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呼吸》教学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我们在呼吸》教学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09 15:52:58

文档简介

《我们在呼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在呼吸》是大象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我们怎样呼吸》的第一课内容。健康的呼吸及空气质量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问题,也是日益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是一个包含环境、社会、生物等因素的综合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呼吸对人类生命的重要意义。
为了能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教材先通过游戏“我能坚持多久”来引入主题。接着又通过“运动前后的呼吸变化的比较”,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人的呼吸现象,激发探究欲望,引导他们逐步深入研究。“为什么运动后呼吸会加快呢?”教材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和猜想,并通过题为“吸入和呼出”的活动对这些问题和猜想进行探究与验证。学生通过探究得知,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原来是不一样的,人体需要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呼吸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我们每天都在呼吸的表象上,可能也模糊的知道呼吸的是氧气,至于我们每时每刻呼和吸的具体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分不清楚。
学习目标
1.知道人需要时刻不停的呼吸,知道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认识到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2.能发现和搜集相关的事实证据,能对活动中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在科学探究的学习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收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发展、善于创新和建树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验人的呼吸作用,认识空气(氧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认识用塑料管向石灰水和清水吹气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评价任务
1.学生能认真参加各项活动,尊重证据,积极讨论。
2.能遵守学习纪律,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秒表、石灰水、清水、塑料管、橡皮囊、学生活动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研究一个非常熟悉的问题,在研究之前我想请大家猜一个谜语好不好?
出示谜语: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在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
生:空气(氧气)。
同学们真聪明,猜得真好。为什么我们人人离不了空气呢?
生:因为每个人都要呼吸,停止呼吸的话人就会死掉的。
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在呼吸。板书课题:《我们在呼吸》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2.游戏:我能坚持多久。
呼吸虽然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但我们却很少关注它,下面我们就一起用心体验一下呼吸,好吗?
请大家坐端正,闭上眼睛,调整好呼吸,听我口令:吸――呼――吸――呼,能感受到自己的呼吸吗?
假如现在不让你呼吸,你感觉可能会怎样?
是这样吗?我们来体验一下吧!现在请大家来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气(师示范)但要注意(出示安全警示:①调整好自己的呼吸;②听从老师的口令;③以自己的身体适应为宜,不可逞强坚持,防止发生意外。)指名读。下面我们一起深呼吸,憋住。刚才有什么感受?
过渡:大家只是憋了一小会儿时间就感觉那么难受,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是啊,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
二、运动和呼吸
1.学生体验呼吸,并测平静时的呼吸次数。
提出问题:你知道你一分钟呼吸多少次吗?怎样才能知道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呢?
生:测一下。
要想准确测量呼吸的次数,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谁知道怎么样算一次呼吸?
生:吸进去吐出来算一次。
教师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要求把测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里面。(课件出示表格)老师简单介绍。
学生测呼吸次数(使用秒表计时)。汇报测量结果并交流。
2.测量运动后呼吸的次数。
刚才我们测量了静坐时的呼吸次数,如果我们运动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大家先猜一猜。
验证:在教室里我们能进行哪些运动项目呢?(选择原地跳)
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使用秒表计时)
测量后记录,并交流,感觉怎样。
呼吸次数记录表
时间:1分钟
我的发现
运动前呼吸的次数
运动后呼吸的次数
3.提问和猜想。
同学们对比下数据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大家发现自己的呼吸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观察比较分析运动前后呼吸次数变化情况(课件出示记录表)。
生:我发现我们运动后,呼吸次数都增加了。(指两小组代表汇报)
那为什么运动之后,呼吸会加快呢?
总结:人在运动时,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比原来要多得多,所以呼吸次数会比原来增加。
三、吸入和呼出
过渡:通过测量呼吸,大家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呼吸就是吸进来,呼出去,那你猜一猜我们吸入的和呼出的气体一样吗?
生: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那我们吸进来的是什么?呼出去的又是什么呢?
说明:要想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实验是最好的方法。(出示实验方案:①1号烧杯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用塑料管往里吹气;②2号烧杯中盛有同样的石灰水,我们用橡皮囊往里打气,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记录员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单,2名同学做实验,其余同学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生分组实验,师巡回指导实验。
小组汇报实验结果:1号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号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是不相同的。
教师总结实验结论,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常用于灭火剂。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我们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我们吸进的气体是空气,空气中氧气的成分最多,所以我们吸进的气体是氧气。
四、拓展活动
1.提问:人们呼吸离不开氧气,地球上的氧气会用完吗?学生猜想,交流,阅读课本13页最下面一段话。
2.进行环保教育。
提问:我们都在一刻不停地呼吸,如果没有氧气,我们的生命将会终止。为了能拥有洁净的空气,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生:植树造林、在客厅里摆放一些绿色植物……
小结:树木花草和室内的绿色植物,可将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吸收干净,起到空气过滤器的作用。
五、全课总结
1.谈收获:今天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呢?我们又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观察、实验、阅读。)
2.总结:对,今天我们针对“呼吸”做出了许多猜想,然后又通过亲身体验验证的自己的猜想,并对一些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最后的结论。我们今天所经历的这个过程,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我们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学反思
1.着重实验指导。
在“运动和呼吸”教学环节,我原来的设计只是让个别学生自己测“就过去了”,后来我发觉这一步应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一次完整的呼吸方法。因为这样做才能保障实验的准确性。同学们所测的呼吸次数才能基本相近,误差很小。
2.深入领会教材的内涵是探究教学的必备条件。
当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我们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是否相同时。为什么编者在教材编排中不仅要我们借助塑料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又加了用橡皮囊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两个实验似乎是多余之举?后来经过思考,我明白编者安排这一步是让学生明借助塑料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出的气体与用橡皮囊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出的气体不同,用塑料管吹出的气体相当于呼出的气体,用橡皮囊吹出的气体相当于我们吸入的气体,经过对比实验才能得出我们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不同。
教材设计的每一步骤都是有编者的意图存在的。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理解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只有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才能取舍教材,创新教材。
课件11张PPT。我们在呼吸憋气游戏运动和呼吸吸入和呼出氧气会用完吗憋气游戏憋住气,看看自己会有什么感觉?安全警示:
①在自己已经感觉到难受时不要坚持。
②禁止互相比赛。
③禁止加油助威。
④禁止同学间互相捏住鼻子。憋气游戏 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没有人可以在停止呼吸的情况下存活很长时间。运动和呼吸运动前后,我们的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活动提示:
①正确的测量方法:“一呼一吸”记为1次。
②测量静坐时1分钟的呼吸次数。
③原地跳跃20次后测量1分钟的呼吸次数。运动后呼吸会变快运动和呼吸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变快了呢? 人在运动时,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比原来要多得多,所以呼吸次数会比原来增加,以摄取更多的氧气来供给能量。想一想:为什么蒙头大睡会感到气闷?吸入和呼出我们吸入和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一样吗?做下面的实验试一试,验证你的猜想。吸入和呼出实验方法:
①用塑料管对着1号试管澄清石灰水吹气,
观察现象。
②用橡皮囊对着2号试管澄清石灰水吹气,
观察现象。
③及时记录观察现象。没变浑浊 变浑浊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人体所需的氧气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吸入和呼出 呼吸时,我们吸进了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吸入和呼出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蒙头大睡会感到气闷吗? 蒙头大睡的时候,被子里的氧气会变少,呼出的二氧化碳等废气越来越多,因此会感到气闷。
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要蒙头睡觉。 我们的呼吸需要氧气,猜一猜空气中的氧气会被用完吗?氧气会用完吗 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只要有植物在,氧气是不会用完的。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