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一单元 · 第三课
废墟的召唤
万园之园
导入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成了断壁残垣。
大水法和远羸观残迹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
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品味赏析语言。
2.通过了解历史,研读重点句段领悟文章的主旨;通过品读,体味课文
含蓄隽永、贴切生动的语言。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增
强作为新时期青年学生的使命感,增强爱国意识,关心国家大事。
1、识记下列生字词:
远瀛(yíng)观 甲胄(zhòu) 充塞(sè) 碣(jié)石 嗫(niè)嚅(rú) 迤逦(yǐ lǐ)窸窣(xī sū)
2、解释下列词语:
莽莽苍苍:郊野苍茫广大的景色。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若无其事: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怅然:形容闷闷不乐或失望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哀怨。
字词积累
2、解释下列词语: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许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
窸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字词积累
宗璞,现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于北京。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
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丁香结》。其中《三生石》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得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宗璞出身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她的父亲是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她的文风素以典雅著称于文坛,作者自言:“我自己在写作时遵循两个字,一曰‘诚’,二曰‘雅’。”
走近作者
本文写于1979年12月,当时,党的改革开放的口号如春雷般响彻神州大地。作者借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意在向全社会发出号召,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身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之中。
课文背景
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还是有什么目的?
题目是“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整体感知
2.作者渲染这一派荒芜衰败的景象,绝不仅仅是凭吊这一历史的遗迹,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通过这荒芜景象的描写,抒发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作者渴望改变这一切,可以说,这种情感贯穿于整个作品之中。
1.作品的开篇,作者用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描绘了在冬日斜阳无力地笼罩下的圆明园废墟的概貌,描绘了干皱的田地中点缀着的断石残碑以及枯荷衰草。
整体感知
3.召唤全社会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之中。
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1—3段,是全文的第一部分,即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
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向全社会的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21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1.作者是在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1)“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2)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吗?
(3)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
深入探究
1.冬日;心情沉重。
2.(1)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2)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离骚》写尽了文人墨客的忧国忧民情怀。我们至今还在吟诵他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前面说的是改造历史,后面说的是不能够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内心经历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深入探究
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那一句或一段话,并把它有感情地朗读出來,同大家一起分享。
句段赏析
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把圆明园的遗迹比喻成荒野的海洋,然后建筑遗迹就成了海洋当中的一列船只,丛生的荒草是海藻,杂陈的乱石是泡沫。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这一带建筑遗址的荒凉景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涵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句段赏析
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一留一”的声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句段赏析
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
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晚霞映照下的景色,如醇香的美酒一般使人沉醉,又如奇幻的梦境一样朦胧、美妙。
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不仅表现了作者内心时不我待的情怀,而且是在召唤人们尽“每一个我”的责任,号召人们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读来耐人思索。
阅读文章第三部分,找出描绘夕照景色的段落,说说每段景色描写的特点、含义。
第9段写粉红的天空与寒鸦,写晚霞的艳丽、西山的娇红与天空中的寒意所形成的鲜明的对比。
第14段中枯梗与绮辉,西山的鲜嫩润泽与浅淡的光照下的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鲜明的对比之中更显出这天空、红日、西山的美丽可爱,作者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第19段描写了太阳下山之后的景色。作者笔调由冷暗阴沉转为浓墨重彩。用“铺天的霞錦”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前程。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用“这铺天的霞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 际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人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含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如开头一段关于圆明园废墟概貌的描写,作者渲染了一派荒凉衰败的景象,渴望变革的激情渗透其中;第9段中所写的西山落日虽然苍凉,然而那“一层娇红”却是人对未来充满的希望与憧憬。作者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真正做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融情于景
体味写法
从文中找出作者与年轻人的辩论,谈谈自己的理解?
作者满怀爱国之心,也想为祖国的振兴尽到自己的责任。她与年轻人的辩论,反映了两代人的不同看法。辩论的结果是意见达成一致,这正是这蒙受着民族耻辱的废墟给后人的启示。
题目中的“召唤”具体指的是什么内容?
号召人们继续奋斗,以改造历史。与年轻人的对话更说明了人们在探索未来的道路上寻找希望,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尽每一个我的责任”。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有时代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请同学们谈谈在当今时代,中学生应该尽的责任是什么,又该如何尽责。搜集有关“尽每一个我的责任”的资料,或搜寻一些蕴涵丰富历史底蕴的材料,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