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科技文题型分析概念和特点社科类文章,一般包括哲学、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伦理学、民俗学、宗教研究和美学原理等学科的论文或事理说明文,一些哲理性议论散文也可归入此类。《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 论述类文本阅读,要求以考生的知能积累为依托,以确认、整合为基本手段,准确获取文章中的新鲜信息,从而扩展、补充、校正原有的认知积累,并进行逻辑关系的推断,是一种侧重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的测试。
论述类文本试题能力立意的层级和特点一、基础能力:设问直接、明确;设问与相应答题区间的关系简捷、明白;被筛选确认的信息是明示的、陈述性的、独立的.2015甲卷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论述类文本试题能力立意的层级和特点二、基本能力:设问指向是拐了弯的,设问与相应答题区间的关系是需要经过逻辑推理的,筛选确认的信息,要会梳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2015甲卷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 ……
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论述类文本试题能力立意的层级和特点三、发展性能力:根据题目设问的要求整合文本不同部分的相关信息(明示的、隐含的),辨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进而作出解释、概括或推论、扩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 注意克服解题训练中的片面性1.片面强调筛选信息是唯一的解题方法。忽视对信息之间逻辑关系的梳理、确认和分析。
2.只要选项中出现新概念、新说法,就简单地视为不符合文意。
注:文本中出现的文言文如后文选项有设题,需仔细阅读,不可忽视。 现代文阅读能力解析动笔答题前的准备工作:(3—5分钟)
两通读(通读文本、通读试题),理清思路,
粗知文意、段意。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①各语段之内,句与句比较,筛出重要语句;
②重要语句内,词与词比较,把握重要词语;
③连缀重要词语,把握语段大意和文章思路。
动笔答题时的注意事项:
1、看懂试题检测的意图,把握设问点。
2、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把握相关点。
3、筛选整合重要的语句,把握答题点。
4、分析、概括,解释、阐述,评价、探究都要注意结合文本,不离主旨(文本意识和主旨意识)。
2013年全国课标卷一2013全国课标卷(一)1. 2.3.2014年全国课标卷一2014全国课标卷(一)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
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
兵壮烈殉国。2014全国课标卷(一)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2014全国课标卷(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2015年全国课标卷一2015全国课标卷(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典当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15全国课标卷(一)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C.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涌现出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2015全国课标卷(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2013年全国课标卷二2013全国课标卷(二)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鸑鷟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2013全国课标卷(二)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2013全国课标卷(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2014年全国课标卷二2014全国课标卷(二)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2014全国课标卷(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2014全国课标卷(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2015年全国课标卷二2015全国课标卷(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15全国课标卷(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C “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2015全国课标卷(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选文特点特点2013:(1)文化传统(老子年代)
(2)文化传统(凤文化)
2014:(1)文艺美学(悲剧艺术)
(2)传统民俗(古代食品安全)
2015:(1)传统民俗(宋代信用工具)
(2)文艺美学(艺术品的接受)所考题型主要题型:1.张冠李戴 2.无中生有 3.偷换概念
4.混淆是非 5.因果混乱 6.以偏概全(以全概偏) 我的想法 其他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