从第2个质点到第4个质点,均完成了4次全振动,但均未完成5次全振动,此时刻波形如图实线所示,第2个质点在波峰,第4个质点在波谷。求:
①质点振动的周期及这列波的波速。
②从t=2s时起,经过多长时间,从第2个质点到第4个质点区间出现图中虚线波形。
【答案】 (1)0.2m/s(2)
【解析】(1)t=0,质点1向下振动,向右传播;t=2s,质点2在波峰

6、【河南省郑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如图为一半球壳形玻璃砖,其折射率为n=,球壳内圆的半径为R,外圆的半径为.图中的OO'为半球壳形玻璃砖的中轴线.一束平行光以平行于OO'的方向从球壳的左侧射入(如图所示),这束平行光中,有一部分到达内圆表面时能射出玻璃砖,求这部分平行光束的宽度。
【答案】
【解析】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设光线AB入射到球壳的外表面,沿BM方向射向内圆,在M点刚好发生全反射,根据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即可求解。
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设光线AB入射到球壳的外表面,沿BM方向射向内圆,在M点刚好发生全反射,则
在△OBM中,OB=1.5R,OM=R
所以
解得sinr=0.4
由折射定律得n=
则sini=nsinr=
故平行光束的宽度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射定律、临界角和几何知识的综合应用,作出光路图是基础,运用几何知识求折射角是关键。
7、【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方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顶角∠AOB=120°,顶点O与桌面的距离为4a,圆锥的底面半径R=a,圆锥轴线与桌面垂直.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求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的面积.
【答案】4πa2
【解析】当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经过第一次折射时,由于入射角等于零,所以折射角也是零,因此折射光线不发生偏折.当第二次折射时,由于入射角等于30°,而玻璃的折射率n=,可得临界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判断光线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作出光路图,可根据几何关系可确定光斑的半径,即可求得光斑的面积.
解:设玻璃的临界角为C,则有:sinC==
如图所示,射到OA界面的入射角为:α=30°,
则有:sinα=<sinC,α<C
故入射光线能从圆锥侧面射出.
设折射角为β,无限接近A点的折射光线为AC,根据折射定律有:
sinβ=nsinα
解得:β=60°
O2D=O2Otan30°=4atan30°=a
光束在桌面上形成光环的面积
S=π?O2D2﹣π?O2C2=πa2
答: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照亮部分的面积为πa2.
【点评】本题关键之处是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与反射定律作出光路图,再利用几何关系来辅助计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