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诗:
烈火重又生,一身洁白返世间。
黑砖碎瓦尽容纳,美化人间心自甘。 2、你们能猜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吗?
写的是抹墙用的石灰,我被石灰为了“美化世间而甘愿抛弃山林里悠闲的生活”所感动。
而在明代诗人于谦的心中石灰又是什么样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古诗之旅《石灰吟》。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作者简介 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
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诬陷杀害,
1465年,明朝政府为于谦平反昭雪,并赐谥号为“忠肃”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创造背景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
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
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考之后便吟
出《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
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解题 石灰吟
石灰吟:石灰赞歌。
吟: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吗?人们开采石灰石千锤万凿出深山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烧制石灰烈火焚烧若等闲质疑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随着“吱”的一声响,块状的生石灰化作粉末。粉骨碎身全不怕质疑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的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字词积累
若等闲 清白 人间 焚烧
千锤万凿 粉骨碎身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理解词语千锤万凿 ——
若等闲 ——
全 ——
清白 ——
人间 ——
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凿,撞击,雕琢。锤,敲打。
千万:指撞击次数多,虚指,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是夸张手法。好像很普通的事情。若,好像。等闲,平常,轻松。都。双关语,既指石灰岩经烧制后成为白色的石灰,也象征
正直不阿的人品。人世间。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听古诗,画出节奏。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听古诗,画出节奏。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1、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古诗,说说古诗的意思。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头是经过多次撞击敲打才从大山上开采出来的。
(石头)把烈火焚烧(自己)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敲打撞击、烈火焚烧),
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3、小组交流。 本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又要到石灰窑中去经过烈火焚烧。但这种折磨、锻炼是多么平常啊!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只求清清白白的身体和名声能够长留于世。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1、读一、二两句古诗,
你能体会到石灰的哪些品质
吗?(不怕磨难、不畏艰险)2、诗歌赏析。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
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
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
三个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
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
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3、石灰还受到了什么磨难?
读三、四句,说说这两句写出了
石灰的什么特点?
(勇于献身、清白留世、洁身自好)4、诗歌赏析。 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身碎骨”
极其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
不怕”三个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
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
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
的人。此句中的清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5、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他要做个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6、这首古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写出了它历经磨难,却又保持着自身的廉洁与清白。同时,作者也借石灰来激励自己,写出了自己对其今后的人生的宏伟追求。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凿,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浑身碎骨,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绝不屈服。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7、“石灰”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中心思想)
诗人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诗人也借石灰
抒发了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拓展延伸自己思考:
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赞颂了什么人?这种写法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表示,
该怎么说?这首诗赞扬了不怕任何艰险,坚守高尚节操的志士。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于谦是明代的大诗人,你还知道他的哪些诗吗?
于谦的诗还有:《除夜宿太原寒甚》、《荒村》、《咏煤炭》、
《入京》、《采莲曲》等等。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学了本诗,你觉得于谦是个怎样的人吗?于谦是个清正廉洁、为国尽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堂小结
同学们,此时此刻,我想于谦已经走进了你的心中,
石灰的精神已经刻在了你的心底。同学们,记住于谦,
记住《石灰吟》,更记住他们“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的品质。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堂练习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同学们课文收集于谦的其它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