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会熄灭吗》教学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蜡烛会熄灭吗》教学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2-27 18:28:00

文档简介

《蜡烛会熄灭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蜡烛会熄灭吗》是本单元探究的重点,以猜想与实验(两个杯中的蜡烛会熄灭吗?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作为探究活动的开始,然后安排了实验与记录(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杯口下垫棋子数量即空隙大小的关系,揭示了对比实验的实质)、设计实验(蜡烛高度的不同与燃烧时间长短的关系)、讨论(蜡烛熄灭的原因,引出燃烧与空气的关系)、补充阅读(空气的成分,按比例涂画)。《蜡烛会熄灭吗》这一活动力图引导学生学习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学习用表格、柱形统计图等方法进行记录,最后达到初步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目的。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物体的燃烧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理论基础,但是熟悉的燃烧现象不一定引起学生去关注,也很少有人花很多时间去探究这一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记录、思考等一系列活动来获取科学知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习并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
2.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认识空气的气体形态及成分,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尊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难点:会设计对比实验,从探究出的数据分析、总结科学知识。
评价任务
1.设计对比实验,探究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2.阅读资料,认识空气的成分及作用。
教学准备
蜡烛、杯子、火柴、秒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话题
1.小游戏(邀请两位同学与老师配合)。
实验过程:
(1)取两支高低一样的蜡烛,同时点燃。将两支大小一样的杯子(其中一个杯有底,另一个杯没有底)倒扣在蜡烛上,让学生猜测结果会怎样?
(2)由两位同学配合老师演示变魔术过程;
(3)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的细节变化,并验证自己的猜想;
(4)探讨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最终发现蜡烛的燃烧可能与空气有关。
2.认识对比实验。
学生分析实验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到在一个实验中,有许多个相同点,只有一个不同条件,这就是对比实验的要求。
【设计意图:教师以变戏法的形式开头,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有没有底儿的对比实验,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了燃烧与空气可能有关,顺利引入了新课。】
二、猜想——实验,探究新知
(一)判断蜡烛燃烧与垫棋子有什么关系
(实验1)判断在有底的玻璃杯下垫一枚棋子,蜡烛燃烧的情况。
1.先做出猜想并记录在实验表格内;
2.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猜想。(在老师的指引下同学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注意安全,杯子要轻拿轻放,小心烫伤。)
实验1步骤:
(1)点燃蜡烛;
(2)将有底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3)将玻璃杯一侧用棋子支起;
(4)观察蜡烛燃烧现象并将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3.学生讨论、分析猜想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并得出结论。
对比魔术中有底杯下蜡烛燃烧熄灭可能需要空气,为什么支起一枚棋子,空气进去,但是蜡烛仍然熄灭了?
(实验2)判断蜡烛燃烧与垫棋子个数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1.由学生大胆的做出猜想,是否杯子底下的缝隙越大,蜡烛燃烧的时间就越长呢?
2.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猜想。(在老师的指引下同学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注意安全,杯子要轻拿轻放,小心烫伤。)
实验2步骤:
(1)取三支同样长的蜡烛,有三名同学同时点燃;
(2)由3名同学在3枝蜡烛的旁边分别摆上1枚、2枚、3枚棋子;
(3)将3个玻璃杯同时倒扣在3支蜡烛上,用秒表开始计时;
(4)分别记录3个玻璃杯下蜡烛燃烧的时间,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3.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1)鼓励、表扬学生的探索精神;
(2)以小组形式汇报实验结果及发现;
(3)再次分析、总结、归纳出蜡烛燃烧的现象的确与空气有关。(杯子下面棋子垫得越多,缝隙就大,流入的空气就多,蜡烛燃烧时间就长。)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已经演示了一个对比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学生经过见证杯口下面垫棋子多少不一样的确导致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不同,从初步感知蜡烛燃烧可能与空气有关,到明白蜡烛燃烧的确与空气有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判断蜡烛燃烧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1.师生共同探讨、分析蜡烛的燃烧还与什么因素有关?例如蜡烛的长短,玻璃杯的大小、火焰的大小等等,既然大家已经学会设计对比实验了,那么你能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吗?学生以小组形式根据各组的猜想自己亲自设计实验并动手实验。
2.请根据自己的猜想,用实验来验证。(学生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案,进行实验,用柱形图、实验记录表等形式做好记录。)每组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实验进行操作,可供选择的实验如下:
(1)判断蜡烛燃烧与蜡烛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2)判断蜡烛燃烧与玻璃杯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3)判断蜡烛燃烧与火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
3.实验成功的小组进行汇报。(师生共同参与分析实验汇报结果。)
(1)蜡烛越长燃烧的时间越短,反之蜡烛越矮燃烧的时间越长。
(2)玻璃杯越大里面的空气越多,蜡烛燃烧的时间越长;反之玻璃杯越小则燃烧之间就越短。
(3)火焰越大燃烧时间越短,反之火焰越小燃烧时间越长。
4.教师总结并归纳出结论。
从大家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蜡烛燃烧需要什么?(空气)如果离开空气,蜡烛还能燃烧吗?(不能)
(三)探讨蜡烛的燃烧和空气中的什么有关系
