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燃烧之谜》教学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探究燃烧之谜》教学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5-09 17:05:57

文档简介

《探究燃烧之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由于学生对控制变量探究实验有了基本了解,并初步作了尝试,《探究燃烧之谜》在教材呈现上对探究环节作了简化。首先创设情境,介绍两起真实的火灾事件,然后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行探究燃烧的秘密,在猜想的前提下(两起真实的火灾,为什么烧毁了成片的树木、花草和野生动物,却留下了山石?燃烧的起因可能是什么?燃烧需要什么条件?),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怎样利用纸片、煤、石头等设计对比实验?怎样灭火?)。《探究燃烧之谜》的二级目标的训练是在《蜡烛会熄灭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起到进一步巩固技能训练的目的。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了解到可燃物燃烧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关系;再加上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具备了对燃烧现象及灭火原理进行深入研究,获得理论升华的能力和条件。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进行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习目标
1.独立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并做简单的分析。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认识燃烧需要的条件,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2.培养学生尊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综合,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
难点:运用燃烧的条件,理解灭火的方法。
评价任务
1.设计实验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
2.认识灭火的原理,了解防火安全知识。
教学准备
酒精灯、三角架、纸杯、火柴、蜡烛、石块、棉布、纸片、铁钉、粉笔等;实验表格;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人类发现火的视频。(在观看中板书:火)师:正是因为发现了火,使我们的祖先能坐下来静静的思考,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文明社会。
2.火到底是什么呢?火是燃烧时产生的一种现象。(板书:燃烧)
3.火柴的使用。出示火柴问学生:这是什么?虽然火柴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但无论从安全还是环保的角度来说,火柴都比一次性打火机要好。知道火柴怎么使用吗?(教师示范)
4.请学生上台展示使用火柴的方法。师说:很好,当我们使火柴燃烧起来时,你看到了什么?(光)用手放在火焰的周围你会感觉到什么?(热)
5.其实我们所看到的火,其实就是火柴燃烧所释放出的光和热。(板书:光和热)。
6.到底有多热?人们通常用温度(板书)来表示热的程度。沸腾的水有多热?100℃,而火柴燃烧时火焰的平均温度是沸水的好几倍,能达到400-500℃。尤其在燃烧最剧烈的一瞬间甚至能达到上千度的高温!火柴燃烧发出的光微不足道,但释放出的热却能达到几百度的高温。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学们,想要了解更多的燃烧秘密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燃烧之谜。(板书),出示课件。
二、新授探究燃烧的条件
(一)可燃物
1.师:火柴是用来做什么的?(点燃其他物质或是使其他物质燃烧)
2.请大家观察杯子里的物品,你能使他们燃烧吗?个别同学回答。
3.有道是光说不练非好汉,这几位同学说的是否正确,我们只有亲自动手来验证一下了。
4.介绍实验用品,强调:酒精灯、石棉网、镊子的使用方法。在验证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面前的实验用品,注意思考:这个实验中,你将需要用到哪些实验用品。
5.阅读实验要求,强调只取所需要的实验用品。动手实验,填写表格,汇报实验结果。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6.结论一:在一般情况下,有些物质能够燃烧,有些物质不能燃烧,人们把能够燃烧的物质叫做可燃物(板书)。只有可燃物才能够燃烧,这是燃烧的一个先决条件。
(二)一定的温度
1.火柴是可燃物,但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它自己会燃烧吗?为什么一摩擦火柴就燃烧起来了呢?(出示课件,思考:火柴为什么一摩擦就燃烧起来了?)
2.猜想: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后汇报结果。师从中可以引导学生双手摩擦产生热量。
如果不使用摩擦的方法,让火柴达到一定的温度,是不是就可以燃烧起来呢?
3.验证:学生讨论自主设计实验,选取所需实验用品,观看实验要求,动手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填写表二,并汇报。选取两组不同的试验方法汇报。师: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你们的什么猜想?
老师也设计一个实验请大家观看视频:放大镜使火柴燃烧。通过了这个实验也验证了我们刚刚的猜想。
4.结论二:可燃物只有在达到一定的温度是才能燃烧,不同物质所需要燃烧的温度不同,所以这里我们用一定的温度来概括,看来,一定的温度也是燃烧必备的条件之一。(板书)
(三)氧气
过度:有了可燃物和一定的温度就一定可以燃烧了吗?
1.教师做实验出示2个纸杯分别扣在点燃的蜡烛上过上一段时间后,让学生猜测蜡烛有什么变化?
出示结果,学生观察,师问:为什么会是这样?
2.下面请你们也来动手试一试吧(用玻璃杯扣在燃烧的蜡烛上将其熄灭)并填写表格三。
3.结论三:看来使物质燃烧除了有温度、可燃物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空气,确切的说空气中的氧气。(板书氧气)
(四)同时具备
1.提问:现在你知道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2.讨论:这三个条件是否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呢?我们还可以结合我们身边燃烧的例子来分析一下:
先把火柴点着,再用火柴把酒精灯点燃,把火柴吹灭问为什么不能继续燃烧呢?(不能,因为缺少一定的温度。)
用石头在火上烤为什么不能燃烧呢?(不能,因为缺少可燃物。)
熄灭酒精灯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不能,因为缺少氧气)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我们总结的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是正确的,而且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会发生;缺少了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不会发生,正在燃烧的可燃物就会熄灭。
三、指导学生认识燃烧与人的关系
1.启发学生讨论:
①我们所以要研究燃烧的条件,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燃烧的规律,因为燃烧与人有密切的关系。那么燃烧与人有什么关系呢?
