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制作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新世纪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8-05-07 12:4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制作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世纪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Flash元件及种类,会创建Flash元件;会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示,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能制作包含元件大小、位置、颜色、透明度等变化的动作补间动画;通过小组讨论,代表汇报,能较好理解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对制作Flash动画感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制作文字元件大小变化的动作补间动画。
2.教学难点:动作补间动画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区别。
三、教学资源与课前准备:操作过程与步骤(学案)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展示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
2、学法:自习法、小组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复习导入
前面学习形状补间动画,请同学们回顾说说如何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接下来请同学观看几个动画,想一想这些动画中是有什么在变化?老师播放几个动作补间动画。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纠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动作补间动画。
观看动画,思考问题,讨论回答。
播放动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元件的制作
讲解元件的作用与分类(图形元件、影片剪辑和按钮),演示并讲解创建图形元件的过程。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所讲的步骤,自己创建一个元件。
巡视,指导。提示学生使用文本工具输入文字。创建元件后,提示学生观察库面板的有什么变化。
仔细观看老师操作讲解过程。
动手操作,同学间交流操作过程与体会
了解元件的作用与分类,学习创建元件的方法。
3.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讲解并演示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过程。
(1)从库中拖动元件到舞台中;
(2)使用任意变形工具放大元件。按shift键手动同比例放大。
(3)选择时间轴第30帧,按右键插入关键帧,使用任意变形工具缩小元件。
(4)选择时间轴第1帧,打开属性面板,单击“补间”右边向下箭头,选择“动作”。
第1至30帧之间出现蓝色背景的一条带箭头的直线。
按Ctrl+Enter组合键测试动画。
老师巡视,指导。
观看老师演示讲解。
小组合作,制作动作补间动画。测试影片。
通过观看老师演示,动手实践,了解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方法
4.小试牛刀
完成试一试,制作一个红色圆球由小变大的动画。老师巡视,指导。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
巩固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5.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自学学案中的内容,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动作补间动画,让元件产生旋转,慢慢变淡,并向右移动直至退出舞台的变化。
自学学案,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在时间轴第55帧插入关键帧,将文字调大,设置元件的透明度为31%,在第30与55帧之间建立“动作补间动画”,设置旋转属性为顺时针旋转,旋转次数为3次。
在第70帧插入关键帧,向右移动元件,至舞台外。在第55-70帧之间建立动作补间动画。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会制作元件大小、旋转、颜色、透明度、位置变化的动作补间动画。
6.讨论归纳小结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节课学习的动作补间动画和前面学习的形状补间动画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老师巡视,参与到小组讨论。
请每个小组派代表说说这两种动画有什么区别。
老师根据各小组汇报的情况作补充纠正。
共同归纳:(1)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必须是形状,实现两个形状之间的变化,或者一个形状的大小、位置、颜色之间的变化,可以是一种变化,也可以是包含多种变化;
(2)动作补间动画的对象必须是元件(即图形元件、影片剪辑或者是按钮),实现一个元件的大小、位置、颜色、透明度和旋转等的变化,可以是一种变化,也可以包含多种变化。
(3)形状补间动画两个关键帧之间是浅绿色的背景,而动作补间动画的关键帧之间是蓝色背景。
同学间相互讨论,回顾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步骤与过程。
小组代表根据组内讨论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通过讨论,复习巩固了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掌握了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较好地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7.巩固提高
接下来,请同学们创建一个图形元件,然后利用该元件制作一个动画,在时间轴上多设置几个关键帧,使之产生位置、大小、旋转、透明、颜色等变化效果。
动手操作,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合作完成。
为让学生能熟练掌握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方法,理解动作补间动画会使元件在哪几个方面产生变化。
8.课堂总结
请同学们一起来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1)创建图形元件;
(2)复习插入关键帧(快捷键:F6);
(3)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包含元件的大小、位置、颜色、透明度的变化;
(4)讨论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之间区别与联系。
跟随老师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提高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