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届高考前物理强化训练(10)
二、选择题48分(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几种应用或技术中,用到光的干涉原理的是( )
A.潜艇中的潜望镜 B.透过羽毛看到白炽灯呈现彩色
C.在磨制平面时,检查加工表面的平整度 D.在医疗中用X射线进行透视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B.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C.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D.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本质上都是电磁波,且γ射线的波长最短
16、如图所示,导热气缸开口向下,内有理想气体,气缸固定不动,缸内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活塞下挂一砂桶,砂桶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现给砂桶底部钻一个小洞,细砂慢慢漏出,外部环境温度恒定,则( )
A.气体压强增大,内能不变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温度不变
C.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内能减小 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17、在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为d ,如图。振动从质点1开始向右传播,质点1开始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经过时间t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关于这列波的周期T和波速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t/3 B.T=t/2
C.v=16d/t D.v=12d/t
18、科学研究表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速度正在变慢,我国已在2006年1月1日零时进行了时间调整,假如地球的磁场是由地球表面带电引起的,则可以判定( )
A.地球表面带正电,由于地球自转变慢,地磁场将变弱
B.地球表面带正电,由于地球自转变慢,地磁场将变强
C.地球表面带负电,由于地球自转变慢,地磁场将变弱
D.地球表面带负电,由于地球自转变慢,地磁场将变强
19、如图所示,质量为m、M的A、B两个物体静止叠放在水平面上,已知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B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给A物体施加一恒定作用力F,使其向右运动,B保持静止。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B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M)g
B.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C.将作用力F增大,则B将向右运动
D.无论作用力F多大,B将始终保持静止状态
20、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就在地球的轨道上.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可以说是“隐居”着的地球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知( )
A.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B.这颗行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C.这颗行星质量等于地球的质量 D.这颗行星的密度等于地球的密度
21、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处在场强为E,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向上上升h。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动能增加了(F-qE)h B.小球动能增加了mah
C.小球电势能增加了qEh D.小球机械能增加了(F-qE)h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2分)
22、(1)(5分)在测量长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测量结果为4.340 cm,请问该同学用的测量工具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分)在做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的实验时,提供的器材是:待测电源一个,内阻为RV的电压表一个(量程大于电源的电动势),电阻箱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为了测量得更加准确,多次改变电阻箱的电阻R,读出电压表的相应示数U,以为纵坐标,画出与R的关系图象(该图象为一直线)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到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m,直线的斜率为k,试根据以上信息
①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写出E、r的表达式,E= ,r= .
23、(17分)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ab=2 m,斜面部分bc=4 m,bc与水平面的夹角α=37°。一个小物体A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素μ=0.25,传送带沿图示的方向运动,速率v=2 m/s。若把物体A轻放到a处,它将被传送带送到c点,此过程中物体A不会脱离传送带。求物体A从a点被传送到c点所用的时间。(g=10 m/s2)
24、(18分)如图所示,坐标系xOy位于竖直平面内,在该区域内有场强E=12N/C、方向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T、沿水平方向且垂直于xOy平面指向纸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质量m=4×10kg,电量q=2.5×10C带正电的微粒,在xOy平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到原点O时,撤去磁场,经一段时间后,带电微粒运动到了x轴上的P点.取g=10 m/s2,求:
(1)P点到原点O的距离;
(2)带电微粒由原点O运动到P点的时间.
25、(20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2m的小球B连接着轻质弹簧,处于静止;质量为m的小球A以初速度v0向右匀速运动,接着逐渐压缩弹簧并使B运动,过一段时间,A与弹簧分离,设小球A、B与弹簧相互作用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以内。求
(1)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2)若开始时在小球B的右侧某位置固定一块挡板(图中未画出),在小球A与弹簧分离前使小球B与挡板发生正撞,并在碰后立刻将挡板撤走.设小球B与固定挡板的碰撞时间极短,碰后小球B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设此后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试求可能值的范围.
14.C 15.B 16.AB 17.BC 18.C 19.D 20.A 21.BCD
22.(1)20分度或50分度游标卡尺
(2)电路如图:E=,r= -RV。
23.(17分)
解:物体A轻放在a点后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和传送带速度相等。在这一过程中有
a1= =μg s1= =0.8m<ab
经历时间为t1= =0.8 s
此后随传送带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t2= =0.6 s
当物体A到达成bc斜面后,由于mgsin α=0.6mg>μmg cos α=0.2mg,所以物体A将再次沿传送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加速度大小为a2=(mg sin α-μmgcos α)/m=4 m/s2
物体A在传送带bc上所用时间满足
代入数据得t3=1 s(负值舍去)
财物体A从a点被传送到c点所用时间为
t=t1+t2+t3=2.4 s
24.(18)参考答案:
微粒运动到O点之前要受到重力、电场力和洛仑兹力作用,在这段时间内微粒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三力合力为零.由此可得
①电场力 ②
洛仑兹力 ③联立求解、代入数据得 v=10m/s ④
微粒运动到O点之后,撤去磁场,微粒只受到重力、电场力作用,其合力为一恒力,且方向与微粒在O点的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微粒在后一段时间内的运动为类平抛运动,可沿初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进行分解.
⑤
代入数据得 ⑥
设沿初速度方向的位移为,沿合力方向的位移为,则
因为 ⑦
⑧
⑨
联立求解,代入数据可得P点到原点O的距离
OP=15m ⑩
O点到P点运动时间
t=1.2s ⑾
25.(20)参考答案:
(1)当A球与弹簧接触以后,在弹力作用下减速运动,而B球在弹力作用下加速运动,弹簧势能增加,当A、B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势能最大.
设A、B的共同速度为v,弹簧的最大势能为E,则A、B系统动量守恒,有
①
由机械能守恒 ②
联立两式得 ③
(2)设B球与挡板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vB,此时A的速度为vA
系统动量守恒 ④
B与挡板碰后,以vB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当A、B速度相同(设为v共)时,弹簧势能最大,有 ⑤
⑥
由④⑤两式得 ⑦
联立④⑤⑥式,得 ⑧
当弹簧恢复原长时与小球B挡板相碰,vB有最大值vBm,有
⑨
⑩
联立以上两式得 vBm=
即vB的取值范围为 ⑾
结合⑦式知,当vB=时Em有最大值为Em1= ⑿
当vB=时,Em有最小值为Em2= ⒀
A
B
F
x
y
B
E
P
0
m
2m
A
B
v0
x
y
B
E
P
O
F合
v
s2
s1
第17题答图
θ
PAGE
- 第1页,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