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美术八年级下册《轻描重彩总相宜》课件(10张ppt)+教学设计+随堂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美术八年级下册《轻描重彩总相宜》课件(10张ppt)+教学设计+随堂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8-05-07 07:40:16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苏少版中学美术八年级下册
《轻描重彩总相宜》
猜一猜:哪一幅是生活,哪一幅是艺术小游戏
第2课《轻描重彩总相宜》
(第一课时)
工笔画:在经过胶矾加工的宣纸或绢上,用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事物的形象特征,是传统中国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
工笔花鸟画的发展阶段唐代
形成 《出水芙蓉图》的艺术特点是什么?(提示:从用笔、造型和色彩、构图三个方面来思考)思考与探究宋代 吴炳 《出水芙蓉图》
出水芙蓉图的绘画步骤步骤一(勾线)步骤二(渲染)步骤三(罩色)步骤四(刻画)学以致用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示范开始临摹宋代吴炳的《出水芙蓉图》。
要求如下:
1、构图稳定
2、造型准确
3、用笔工整细致
练习卡善知升华图一图二谢谢聆听《轻描重彩总相宜》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在八年级美术教材中,以较大的篇幅、较多的内容涉及了中国花鸟画的教学,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历代名家辈出,技法日臻完美。本教材有宋画名作《鸡雏待饲图》《碧桃图》《出水芙蓉》。近代画家陈之佛的《白鹰》、齐白石的《莲蓬蜻蜓图》等一系列内容,将工笔花鸟的艺术做了较完整的呈现。通过宋画赏析,使学生看到流传千余年的宋代花鸟画的生命力,看到古人无意天成的艺术天赋,更看到宋人不仅将花鸟形象达到精微传神,还将自然属性与道德品格相联系,创作出大量不同风格的作品,宋代是工笔花鸟画最为繁荣的时期。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凝聚着浓郁的文精神,作为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洋溢着特有的审美,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工笔花鸟画有其独特的艺术绘制程式,讲究用笔用墨,笔墨不仅是视觉形式,更是气韵、精神的载体。教材选材灵活,宋人花鸟,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视角。引导学生感受宋人花鸟画“以技进乎道”的高妙,感受画面空灵、至美的视觉遐想。
看: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中属于工整细致的类型,它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常常先勾线后渲染,设色精微细腻,富有装饰美。工笔画的绘画工具有:墨、砚、染色用的羊毫笔、勾线用的狼毫笔、水盂、颜料、调色盘等。
学:工笔画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工笔花鸟画要求表现对象的生命与特质,并借助联想与想象构筑充满感情的诗意画面。宋人花鸟画中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常常被人们寄寓丰富而深邃的精神涵义,因此,工笔画是“笔工而意写”。一幅工笔花卉的绘画过程清晰易辨:勾线、渲染、罩色、刻画。
实践:通过赏析、理解,观察花鸟画在造型、敷色、布局等方面体现的装饰美,尝试用兼工带写的方法完成一幅花卉草虫小品,体会花鸟画的诗情画意。
创新:选用不同的材料,熟宣、绢等,创作或临摹一幅工笔花鸟画,美化居室。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思维上出现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加强,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表现美术作品,同时在美术活动中敢于尝试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表现自己的见解。八年级学生对美术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度,在过去的一年的学习中学生审美意识有所提高。因此在这基础上可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并且根据去年七年级学生的整体表现,我将在八年级造型.表现领域课程中着重抓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切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我将基础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手、眼、脑并用的好习惯,让美术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宋人花鸟画的表现语言、构图形式、造型特征、色彩运用及画面情趣的表达。
技能目标:临摹一幅宋代花鸟画小品,体验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感受画面的书卷气息。
情感目标:感受宋代花鸟画崇尚诗意的情趣,品味画面“笔工而意写”的意境、气韵。
四、课时教案:
授课教师
何力
年级

学科
美术
课题名称
《轻描重彩总相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宋人花鸟画的表现语言、构图形式、造型特征、色彩运用及画面情趣的表达。
过程与方法
临摹一幅宋代花鸟画小品,体验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感受画面的书卷气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宋代花鸟画崇尚诗意的情趣,品味画面“笔工而意写”的意境、气韵。
教学重点
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步骤及其艺术特征。
教学难度
工笔花鸟画诗意画面的构建。
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熟宣、勾线笔、染笔、颜料、水盂。
学具:熟宣、勾线笔、染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检查学生工具,稳定学生情绪,尽快进入课堂。
教具:教学课件,熟宣、勾线笔、染笔、颜料、水盂。
学具:熟宣、勾线笔、染笔、颜料等。

