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信息世界课件 (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走进信息世界课件 (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10 19:3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1、会认“烽、庸”等19个生字,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与别人有效交流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3、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学会正确利用媒体、科学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4、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习惯,逐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习目标字词积累我会读写这些生字和词语烽火戏诸侯 昏庸无能 宠妃褒姒 荒唐的建议
平安无事 上当受骗 如临大敌 故伎重演
侵略军 马拉松 菲迪皮茨 一刻不停
漂流的瓶子 哥伦布 因特网 驿差 长途跋涉
报刊 多媒体电子计算机 信息高速路 天涯若比邻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我们该怎样获取更多的信息呢?从古到今信息传递的方式有哪些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让我们一同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踏上《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的学习旅程。激趣导入,揭示活动内容默读教材第六组的“单元导语”,说说学习本组课文的总体要求是什么?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信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还可以利用获得的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阅读导语,明确活动目标五年级上册第五组就是《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回忆上学期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经历,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有哪些主要要求。阅读导语,明确活动目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中要发扬合作和主动探究精神,活动后要展示和交流成果。浏览整组课文,感兴趣的地方读仔细些并作标注。阅读研讨,制定活动计划本组课文包括“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各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我们要根据这些建议,结合自身、学校、家庭和本地实际开展活动。默读第116、125页的“活动建议”和第130 页的“单元结语”,想想“活动建议”我们开展哪些活动?我想参与其中的哪些活动?我能参与哪些活动?我想与哪些同学开展这些活动?……本组课文包括“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各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我们要根据这些建议,结合自身、学校、家庭和本地实际开展活动。默读第116、125页的“活动建议”和第130 页的“单元结语”,想想“活动建议”我们开展哪些活动?我想参与其中的哪些活动?我能参与哪些活动?我想与哪些同学开展这些活动?……浏览整组课文,感兴趣的地方读仔细些并作标注。阅读研讨,制定活动计划本组课文包括“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各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我们要根据这些建议,结合自身、学校、家庭和本地实际开展活动。默读第116、125页的“活动建议”和第130 页的“单元结语”,想想“活动建议”我们开展哪些活动?我想参与其中的哪些活动?我能参与哪些活动?我想与哪些同学开展这些活动?……根据“座位邻近、自由组合、适当调整”原则,组建4-6人的“走进信息世界”综合性学习小组,明确组长、记录员等小组成员的分工及其主要工作职责。阅读研讨,制定活动计划分组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成立班级“走进信息世界”综合性学习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语文课代表、各综合性学习小组组长、学生代表组成,可以邀请老师、家长或相关专业人员作业务指导。小组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经班级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后,以宣传栏张贴、装订成册等形式公布。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和《把握自己》5篇课文,学会搜集整理文中的信息并作批注,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揭示主题,明确任务默读课文,思考这几篇课文提到了古代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有什么特点?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划出相关语句并作批注。阅读研讨,制定活动计划课文提到的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主要有烽火、人(信使)、漂流瓶、驿递等,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①速度慢。如“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00多年,直到19世纪50年代才被人发现”“当时有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米”……
②不精确。如“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
③信息量小。如“他拼命跑了40多千米,只为了一个目的:传送‘我们胜利了’的信息”。默读课文,思考这几篇课文提到了古代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有什么特点?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划出相关语句并作批注。阅读研讨,制定活动计划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
①速度快。如“坐在家中的计算机前轻点鼠标,远在万里之外的友人便可在瞬间收到你发去的电子贺卡。”
②不受地域阻隔。如“计算机网络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
③媒体多样。如“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
④信息量大。
……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思考:古今信息传递方式是怎样变化的?从文中划出关键语句并标注。阅读研讨,制定活动计划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邮政系统通过交通工具运往世界各地)→现代:(电报、电话)→当代:(广播、电视、多媒体电子计算机、因特网)。默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第1段和《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火漆皮鞋——信封和信箱的发明》,思考:古代有哪些信息传递方式?划出关键语句并作标注。阅读研讨,制定活动计划古人已经重视信息的传递,通过烽火、人报信、漂流瓶、驿递、信鸽、结绳记事、陶信、贝壳记事、木牍、宣战书、鸿雁传书等各种方式传递信息,但古人用烽火、漂流瓶等传递的信息量小,传递的速度慢,有时还会误事。默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第1段和《电报的发明》、《电话》,思考:近代和现代各有哪些信息传递方式?划出关键语句并作标注。阅读研讨,制定活动计划默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第2段和《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电子邮件的诞生》,思考: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特点及其对人有哪些影响?划出关键语句并标注。阅读《网上呼救》,思考:⑴苏珊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呼救的?
⑵桑恩救援的过程是怎样的?从文中划出关键语句并作标注。重点阅读,深入赏析⑴苏珊当时的紧急情况:“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只有她一个人。离他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的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如果你就是苏珊,你能怎么办?如果没有网络,结果会怎么样?
