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2018年人教版部编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的概括;
2.掌握明北京城和明长城的基本情况;
3、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使学生了解在我国明朝时期,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
4、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学习难点 如何理解明朝小说的时代特点
【知识点一、科技名著】
1.《本草纲目》
(1)作者: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2)成书:
通过医疗实践,对古代的药物学书籍加以整理和补充,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深入社会,实地调查,采集药物标本,掌握第一手资料,编写出《本草纲目》。
(3)地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天工开物》
(1)作者:宋应星。
(2)内容: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3)价值: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农政全书》
(1)作者:徐光启。
(2)内容: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
的创新研究成果。
(3)价值: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1.明长城: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
【知识点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嘉峪关
秦长城秦始皇大修长城,在把秦、燕、赵等国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的基础上,还加以增筑、扩建,筑成西起临洮东达辽东的秦长城。
比较明长城和秦长城
秦长城 明长城
目的
起止
建筑
作用
象征意义
抵御匈奴南下
防范蒙古骑兵的侵扰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土筑
东段用条石和青砖,位置靠南
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经济上促进了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政治上连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
2.北京城:
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1420年基本建成,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包括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由蒯祥等人设计,是北京城的核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知识点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宫
城
皇 城
京 城
外 城
1.小说: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
作者 内容 地位(特点)
《三国志通
俗演义》 罗贯中 描写了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矛盾冲突,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
的强烈愿望 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知识点三、小说和戏剧】
《水浒传》 施耐庵 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西游记》 吴承恩 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刻画了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抒发了作者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2.书画:出现了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等。
3.戏剧: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汤显祖的《牡丹亭》,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牡丹亭》剧照
【释疑解难】
◆1.宋应星讲:“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谈谈《天工开物》不受读书人重视的原因。
当时文人求取功名主要靠科举制,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是脱离实践的四书五经。《天工开物》是介绍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科学巨著,与功名无关,所以宋应星这样说。
2.明清科技巨著的特点。
(1)从内容上看:多是总结性的巨著,是集大成者。
(2)从价值和影响上看:虽无突破、创新,但传统科技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3)从主体行为上看:勤奋钻研、身体力行、注重调查研究——献身科学的精神。
(4)部分内容开始涉及自然科学,如《天工开物》。
【释疑解难】
◆秦长城与明长城的不同点。
(1)目的:秦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明长城是为了防范蒙古贵族南扰。
(2)材料:秦长城是土筑结构;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
(3)规模: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蜿蜒万余里;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
(4)位置:明长城较秦长城靠南。
【释疑解难】
《徐霞客游记》
明末的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其中对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和记录,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知识拓展】
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李时珍 《西游记》
宋应星 《三国志通俗演义》
徐光启 《水浒传》
施耐庵 《农政全书》
罗贯中 《本草纲目》
吴承恩 《天工开物》
建筑
科技
北京城
明长城
李时珍《本草纲目》(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明末)
宋应星《天工开物》(明末)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文学
施耐庵《水浒传》(元末明初)
罗贯中《三国演义》(元末明初)
吴承恩《西游记》(明朝中期)
戏剧
汤显祖《牡丹亭》(明)
【知识小结】
一、选择题:
1.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 )
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2.这本书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这本书的作者是( )
A.李春 B.毕昇 C.曹雪芹 D.宋应星
C
D
【课堂训练】
3.下列四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逐渐)广种(广泛种植)”一语的,只能是( )
A.《史记·食货志》 B.《梦溪笔谈》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4.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程是( )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北京故宫
D
B
5.小明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业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他首先查阅的著作是( )
B
6.今天的北京故宫,其实是“故宫博物院”的简称。那个曾经威严不可侵犯的地方,如今早已成为普通民众踏足参观的地方。北京故宫在历史上也叫( )
A.阿房宫 B.未央宫 C.紫禁城 D.大明宫
7.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C
D
8.如图是小明同学暑假准备阅读的文学名著,你知道该著作取材于哪一史实吗( )
A.唐朝晚期的农民起义
B.北宋晚期的农民起义
C.南宋晚期的农民起义
D.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B
9.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贪吃懒惰的猪八戒、慈悲善良的唐三藏和朴实忠诚的沙和尚,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是哪部书中的主角(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0.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
A.关汉卿 B.汤显祖 C.徐渭 D.董其昌
C
B
1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欢迎。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医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A.张衡 屈原 B.宋应星 李时珍
C.蔡伦 张仲景 D.张仲景 李时珍
D
12.《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下面关于它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A
13.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明朝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的地步。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C.西起玉门关,东到山海关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
二、材料解析题:
14.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长城修建于何时?它的修建为了防御哪个少数民族?
明朝。蒙古族。
(2)秦长城和明长城有何不同?如何评价明长城?
不同:①目的:秦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明长城是为了防范蒙古贵族南扰。②材料:秦长城是土筑结构,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③规模: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评价:明长城是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它和秦长城同为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
(3)北京城由几部分组成?布局有何特点?我们常说的紫禁城是哪一部分,地位如何?
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特点:以南北中轴线为主线对称展开,体现了其政治中心、帝王之都的特征。紫禁城即宫城,是北京城的核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15.明朝文化时代特点非常鲜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座城市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它以“万岁山”为全城的中心点,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从这里穿过。紫禁城的主要宫殿和午门、承天门等主体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
(1)材料所说的这座城市是__________。
北京城
材料二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2)诗中提到的长城在明朝时,东西到达哪里?
东起鸭绿江边,西到嘉峪关。
(3)明朝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请从医学和工农业生产两个方面,举出科技巨著的例子。
医学:《本草纲目》。工农业生产:《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
(4)明朝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请根据提示填空。
①降妖除魔本领强,蔑视统治勇反抗。对应作品的作者是______。
②民间生活多艰难,逼上梁山当好汉。对应的作品是___________。
③军事斗争乱纷纷,人物形象栩如真。对应作品的作者是_______。
(5)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提高,其中戏剧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________,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
吴承恩
《水浒传》
罗贯中
汤显祖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