熟绢 熟宣

勾线笔 染色白云笔 水盂

墨汁 国画颜色
二、新课导入
摄影《夏荷》与宋人花鸟《出水芙蓉图》哪幅作品印象更深刻?
猜一猜:哪一幅是生活,哪一幅是艺术
导入课题“轻描重彩总相宜”。
三、新授课程
1. 探讨交流
仔细品味《出水芙蓉图》,你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在团形的画面中,画家截取一花一叶,并巧妙地组合,构图简洁而富有张力,自然生态下的荷花形象被画家赋予了一种超自然的美。
看见:荷花、莲蓬、花蕊、荷叶、花茎。
发现:作品的布局稳定、空灵,用笔精妙,用色沉着,精湛细密。荷花精微的晕染勾勒,夸张的莲蓬、花蕊的造型,借助立粉表现技法,舞动的荷叶,使小小的画面传达出一种空灵清虚的境界,揭示出自然界生生不息之情境。
一花一叶,凝聚了画家对生命的关注,融入了画家的生命整体。
感受:画家在荷花中捕捉着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境界,蕴含着宁静、平淡、和谐的诗意和超出具体细节刻画之上的一种“禅境”。
2. 分析讨论
分组分析《鸡雏待饲图》《碧桃图》,从画面细节处谈一谈各自的感受。
《鸡雏待饲图》画面只画了两只小鸡,画家对鸡雏动态捕捉、神形的毕现,让我们想起儿时饲养的鸡雏,如闻啾啾的鸡叫,儿时的幸福温湿眼眶,整个画面在工整细腻中充满了浓浓的诗意。
《碧桃图》透露出画家观察的睿智,画面洋溢着春天的生活气息,花朵的用心刻画,与画家观察体验生活并反复笔墨修炼紧密相联。
熟宣:中国书画用纸,起初产于安徽的泾县(古属宣州),所以称之为宣纸。熟宣,是染有胶矾的生宣,具有着水后不渗化的特点,适用于工笔画。
主要品种有:素宣、玉版、蝉翼、冷金等。
勾线笔:多为狼毫勾线笔,用于中国工笔画创作时对作品的勾勒,用于线条造型,表达形象准确、有力量感。
染笔:中国工笔画渲染时的用笔多为羊毫。
工笔花鸟画:工笔花鸟画是运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国画颜料,在熟宣纸或矾绢上进行严谨精致的花鸟画创作。工笔花鸟画不仅是“应物象形”,更是意象性的写实,追求气韵生动的意境和情趣。
没骨法:中国画术语,舍弃了墨笔勾勒,直接用彩色作画的技法称为“没骨法”。相传由南朝张僧繇创始,真正始于清朝恽寿平。这种画法打破了以往的“勾花点叶”法,以彩笔取代墨笔直接挥毫,从而产生了全新的画风。
兼工带写:中国画技法名。即一幅画中有笔法工整细致的部分,亦有较放纵写意的部分,用工、写二种笔法,表观出物象的形神。
宋人小品:小品画,通常指表现折枝、局部和寻常花鸟鱼虫的扇面、册页等小幅作品,画幅小中见大。其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在尺幅不大的画面上,画有山水楼阁、花鸟草虫、人物故事等内容。宋人小品花鸟画形制多为圆中见方的尺牍小幅,以内敛的结构和开合呼应的构图方式,营造格调优雅而隽永的意境。
六法论:南齐著名画家谢赫的“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是最完整、最系统的中国绘画、品画的标准。
陈之佛:号雪翁。擅长图案设计和书籍装帧,后转入中国画,长于工笔花鸟画,作品无论在构图、线条、设色上都有独到之处,尤其对色彩的运用,艳而不俗、淡而有味,让人百看不厌。“观、写、摹、读”四字诀,则是陈之佛律己教人的金科玉律。
齐白石: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三百石印富翁等,白石先生以写意蔬果见长,常常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中国画的艺术精神,向大众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稍加留意你会发现,他的写意画中有描绘得十分工细的昆虫穿行其间,加强了作品的意趣。
3. 欣赏感悟
《百花图卷》(纵31.5 厘米、横1679.5厘米)。
观察:画卷在用笔、用墨和表现技法上的特征。
欣赏:故宫博物院馆藏,宋代佚名,是以白描为主,浓淡墨烘染为辅的巨幅长卷。
图中绘有梅花、山茶、罂粟、牡丹、荷花等五十余种花卉,花间穿插、点缀禽鸟、草虫、蛱蝶、小鱼等,极富自然情趣。其间在枝杆、花叶正反翻转的形态及纹理、蜻蜓、鸟类、草虫的用笔都有微妙而精致的变化。配以墨色的烘染,生动传神。譬如荷叶的用线,是重线勾花头,极精致的淡细勾花脉,鸡冠花用点、蜻蜓翅上勾脉线,都一丝不苟而各有变化,故气韵别致。
《出水芙蓉》步骤图:
《出水芙蓉图》宋代 吴炳
