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2期末复习试题: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王圣志在《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21cnjy.com
A.规模经营土地成为发展方向 B.农村又回复到人民公社时代
C.农村已经转向了土地私有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废除
2、1982年,我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发展到41184个。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C.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3、1978年第l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1996年第3版增加收录的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2012年第6版增加收录的有“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
A. 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B. 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 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D.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历程
4、1992年6月,中共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 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5、 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21·cn·jy·com
A.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C.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D. 中国融入世界,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1977年广东乡下曾流传一句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三只鸭子是社会主义,养四只鸭子是资本主义。当时正在视察广东的邓小平听说后表示:鸭子虽小,事情很大,反映的问题很深刻。文中的“问题”是指( )
A.当时国内有关姓“社”姓“资”的争论非常激烈
B.当时国家的工作重心已向经济建设转移
C.“左”倾错误思想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纠正
D.广东私养家禽贩卖赚钱的老百姓家庭多
7、《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www.21-cn-jy.com
A.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B.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C.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D.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8、1987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团时说:“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 民众积极参与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
B. 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C. 该意外收获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 民间的经济活动引领了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
9、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 )
A.广东、福建 B.安徽、四川 C.四川、浙江 D.安徽、江苏
10、山东邹平农民刘宗水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1963年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和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历史的变迁。其中1981年10月23日是这样记的:“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 )2·1·c·n·j·y
A. 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B. 确立了市场经济发展目标
C.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的发展
11、改革开放使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内容明确体现出打破“所有制崇拜”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中共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阐释姓“资”还是姓“社”问题
12、邓小平说:“改革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 )21·世纪*教育网
A. 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B. 推动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战略的出台
C. 促成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诞生 D. 促使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3、 1991年2月,《解放日报》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发表四篇署名“皇甫平”的社评,社评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指出“我们如果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随即,《人民日报》、《求是》等报刊纷纷发文,对“皇甫平”的观点进行指责和围攻。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A. 尚未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共识 B.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未确立
C. 仍然坚持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D. 苏联解体影响中国发展道路的抉择
14、《邓小平时代》记载:“1978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材料佐证当时邓小平最具远见的是( )www-2-1-cnjy-com
A.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的构想
C.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 )2-1-c-n-j-y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国多领域“拨乱反正”。以下属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是( )
A.提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B.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D.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7、1986年,邓小平说:“设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公司,实际是官办机构,用公司的形式把放给下面的权又收了上来。机构多、人多,就找事情干,就抓住权不放,下边搞不活,企业没有积极性了。”材料旨在说明( ) 21*cnjy*com
A. 集体经营管理的必要性 B. 经济特区的示范作用
C. 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D. 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
18、“全民所有制企业,正转换经营机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也在迅速发展……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正在加速构建。”这是某年人民日报发表的国庆社论,这篇社论的背景是( )【来源:21cnj*y.co*m】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中国加入世贸
19、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概括地讲,是指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的承包权、土地的经营权这“三权”分置并行。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的相关举措,属于将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是( )
A. 农业合作化 B. 人民公社化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按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马克思的描述,作为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如下一些主要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有计划地进行社会生产,没有商品和货币;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到高级阶段则实行按需分配;社会主义的国家开始消亡;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将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出处:21教育名师】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及综合资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典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两条修改建议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要求建议明确,论述时史论结合。【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
1、A2、C3、D4、C5、C6、C7、C8、A9、B10、C11、C12、A13、A14、D15、16、A17、C
18、C19、C
20、建议一: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允许多种多有制经济并存。
理由:(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2)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允许多种所有制存在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建议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理由:(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于市场主体积极性的调动,压制了企业的活力,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在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以苏俄新经济政策为例说明也可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评卷建议:其它建议言之成理者,均可得分。如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