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习题复习5[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习题复习5[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4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5-09-05 19: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五节 物理解题与教学知识一、教学知识在物理解题中的作用(一)物理问题一般要转化为数学问题(二)数学是描述物理问题的语言(1)利用数学知识丰富、深化物理模型。
(2)用符号来表示物理量。
(3)表示物理量间的关系。(三)数学是推理计算的工具二、物理解题与数学运算的区别在建立模型中所进行的科学抽象不同在论证推理中所用的归纳方法不同对得出结果的解释不同联系(一)数学抽象和物理抽象区别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他们本身的线度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被看成是点电荷。 当r→0,不能看成是点电荷,而是一个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带电体。(二)数学近似和物理近似[物理近似题例]如图电路中,I=1.0mA,R1=R3=4kΩ,R2=8kΩ ,R4=2kΩ,求流过安培表的电流。①解:由R1=R3得由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关系,有再由节点C的电流关系,有流向是由C到D[物理近似题例]如图电路中,I=0.1mA,R1=R3=4kΩ,R2=8kΩ ,R4=2kΩ,求流过安培表的电流。既然认为C与D电势相等,那么电流怎么可以从C 经过安培表流向D呢?是的。因安培表内阻很小,与四个电阻的数量级相比可以忽略。所以认为C与D电势是近似相等的。这是对问题的另一种考虑,在求IA时,就不能忽略C、D间微小的电势差。电路图由①变②,这是否认为C与D电势相等?(三)数学归纳法和物理归纳法(四)数学解和物理解 经数学推理计算得出的物理习题的结果应当受到物理规律的制约。[数学解和物理解题例]以10米/秒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加速度大小是6.0米/秒2,求刹车后4.0秒内的位移。三、数学知识在物理解题中的运用(一)数列知识的运用[数列知识的运用题例]一个小球自4.9米高处自由下落,由于与地面碰撞时有能量损失。每次跳回的速率等于落地速率的7/9,若不计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问此球经过多长时间才能静止于地面?中括号内为一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和,首项a1=1,公比由求和公式,得所以秒类似,,总时间:,(二)二次方程判别式的运用设小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对其受力分析,有由此二式,得速率v必为实数,则即整理,得所以,小球运动的最小轨道半径为(三)平均值的运用[平均值的运用题例]蓄水池水深为h,求宽为a的关闭的水闸所受的压力。于是,所求的压力为解:水对水闸上各点的压强随该点距水面的深度而变化,p=ρgh,p随h线性变化。(四)解析几何知识的运用[解析几何知识的运用]定量讨论节日烟花的形状。四、物理解题中的数学方法(一)公式法
(二)比例法[比例法题例]一带电电容器,现使它的带电量增加4×10-8库仑,发现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20伏特,求该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少法拉?步骤:
①建立用相关物理量表示的坐标系
②根据题意作出相应的物理图象
③根据图象的物理意义判断、推理和计算。(四)图像法(三)几何法2v0结构对称的处理方法结构对称的处理方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