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届高考前物理强化训练(4)[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6届高考前物理强化训练(4)[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8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6-05-24 19: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6届高考前物理强化训练(4)
二、选择题48分(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一次α衰变及一次β衰变成为新核,该新核的中子数为144;
B.两个中子(质量为1.0087u)和一个质子(质量为1.0073u)结合成一个 氚核(质量为3.0180u),则该核反应质量亏损为0.0066u;
C.是衰变方程;
D.氢原子从处于n=4的激发态向n=2的激发态跃迁放出蓝色的光子,那么氢原子从处
于n=5向n=2的激发态跃迁放出的光子可能是红光的光子。
15.如图,一束复色光从玻璃界面MN射向空气时分
成a、b、c三束光,则( )
A.在玻璃中a光速度最大。
B.若减少入射光的入射角,则c光先发生全反射。
C.若b光照射某金属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
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c光光子能量最大。
16.如图所示,水平抛出的物体,抵达斜面上端P处,其速度方向恰好沿着斜面方向,然后沿斜面无摩擦滑下,下列图象是描述物体沿x方向和y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能正确反映运动的是( )
( A) (B)
(C) (D)
17.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固定的框架,内截面为等边三角形abc,c面水平,三角形内恰好放一钢性小球,小车向右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增
加一定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面受小球的力可能为0; B.b面受小球的力一定增加;
C.c面受小球的力一定增加; D.小球所受合力一定增加。
18.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视为质点)从H=12m高处,由静止开始通过光滑弧形轨道AB,进入半径R=4m的竖直圆环,且圆环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当到达环顶C时,刚好对轨道压力为零;沿CB滑下后,进入光滑弧形轨道BD,且到达高度为h的D点时速度为零,则h之值不可能为(g=10m/s2)( )
A.12m B.10m
C.8.5m D.7m
19.已知一列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v=0.5m/s,在某时刻波形如实线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波形变为虚线所示,在这段时间中,图中的质点p通过的路程可能是( )
A.0.4m
B.0.5m
C.0.6m
D.1.0m
20.某同学在物理学习中记录了一些与地球、月球有关的数据资料如下:
地球半径R=6400km,月球半径r=1740km,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0=9.80m/s2,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56m/s2,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v=1000m/s,
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时间为T=27.3天 光速C=2.998×105km/s,
1969年8月1日第一次用激光器向位于天顶的月球表面发射出激光光束,经过约
t=2.565s接收到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利用上述数据可算出地球表面与月球
表面之间的距离s,则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激光束的反射,来算;
B.利用月球运动的线速度,周期关系,来算;
C.利用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地球半径及月球运动的线速度关系,
来算;
D.利用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地球半径及月球运动周期关系,
来算。
21.一缆车系统缓慢将乘客送上和送下高40米,长80米的山坡。整个系统由一上一下两个车厢组成,每个车厢质量为2×103千克,它们通过山顶一个巨大的滑轮由钢索相连,由电动机驱动,每个车厢运动中受到摩擦阻力恒为3×103牛。某次行程中有20位乘客在车厢X中下坡,另有8位乘客在车厢Y中上坡,设每位乘客平均质量为60千克,若整个缆车系统在这次行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如果整个行程用了30秒时间,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为P。(g=10m/s2)则( )
A.W=2.4×105J B.W=4.8×105J C.P=3200w D.P=6400w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2分)
22.(本题共18分)
I.(8分)(1)某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一节常用的
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范围0~20欧,连接电路的实物图如右,则该学生接
线中错误的和不规范的做法是( )
A.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
B.电流表接线有错
C.电压表量程选用不当
D.电压表接线有错。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了U—1图象,正确的结
论是( )
A.待测电源的电动势为3.0伏
B.电源短路电流为0.60安
C.计算出的电源内阻为5.0欧
D.计算出的电源内阻为1.0欧
II.(10分)请用一个电压表,一个电阻箱,一个电键及导线等,根据闭和电路欧姆定律测出一节旧的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实验过程中,电压表读数为0.90 v,电阻箱电阻为45Ω;再将电阻箱拨到如图所
示 Ω时,电压表示数为1.10 v。
(3)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该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16分)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的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
(1)乙在接力区须奔出多少距离?
(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
24.(18分)如图在两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之间有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在两板之间及右侧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均为B。有两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不计粒子间的作用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以水平速度进入平行板,恰好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射入点相距,(其中e为元电荷电量,m为质子质量)。要使两粒子在离开平行板后能相遇,则两粒子射入平行板的时间差△t=?
25.(20分)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板内有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板间距为d=0.4m,两块板上分别有一个小孔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有一个带负电金属小球A质量为2m,电量为-2q,静止于两小孔正中间。另有一带正电与A球大小相同的小球B,质量为m,电量为q,由上板小孔的正上方h=d=0.4m处,静止释放,不计阻力及小球间的静电力,小球下落进入电场后与A球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电量相同,A球速度为2.5m/s,求碰后B球经多长时间从小孔离开?B球从哪个板离开?(g=10m/s2)
14.ABCD 15.AD 16.BC 17.ABD 18.ABD 19.CD 20.AB 21.BD
22.I.(1)ABCD 4 (2)AD 4
II.(1)4 (2)110 2 (3)1.3v 2 20Ω
23.解:(1)对乙,匀加速运动
……………………………………2分
(80%Vm)=2aS ∴S=0.8S0=16m…………………………2分
(2)设从乙起跑到接棒时间为t,起跑时甲、乙相距为S
则Vmt=S+S…………………………4分
…………………………4分

S=40-16=24m……………………2分
24.解:如图
、能匀速通过平行板,则
速度相等
通过平行板的时间相同………………4分
离开平行板均做匀速圆周运动,轨迹如图
得……………………2分

………………………………………………2分
必相遇在A点△O1O2A为等边三解形………………………………2分
∴∠1=120° ∠2=60°
又∵T=………………………………2分

……………………………………2分
………………………………2分
……………………………………………………2分
25.解:A球平衡,则:2mg=2Eq ∴mg=Eq,电场强度方向向下………………2分
B球下落到与A碰过程,根据动能定理
…………………………2分
……………………2分
AB碰:动量守恒……………………2分
反弹……………………2分
碰后电量各为……………………2分
设B球反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B球:mg-E,方向向下………………2分
B球向上做匀减速
∴B球从下板离开…………………………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