⑵理清桑恩救援的过程:“网上呼救→打电话给县政府→打电话给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赶到学校”,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示。多媒体计算机和因特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如银行用网络实现在ATM机上存取款,邮局用网络快速汇款,医生利用网络给在家中的病人看病,观众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演出等。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思考多媒体电脑有什么特点?从文中划出关键语句并作标注。重点阅读,深入赏析多媒体电脑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集成编辑,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量,传输的信息也更加丰富。阅读《把握自己》、《电话》、《电脑:现代文明的陷阱?》,思考几篇课文分别指出了网络、电话、电脑的哪些负面作用?从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并标注。重点阅读,深入赏析⑴《把握自己》和《电脑:现代文明的陷阱?》指出沉迷于电脑和网络的危害:“花大价钱雇用这个黠奴,随时冒着它卷财潜逃的危险”“主人离开仆人便寸步难行”,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犯罪,甚至猝死……
⑵《电话》指出使用电话过程中的不文明现象:“力竭声嘶”、“气得七窍生烟”、“勉强开脱”、“童心未泯的戴着面具的人”、“好学之士”……
⑶网络、电话、电脑、手机等科技产品给我们提供许多的好处,科学、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能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方面负面东西,如果使用不当或沉迷其中而玩物丧志就会发生像中学生猝死那样的悲剧。重点阅读,深入赏析为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1年11月向全社会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内容如下: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联系文中的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人们生活的。重点阅读,品味赏析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
⒈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
⒉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我们胜利了”》
⒊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⒋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的救助。──《网上呼救》
⒌认识电脑、电话、网络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如果处理不当(如沉迷或过度依恋网络)有很大危害(玩物丧志)。──《把握自己》、《电话》、《电脑:现代文明的陷阱?》同一观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辩论队,组内讨论:⑴主题观点的陈述,⑵支持自己观点的事实,⑶反对对方观点的事实,⑷总结观点的陈述。选择立场,展开辩论辩论赛辨题
辨题1:正方: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反方: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
辨题2:正方:玩网络游戏好处多∕反方:玩网络游戏害处多
辨题3:正方:上网聊天多交朋友∕反方:上网交友危险大同一观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辩论队,组内讨论:⑴主题观点的陈述,⑵支持自己观点的事实,⑶反对对方观点的事实,⑷总结观点的陈述。研讨案例,交流调查成果评选小组“最有价值的家庭信息”调查后的分析:
⑴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这对生活和生活有很大帮助。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
⑵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与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
⑶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和报纸书刊,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来自网络的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互联网,上网很不方便。开拓思路,确定主题牛顿发现苹果掉在地上,通过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开的情景,通过研究,发明了蒸汽机……生活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比如:
⑴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和分析
⑵菜场使用塑料包装袋的情况调查
⑶我家节约用水的调查
⑷校门口交通情况的调查和建议
⑸究竟有没有“UFO”
⑹火星上有没有生命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第一小组研究计划
研究课题:我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
研究方法:1.发调查表,做统计。
2.观察同学的读写姿势。
3.访问家长,了解同学们在家保护视力的情况。
分  工:组 长:叶 青
调查统计:楚 雪 杨芳芳
观察记录:王天韵 何 阳
走访家长:姚 凡 李 洁
研究报告执笔:金 刚
时 间:5月15日前完成调查,5月20日完成研究报告。研究计划的范例开拓思路,确定主题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想一想这篇研究报告中是怎样处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的?①搜集到的信息是要分类的,可以按照信息的不同方面分类。
②搜集到的信息是要筛选的,有些要去掉。开拓思路,确定主题如何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筛选的标准:
①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
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没有。没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研读研究报告,领悟写作要点研读《奇怪的东南风》和《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两篇研究报告,思考两者在写法上有何异同?⑴相同点:
①两个研究都有明确的结论。
②都有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过程。
⑵不同点:
①《奇怪的东南风》的写作思路: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②《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写作思路: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
③两篇研究报告的语言个有特点:前一篇语言更形象生动一些;后一篇更平实一些。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阅读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⑴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拟定研究报告的标题。⑵我们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⑶我们有哪些治疗?可以怎样表达?⑷我们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的写法?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修改研究报告的标准有哪些?⒈研究报告的标题是否表述清楚?
⒉有关的信息资料表达是否明确?
⒊语言是否通顺?
⒋是否还可以用图表等方式更清晰直观的表达信息?
……交流汇报,评价研究成果小组主报告人汇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①研究的主题。②调查研究的过程。③研究的结论。小组成员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其他成员解答。各研究小组依次轮流汇报。全班同学对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及其汇报作出评价,如,打分、评星级等。教师作出综合评价。畅谈综合性学习体会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1、经常浏览报刊、杂志、书籍、网络,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随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建立自己的信息库,比如:简报本、信息卡片等,并能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以便今后查找。
2、经常和其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养成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合理的使用各种信息的习惯。
3、经常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试着写写研究报告,到时候还可以汇编自己的研究报告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