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兴亡》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东汉的兴亡》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5-08 08:2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1.颁布“推恩令”
削弱诸侯国势力
2.设立刺史制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统一铸五铢钱;盐铁专营;
平抑物价
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温故
知新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大一统的意义
物极必反 盛极必衰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学习目标
1、知道东汉的建立、光武中兴、黄巾起义等重大史实。
2、理解东汉后期社会动荡乃至名存实亡的原因。
3、人事政治稳定是国家发展的保证。
1、简述王莽篡汉和东汉的建立的经过。(时间,人物,经过)
2、什么是光武中兴?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3、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对东汉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4、什么是黄巾起义?黄巾起义的原因、结果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自主学习
材料1:“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民)饥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汉书 谷永传》
材料说明西汉后期的政治状况如何?百姓生活状况怎样?
政治状况:政治腐败,大兴徭役赋税
社会状况: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
西汉统治已穷途末路!
前202年
9年
西汉
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昭宣中兴
外戚王莽
篡汉

想一想:
什么叫“外戚”?
一般情况下,皇帝年
幼时,太后会怎么做?
外戚会怎么做?
元成哀平子
帝帝帝帝婴
材料解析
任己而不师古,秦氏以之致亡;师古而不适用,王莽所以身灭。---《宋书*礼制序》
材料2:“王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斤,易粟一斛”
—《后汉书 光武帝传》
王莽
物价腾贵,米价由汉文帝时的每石数10钱涨至2000钱。
前202年
西汉
公元23年

爆发绿林(山)赤眉农民起义
9年
西汉
东汉
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光武中兴

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天下出现兴盛局面
汉光武帝
刘秀
材料3:
(东汉初)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后汉书 光武帝记》
材料4:
(光武中兴时)马放牧,邑门不闭…四夷宾服,家给人足
——《后汉书 光武帝记》
元成哀平子
帝帝帝帝婴
公元25年
时间 人物 背景 措施
东 汉 初 年 汉 光 武 帝 刘 秀
1.九次下令释放奴婢
2.减轻农民负担、三十税一、减轻刑法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4.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5.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缓和社会矛盾
1.把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
2.减轻赋税田租,十五税一
3.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徭役
4.战争逃亡的人回家,恢复田产
西汉初年





经济凋敝,吸取秦朝灭亡教训
汉光武帝采取了哪些稳定社会的措施?




休养生息
经济凋敝,吸取新朝灭亡教训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东汉初 1000多万
57年 (光武帝去世时) 2100多万
105年 5300多万
探究:
户籍人口呈什么趋势?这种趋势说明了什么?
汉高祖:休养生息——定天下
汉文帝、景帝:以德化民——治天下
汉武帝:大一统——兴天下
汉光武帝:柔术治国——中兴天下
仁心待人 天下归心
汉朝五贤帝
文化昌盛的东汉
开放、统一的东汉
两个帝国,两种文明,交相辉映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后期皇帝即位年龄及寿命
算一算他们的平均即位年龄和平均寿命。
思考一下:当小皇帝逐渐长大后,最想摆脱谁?最能依靠谁?
皇帝 即位 年龄 寿命
和帝 10岁 27岁
殇帝 1岁 2岁
安帝 13岁 31岁
顺帝 11岁 30岁
冲帝 2岁 3岁
质帝 8岁 9岁
桓帝 15岁 36岁
灵帝 12岁 34岁
少帝 14岁 14岁
献帝 9岁 54岁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外戚专权
皇帝长大
诛杀外戚
宦官得宠
母后临朝
君权旁落
夺回君权
把持朝政
依靠宦官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材料6: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建宁三年)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
材料5: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
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
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他。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人祸
天灾
阅读这两则材料,你有何感受?
你觉得百姓会怎么做?
三、黄巾起义
背景:
背景:
时间:
时间:
领导人:
领导人:
宗教:
宗教:
结果:
结果:
影响:
影响: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专权
黄巾起义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南宋 辛弃疾
公元25年
东汉建立
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东汉灭亡


你从东汉的兴亡中吸取到哪些
历史经验和教训?
1、成由简、败由奢;
2、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顺应民心;
3、要善于调整政策;
   纵观世界历史,古国文明源远者未必流长,中国文明源远而流长,这是极为难得的……中国的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与国家统一的发展和巩固是有密切关系的。
         ——白寿彝
请找出白寿彝先生表述的核心观点。
(用原文回答)
秦、西汉、东汉时期的大一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确立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和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观念。
本课小结
除新布汉
光武中兴
黄巾起义
东汉灭亡
王莽篡汉
外戚宦官
交替专权
历史信息?
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和地方风貌
东汉说唱俑
读图
说史
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
牛刀小试
西汉后期,朝政腐败,公元9年外戚张角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前25年,西汉宗室刘邦建立东汉,他巩固统治,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汉武中兴”。
东汉中期后,即位的皇帝大多年迈,导致外戚权力膨胀,后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走向衰亡。
东汉后期,天灾人祸,时局动荡,184年,经过精心策划,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爆发了,使东汉一蹶不振。
火眼金睛
王莽
公元25年
刘秀
光武中兴
年幼
张角
黄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