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二、掌握式习题 教学
布卢姆 “掌握学习教学法”(目标教学)
形成性测验: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所编制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的目标达成情况测试题,在单元教学初步完成后实施。
掌握式习题教学,主要指围绕形成性测验的有关教学准备和实施过程。第三节 物理习题教学的方法一、程序式习题教学
斯金纳 “程序教学”
基本做法:把一道复杂综合题分成多个小步子,一步步呈现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步反应及时进行评价,进而完成整个解题任务。 1、识记
对物理学习内容的回忆。
“识记”习题配置举例:感生电动势与穿过该回路的哪一个物理量成正比?
A.磁通量 B.磁通量的变化量 C.磁通量的变化率
测量目标: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记忆 掌握式习题教学的目标习题配置:
认知领域学习水平分类:
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认知水平分类:
识记、理解、运用、分析与综合教学单元:高中“电磁感应”一章 “理解”习题配置举例:写出下图各种情况下,导线ab两端的电势差Uab,设导线长为L,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测量目标:对公式E= BLv 的理解及对切割磁感线问题的简单推断。2、理解
对物理概念、规律、现象的解释,对给定问题情境的转换,对问题效果、影响、变化趋势的简单推断。答案:Uab=BLv Uab=0 Uab=BωL2/2 答案:B、D3、运用
选用学过的物理知识,直接解决给定新的问题情境中的简单问题。答案:I=2.5×10-3A
Uoa= 5×10-3V
M= 2.5×10-5N· m
P= 5×10-5W4、分析与综合
选用若干物理知识,经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解决背景较复杂、条件较隐含的问题。三、讨论式习题教学
在教师指导下,针对一定的问题情境,采用学生间、师生间以讨论答辩的方式所进行的习题教学。 两个关键:
1、提出能够引起讨论的讨论题
2、调动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四、物理习题教学中的一些具体教学方法1、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是指,对于一道基本题,按程序不断加深加广,变成许多道有关的习题,让习题的情境有所变化,所用的物理规律不变,以实现对某一物理规律的灵活运用。解:冰块熔化前,即得冰熔化后,状态变了,
但质量没有变,所以, 液面不变。即G冰2、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是指,对一道习题,采用多种方式求解,也就是题目的情境不变,所用的物理规律或方法不同,以实现从多个侧面深入认识一个物理现象。举 一 反 三
(情境) (规律) 此题可不可以以B为参照系,直接用动能定理求解?错在把动力学公式用于非惯性系错误解法四:应用速度图像求解。vt 速度0时间A解法四:应用速度图像求解。Pvt NQ解法四:应用速度图像求解。Pvt NQ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同样可解得可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 (1)一个物体系如果受合力为零,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一定守恒,要看系统内有无摩擦力做功。 (3)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也不一定总作负功。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 (4)运动学公式适用于惯性系和非惯性系,而动力学公式只适用于惯性系。 (2)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是系统,而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3、多题归一
多题归一是指,把多个表面上不同但实质上相同的题归成一类,找出它们的共同点,用同一个物理规律去解答。触类旁通 第四节 物理习题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讲解例题二、习题课1、习题课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必须用启发式进行教学。
应对学生具有示范性。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2、习题课教学的一般程序复习总结有关知识。
讲评近期作业。
讲解讨论例题。
学生课堂练习。
布置课外作业。
四、测验和讲评六、与习题有关的课外活动(1)娱乐型
(2)研究型
(3)竞赛型 练习题一:雨伞边缘半径为r,且高出地面h,伞柄在竖直方向上以角速度 ω 旋转,使雨滴自边缘甩出去落于地面成一个大圆,求此圆的半径。错 解错误原因:此示意图中雨滴的落向应垂直雨伞的半径向外的,并非图中所示。[正解]解题中的空间想象至关重要 练习题二:电荷q均匀的分布在半径为R的半球面ACB上,MN是通过半球面顶点C和球心O的连线,PQ是MN上的两点,且PO=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