感悟:宋代画家力倡画面的“诗境”,使得画家由追求再现自然美升华到把花鸟与人、自然与人联系在一起。可以这样说,宋人的“写生”再现,起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花鸟鱼虫皆被赋予人格,展现人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宋人册页花鸟画,尽管画幅不大,但表达得气势宏大、意境悠远,在意境上追求自然和生命的气韵,流露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 探究分析
思考:宋人花鸟作品,画家在苦心“经营位置”时,背景为什么要留白?
宋人花鸟小品,无一例外地都没有背景,布白的经营在整个构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到宫庭画院的画家们在构图上强化“独幅画感”,即画面的完整性。将画面留白处理极尽精妙,“计白当黑”,使画面遐想的空间更大。空白在画面中不但构建了空间问题,同时还把空白构建的空间关系纳入另一境界之中,也就是说,空白构建的空间不是虚无的空间,是虚与实的相互依存。
5. 教师演示
如何临摹宋人花鸟画?需要做哪些准备?
工具介绍:熟宣、绢、墨、砚、染色用的羊毫笔、勾线用狼毫笔、水盂、颜料、调色盘等。
临摹经典工笔花卉步骤:勾线、渲染、罩色、刻画。
教师演示《出水芙蓉图》步骤,将步骤图一一展示。
勾线——先用铅笔在白纸上起稿,勾勒造型后,拷贝至熟宣或绢上,选择勾线笔勾线。根据画面需要,描绘花卉的线条淡些,叶、茎深些,使线稿有浓淡变化。
渲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可以用两支毛笔,分多次进行,一支笔蘸墨或色,另一支笔蘸水,将墨色拖染开去,形成墨色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宋人花鸟画都经过层层渲染,色彩透明、厚重,质感和立体感强。
罩色——根据画面平涂一层淡色,使画面统一丰富,可以多次进行,要求用色透明,露出底色。细分为统染、罩染、提染等。
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地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刻画——勾勒花瓣的花丝,堆出花蕊的厚度,点染花茎的小刺。细致描绘,丰富画面细节。
6. 学生作业
作业内容:
临摹一幅宋人花鸟画册页,体会工笔花鸟画技法。
基本要求:
了解工笔花鸟画的工具、材质,完成一幅花鸟画小品。
个性要求:
完成一幅工笔花鸟画小品,并用其美化居室。
7. 展示评价
学生在班级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同学之间交流临摹宋人小品的学习体会,互评及教师点评作品,以鼓励为主。评价结果以简练的语言记录,并给予学生恰当反馈,以提高学生学习传统绘画的兴趣。
8.善知升华
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是品德,更是一种情怀,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把更多美好的事物融入到我们的画面当中。
课堂达标练习
1、了解宋人花鸟画的表现语言、构图形式、造型特征、色彩运用及画面情趣的表达。
2、写生荷花,体验工笔花鸟画创作过程,并通过临摹或同题材经典宋画《出水芙蓉》,感受工笔花鸟的艺术魅力,并通过欣赏与实践,更深刻地理解宋画的哲学思想和艺术魅力,加深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认识。
3、感受宋代花鸟画崇尚诗意的情趣,通过对工笔花鸟艺术的特点、风格、规律美学思想等有基本了解,对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及内涵,在认识上有一定提高,从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轻描重彩总相宜》评测练习
1.
根据以上图片,请同学们说出花鸟画都包括哪些题材?
2.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图片说出花鸟画从画法上分为哪三种?
3.

根据以上图片请同学们总结工笔画在画法上分为哪四种?
4
宋代 吴炳 《出水芙蓉图》
请同学们欣赏《出水芙蓉图》,并用自己的语言评述其艺术特点?(从用笔、造型和色彩、构图三个方面入手)
5.
请同学们根据教师的示范,并根据《出水芙蓉图》的绘画步骤去临摹,体验描绘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