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精修)(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精修)(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07 15: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学习目标知道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结果;
掌握满洲兴起的史实。重点难点重点:李自成起义。
难点:清兵入关。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科技
名著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明长城和
北京城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覆亡。明朝是如何衰败的?又是怎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ー、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1.政治腐败:
明朝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 )在位48年,竟然有20年不上朝。
2.社会动荡:
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在神宗支持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国力得到恢复,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神宗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 [1] 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因缺乏张居正这样的贤士应对督导、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不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强征矿税亦是在位期间被称为一大诟病,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1.政治腐败表现:
①皇帝:
②皇室内部:
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勾心斗角,纷争不已;2.社会动荡表现:
①朝政的混乱,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纪松弛,各级____________,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_________,肆意侵占民田,致使________________。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官吏贪赃枉法兼并土地大量农民流离失所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原因:
明朝末年, 异常尖锐;陕西北部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阶级矛盾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2.概况: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提出“ ”的口号;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4月,起义军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明朝灭亡。均田免赋“均田免赋”“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因此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3)李自成的政策与明政府政治的腐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明朝政府腐败,还不断征收各种赋税,民心尽失,这是根本原因。)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1.满洲兴起: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2.清兵入关:
明朝灭亡以后,明军将领 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最后失败。吴三桂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扬州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
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山海关●山海关清兵入关 清军入关又称清兵入关、 满清入关、 清朝入关、入关战争, 是指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
广义上是指1644年清军入关后镇压农民军、消灭南明诸政权等汉族反抗武装的一系列由北至南的统一中国的战争。它标志着清朝在全中国统治的开始。
清军入关的性质,以及后金兼并女真各部以及清对明朝及南明的战争,认为“清进行的战争就是为中国统一的战争” 的观点,实际上是“大一统”观念来看待明清之际历史,拿现代标准裁量古代历史,用后来结果倒套此前过程的结果,民族平等原则不是这样贯彻的。1644年,清朝统治全国开始的时间。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起义原因:口号: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农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闯王
李自成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清兵入关:满洲兴起:发展:明朝的灭亡均田免赋1643年,建立大顺政权;
1644年攻入北京,明朝灭亡。(努尔哈赤、皇太极)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朝政腐败,矛盾激烈,天灾人祸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失败说说李自成起义的原因。原因:
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阶级矛盾尖锐。②天灾人祸。陕西北部连年大早,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却催征如故。③农民起义不断。李自成投奔起义军后,由于英勇善战,后来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随堂演练1.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 )
A.大顺 B.大金
C.大陈 D.大清A2.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
A.太祖努尔哈赤
B.太宗皇太极
C.世祖福临
D.圣祖玄烨B3.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过许多政权,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了贡献。下列不属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是( )
A.北魏
B.元朝
C.明朝
D.清朝C4.明朝后期,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土地高度集中。造成这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国有土地公有制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明朝后期的政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5.(四川广元中考题)下列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隋唐一秦汉一宋元一明清
B.秦汉一隋唐一宋元一明清
C.宋元一隋唐一秦汉一明清
D.明清一宋元一秦汉一隋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