1.将课本72页的阅读制作成课件播放。
2.从这个小资料中,我们知道其实是空气中的什么能够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
(四)魔术再现奇迹
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实验步骤并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对“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的问题进行猜想并验证。
实验步骤:
(1)取一支蜡烛点燃并固定在玻璃片上;
(2)在玻璃水槽内加入适量的水,并将点燃的蜡烛放入水槽内;
(3)将贴有刻度的量筒倒扣在蜡烛上;
(4)仔细观察蜡烛燃烧的变化以及量筒内水位的变化并得出结论。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生: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而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是21%,所以蜡烛将空气中21%的氧气燃尽后就熄灭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为了节省时间,让学生从猜想、设计方案,到实验一同进行,然后再进行汇报,知识点上使学生更进一步知道了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三、拓展思维,合作小结
1.请同学们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吧。(生发言师总结)
2.燃烧需要氧气,除此外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留做课后思考,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
【设计意图:结尾让学生对自己有所评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知到科学并不神秘,愿意亲近科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从学生“兴趣”发,创设情境,引发思考。课伊始,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熟悉的游戏入手,设计问题,引发思考,并通过充分的情绪调动和情境创设,很好地触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
2.以“玩”为主,在“玩”中“学”,“学”中“做”。爱玩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在此,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学生在“玩”中发现科学问题,获取科学知识,在“做”中解决问题,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
3.体现学生主体,营造探究空间。《科学课程标准》提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学中,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投身到探究活动之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实验、去发现。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把握“收”“放”时机,注重指导和引导。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的指导和引导至关重要。本课教学时,我指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这样一个科学学习的基本步骤,有扶有放,充分把握收放时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体验了探究的乐趣。
存在不足:由于本节课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开放性,而学生动手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因此,在探究实验过程中,个别学生由于好奇,随心所欲,不能按要求进行,学习效果不够明显。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增强实验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课件13张PPT。蜡烛会熄灭吗蜡烛会熄灭吗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空气的成分蜡烛会熄灭吗 根据我们的经验猜测一下,两个杯中的蜡烛会熄灭马?为什么?试一试。蜡烛会熄灭吗 如果用3号杯罩住燃烧的蜡烛,杯子下面垫一枚棋子,里面的蜡烛会熄灭吗?试一试。3号杯√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如果在3号杯子下垫两枚棋子、三枚棋子,蜡烛又会怎样呢?
猜想: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呢?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为了准确地了解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垫棋子多少的关系,应怎样设计这个实验?怎样记录?3号杯 4号杯 5号杯蜡烛高度
杯子大小
杯子形状
同时罩住棋子数量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蜡烛燃烧时间与垫棋子数量关系实验记录表垫棋子数量越多,蜡烛燃烧时间越长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在这个实验中,只有棋子多少这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他所有条件都是相同的。这样,我们才能判断出蜡烛燃烧时间与垫棋子的多少是否有关。这是一种对比实验。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猜一猜,如果蜡烛高度不同,会出现什么结果? 能设计一个对比实验吗?动手试一试,学习用条形图记录实验数据。7
6
5
4
3
2
1
01 2 3 4 5 6 7 8 9 燃烧时间(秒)蜡烛高度(cm)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蜡烛高度与燃烧时间的长短有什么关系?高的蜡烛燃烧时间短,矮的蜡烛燃烧时间长。 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自行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并记录实验数据。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通过以上实验研究,说一说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蜡烛燃烧需要空气,如果离开空气,蜡烛不能燃烧。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是由氮气、
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
合而成的。按体积计算,干燥的空气中
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他气体
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约占1%。
氧气能支持燃烧,刚才蜡烛燃烧掉的那部分空气中的成分就是氧气。氧气能溶于水。空气的成分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1%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极少。它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在加压降温的情况下,它能形成雪状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可以冷藏物品,进行人工降雨,还可以在舞台上模拟云雾。空气的成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