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导入 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唐代诗歌更显得熠熠生辉。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并认识一位唐代诗人。他就是王昌龄。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导入王昌龄,
看他头戴乌纱,身穿锦袍,
面目慈祥,精神矍铄。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汉族。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誉王昌龄为“七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
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另一首为“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理解题目楼:
芙蓉楼:
送:
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是什么意思?
在芙蓉楼送别好朋友辛渐。城楼。润州的城楼。送别。作者的一位朋友。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学习目标1、会认新字,理解诗句;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积累送别诗。能正确默写名句;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4、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字词积累芙蓉渐楚洛壶fú róng jiànchǔ luò hú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再读古诗,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明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
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寒雨连江夜入吴,
吴:今江苏南部,古属吴地。
这句话的意思是:
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平明送客楚山孤。
平明:清晨天刚亮。
楚山:春秋时期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这句话的意思: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洛阳亲友如相问,
洛阳:
地名,位于河南省西部,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联合国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
之一。
这句话的意思: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玉壶:美玉制成的壶。
这句话的意思:
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仍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玉代表着永恒,比喻他清廉正直的品格永远不变。)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全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清晨送走好友,
只留下楚山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你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
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思考: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明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
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2、请你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喻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像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
作者与友人分别的时间是?地点在?
友人将要去的地方是?
清晨(平明送客)。
芙蓉楼(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洛阳亲友如相问) 诗中哪些词语含蓄的透露出作者送别
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感情?
寒雨(心中惆怅才觉雨寒)。
楚山孤(友人离去后自己犹如楚山
一般孤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最后一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作者怎样品格? 比喻,自比冰壶。表达了自己开朗的胸怀坚强的
性格和高风亮节。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诗句展现了诗人的怎样形象? 苍茫的烟雨和孤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好友诗凄寒孤寂之情,
楚山孤独地峙立,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
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坚贞不屈。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堂小结 人生自古伤离别。可是今天的离别不正预示着明天的重逢吗?
只要我们心中都有彼此,只要我们懂得坚持,只要我们学会珍惜,
我们的离别将不再是悲伤。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堂练习1、背诵古诗;
2、课下多积累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