②我们掌握了燃烧的条件有什么用呢?
2.教师小结:燃烧有对人有利的一面,例如做饭、取暖,在工业上高温加热、炼钢等,都需要燃烧产生的热能。燃烧也有对人有害的一面,如果燃烧不当会引发火灾,火灾会烧毁财物,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的损失。我们掌握了燃烧的规律,在需要燃烧的时候,就要努力创造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在不需要火和灭火时,就要设法破坏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四、指导学生认识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1.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灭火的方法呢?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灭火方法,说出原理。
2.讨论:
①炒菜时,有时锅里的油自己会燃烧起来,这是怎么回事?怎样把锅里的油火扑灭?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能灭火?往锅里倒水行不行?为什么?
②如果厨房里的煤气着火了,首先应该做什么?为什么?
③如果电线或电器着火了,首先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往电线或电器上喷水行不行?为什么?
3.播放灭火器正确使用方法的视频。
4.教师小结:我们掌握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才能在发生火灾时迅速将火熄灭。如果家里不小心着了火,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能慌乱,要根据着火物体和原因正确地选择灭火方法。如果火势比较大,要赶快拨“119”电话报警。
五、向学生进行防火教育
1.讲述:引起火灾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很多是由于麻痹和不慎引起的,还有的是由于小朋友玩火引起的。
2.讨论:
①在生活中,哪些做法容易引起火灾?
②小朋友的哪些游戏或活动容易引起火灾?
③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火灾?
3.教师小结:预防火灾,人人有责。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玩火;在城市内,禁止燃放鞭炮;在农村,不要在草堆和其他易燃物附近燃放鞭炮;不要在火炉旁烤东西,不要使易燃物离炉灶太近;煤气灶用过要及时关闭闸门。总之,要时时提高警惕,事事按照安全用火的要求办。只有这样,才能预防火灾。
六、巩固应用
1.启发学生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肯定。
教学反思
本课探究活动的三个环节彼此铺垫,环环紧扣,促进了学生的理解性学习。在设计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避免“为活动而活动”。
本课列举的火灾是真实事例,学生能比较容易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可持续发展。防火灭火安全教育紧贴学生实际。“科学自助餐”中“遇到了火灾怎么办”这一活动内容的选取,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向他们展示了在火灾面前如何自救、如何逃生的种种办法,以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科学的目的是为了用科学,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在选取案例时,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像炒菜时油热起火和放鞭炮引起火灾的现象,学生们都很熟悉,这些典型的案例通过直观形象的电教课件展示出来,避免了枯燥无趣的说教。
课件13张PPT。探究燃烧之谜火灾发生的原因探究燃烧的条件遇到火灾怎么办自制“灭火器”火灾发生的原因 我国大兴安岭北部的原始林区1987年5月6日发生森林大火。过火林地面积超过100万公顷,尽管数万军民奋力扑救,但由于火势较大,火点较多,大火还是蔓延了近一个月,给国家造成了数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火灾发生的原因 2003年1月6日下午,某地发生一起山林火灾,火势迅猛,短时内已有400多棵杉树及数百千克稻草被烧毁,幸亏扑救及时,火很快被扑灭。火灾过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大片漆黑的山石和根根焦糊的树桩。火灾发生的原因 这两起火灾发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森林火灾为什么烧毁了成片的树木、花草,烧死了各种野生动物,却留下了山石?
根据已学知识,结合对起火原因的猜想,
说一说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探究燃烧的条件所有的物品都可以燃烧吗?
用纸片、煤、火柴梗、布条、石头等材料设计对比实验,验证燃烧需要的条件,把过程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容易燃烧的物质叫做易燃物。易燃物是燃烧的首要条件。探究燃烧的条件没有氧气能燃烧吗? 物质燃烧需要氧气。空气中含有氧气。无杯底有杯底探究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高温吗? 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着火点)。探究燃烧的条件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发生火灾时应该怎样灭火?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易燃物
氧气(或空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清除或隔离易燃物。
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缺一不可满足其一 在我国,国家明令禁止学校、机关和其他社会团体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扑灭火灾的行动。作为一名小学生,遇到火灾应该怎么办呢?遇到火灾怎么办 一旦发生火灾,就要立即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打电话时要沉着。电话接通后,要向火警中心讲清失火地点、火势大小,以及失火的范围,同时还要准确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遇到火灾怎么办遇到火灾怎么办 楼房发生火灾时,要保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盲目乱跑、跳楼。不要钻入床底或躲进顶棚,否则可能会窒息。要明确自己所在的位置和走向,如果火势尚不太猛,可以穿上浸湿的不易燃烧的衣服或裹上浸湿的毯子,
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降低姿势或爬行
逃生。如果火是从门外进来的,或者
无路可逃时,就趴在窗户旁边或远离
着火的地方,等待消防员到来。 可在盛有汽水的汽水瓶口接通一根皮管,然后摇动汽水瓶,就能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一个简单的“灭火器”就制成了。试一试吧。自制“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