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08 08:42:1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的一篇科普说明文。在本文中“那个人”和对声音了解的逐步探索所发现的“知识是有限”的,这一系列的递进关系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自主体会出来。除此之外,要学会文章层层结构的方法,学会合作学习,学会求知。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文章借用大量的典型事例阐明道理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3、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培养独立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掌握一些写作说明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认识到知识是有限的,要不断探索的道理;
2、把握文章层层设疑,安排巧妙的结构方法;
3、学会运用典型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科学家谦逊、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2、养成谦虚好学的品质;
3、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及作者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示事物隐秘的愿望。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借用大量的典型事例阐明道理的方法;
2、会用典型的事例说明事理。
【教学难点】
1、文中有关声学的知识;
2、用典型事例,以生动形象的叙述来说明事理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伽利略《斜塔实验》:
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比如说,十磅重的物体落下时要比一磅重的物体落下快十倍。1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错误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直到16世纪,伽利略(公元1564—1642年)才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矛盾。伽利略说,假如一块大石头以某种速度下降,那么,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小些的石头就会以相应慢些的速度下降。要是我们把这两块石头捆在一起,那这块重量等于两块石头重量之和的新石头 ,将以何种速度下降呢?如果仍按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势必得出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一方面,新石头的下降速度应小于第一块大石头的下降速度,因为加上了一块以较慢速度下降的石头,会使第一块大石头下降的速度减缓;另一方面,新石头的下降速度又应大于第一块大石头的下降速度,因为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它的重量大于第一块大石头。这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不能同时成立,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是不合逻辑的。伽利略进而假定,物体下降速度与它的重量无关。如果两个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同,或将空气阻力略去不计,那么,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将以同样的速度下落,同时到达地面。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1589年的一天,比萨大学青年数学讲师,年方25岁的伽利略,同他的辩论对手及许多人一道来到比萨斜塔。伽利略登上塔顶,将一个重100磅和一个重一磅的铁球同时抛下。在众目睽睽之下,两个铁球出人意料地差不多是平行地一齐落到地上。面对这个无情的实验,在场观看的人个个目瞪口呆,不知所措。21cnjy.com
2、简介作者: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倡导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等,彻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物质观。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21·cn·jy·com
3、名言导入:伽利略作为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所说出的震撼人心的话:“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www.21-cn-jy.com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检查预习:出示PPT导课练习检测作业。
颖慧( ) 臆断( ) 宛然( ) 迥然不同( ) 惊诧( )
牛犊( )一幢( ) 宽宥 ( ) 惊愕( ) 门枢( )
臆度 ( ) 蟋蟀( )嗣后( ) 折断( )
窒息( ) 笃信( )毋宁( ) 翌日( )
2、自主学习,在达成目标过程中体现通读、研读、品读与评读四步学习法。
自我感悟的通读,整体感知:(说明:四读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知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是一个由粗到细的过程,是一个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过程,本文的道理虽浅但毕竟抽象,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入文本,领悟作者的精神裨最终潜移默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并产生为之会出努力的行动,这个过程并非一下子能达到,或者这样短短一节谭也未必能达到,但是循阗学生的心量特点与认知规律设计出由浅入深的教学,应该是正确对待的,所以通读的性质定这自我感悟阶段,自我——注重阅读者本人的感受,便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思考下面的问题:
(1)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文章所举事例运用了什么样的顺序?
(3)文章如何通过事例来说明一个人知识愈多却又愈感无知的过程?
同时指导学生在通读课文中,圈点勾画,思考问题。
三、合作探究,品读课文。
1、随机小组提问回答上述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把握引导学生对课文结构的重难点呈现程度。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出示本文的段落结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一段:写作者的一个重要发现:知识浅薄者夸夸其谈,而知识丰富者优柔寡断。
第二段:以“从前有一人”对声音的认识为例,表明知识愈多愈感自己无知。
第三段:以不知蝉发声原理作类比,表明自己不知彗星形成之因毫不足怪。
2、精读第二段,完成表格:
在学生填写表格的过程中,抽查结果。老师引导学生在表格填写过程中的做法。除了文中所写的声音之外,还有哪些发音的?指导学生延伸思考。2·1·c·n·j·y
老师点评,这个人听到了很多声音,越来越觉得自己懂得的太少。在研究蝉发声方法的时候,他发现,一切方法都不能影响蝉的发声,充分表明蝉的发声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于是,“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他认为自己只是知道“某些”发声方法,而不知的方法却有“上百种”之多。已知的太少,未知的太多,随着已知部分的增加,未知部分也进一步增大。全段文字,一次次写他知识的增加,一次次转折开去写他愈感自己的无知。
3、精读第三段,提问:第二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二段是叙述和描写,第三段是议论,都是为了说明: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四、总结课文,揣摩情感:
1、从原文中划出喜欢的句子、语段,说出喜欢的原因。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2、揣摩描写笛子、小提琴的句子,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明确:为了突出这个人对新事物的认识过程,写出了他的新奇感,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兴趣开始的)
3、合作研究练习,小组之间合作完成任务,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人风采的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21教育网
(1)文中的“这个人”知道的发声方法越多,他对声音的认识高度就越高,但他为什么遇见新问题时,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21·世纪*教育网
人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2)本文运用这个事例有什么好处?
使文章通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
五、小结课文:
本文以人类对声音和乐音的知识愈益增多而又愈感无知的情况为据,说明了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我们的知识的确是有限的,人们探索世界奥秘的脚步才刚刚开始,所有妄自尊大的所谓权威意识都是极其愚蠢的。
六、拓展阅读:
见课件。
七、布置作业:
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