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生物下册第2单元第三章健肺强肾章末检测(新版)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生物下册第2单元第三章健肺强肾章末检测(新版)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5-10 15:3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健肺强肾章末检测
一、夯实基础
1.鼻腔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清洁和温暖,与此功能无关的结构是( )
A.鼻黏膜能分泌黏液 B.鼻黏膜内有嗅觉细胞
C.鼻腔内有鼻毛 D.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2.人体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膀胱 B.肾脏 C.尿道 D.输尿管
3.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通过“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探究实验进行研究
B.A项所指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只能是“烟草浸出液会影响水蚤的心率”
C.除了采用实验研究外,还可以采用调查法研究
D.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吸烟可能诱发肺癌
4.为了保证教室内的空气清洁、新鲜,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B.绿化周围的环境
C.勤打扫教室 D.关闭门窗,防止灰尘飞入?
5.为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向甲、乙两试管内分别注入澄清透明的石灰水,再向甲试管的石灰水内通入空气,向乙试管的石灰水内吹入呼出气体,结果是( )
A.甲试管变混浊、乙试管不变混浊 B.乙试管变混浊、甲试管不变混浊
C.甲、乙两试管都不变混浊 D.甲、乙两试管都变混浊
6.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总是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 )21·cn·jy·com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气体在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D.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7.下列关于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呼出的气体中只含有二氧化碳,吸入的气体中只含有氧气
B.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氧气多,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氧气少
C.对于氧气,吸入的气体比呼出的气体含量高
D.对于二氧化碳,吸入的气体比呼出的气体含量高
8.人体内进行有机物氧化分解的部位是( )
A.血液 B.组织细胞 C.肺泡 D.血管
9.你认为下列关于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口腔中形成 ②由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形成 ③痰由黏液、黏液所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组成 ④不能随地吐痰的主要原因是痰中含有病菌 ⑤吸烟会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 ⑥痰液到达喉部是气管和支气管黏膜表面纤毛摆动的结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10.与肾小球相连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所流的血液依次是( )
A.动脉血、动脉血 B.静脉血、静脉血
C.动脉血、静脉血 D.静脉血、动脉血
11.正常人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扩大是由于( )
A.肋间内肌收缩,膈肌舒张 B.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
C.肺容积缩小,气压升高 D.肺容积增大,气压下降
二、能力提升
12.在一般情况下,尿液中尿素的浓度总是大于原尿中尿素的浓度,其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管将大部分尿素重吸收
B.肾小管将大部分的水分重吸收
C.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产生尿素
D.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壁的细胞产生尿素
13.下图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代表 ,②代表 。
(2)②③④处含氧量最丰富的是 。
(3)③代表的血管是 ,内流 血。④代表的血管是 ,内流 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①中氧气的浓度始终 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5)①内的氧气进入②内,至少经过 层细胞。
14.下图是人体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对原尿中的物质进行重吸收是有选择的,程度也不同。重吸收的主要有部分无机盐、大部分水和全部 等物质。2·1·c·n·j·y
(2)正常情况下,肾小球进行滤过作用时,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这些蛋白质主要是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一系列变化而形成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
才能被机体吸收,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消化液中的 。
(3)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连接着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检测比较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中所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发现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没有发生 ,此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处于 状态。www-2-1-cnjy-com
(4)某同学认为二氧化碳这种代谢废物没有从尿液中排出,说明排泄还有其他途径,你认为还有哪些途径? 。2-1-c-n-j-y
三、课外拓展
15.下图所示的装置中,甲、乙两个三角瓶中都盛有等量澄清的石灰水,①与②处为带有活动夹的橡皮管,其余部分为玻璃管。21cnjy.com

(1)实验一:松开①号活动夹,关闭②号活动夹,尽力吸气后,对着通气口缓慢吹气,甲瓶中的石灰水有何变化?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www.21-cn-jy.com

(2)实验二:关闭①号活动夹,松开②号活动夹,口衔通气口缓慢吸气,乙瓶中的石灰水有何变化?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21教育网

(3)分析以上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七年级 参考答案
1.B 解析:鼻腔的入口处丛生鼻毛,鼻腔内表面的鼻黏膜能分泌黏液,且鼻黏膜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使鼻腔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可减少不洁空气对呼吸道和肺的刺激,而嗅觉细胞则与此功能无关。21·世纪*教育网
2.B 解析:人体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构成的。其中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是排尿的通道,形成尿的场所是肾脏,因此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3.B 解析:A项所指探究实验还可以作出关于水蚤生存时间的假设。
4.D 解析:教室内有许多同学进行呼吸,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关闭门窗会使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影响空气的质量,所以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要降低空气中的尘埃,主要做法是勤打扫教室及周围环境,绿化教室周围的环境。【来源:21cnj*y.co*m】
5.B 解析:二氧化碳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的特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低,反应不明显,而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石灰水会变混浊。【出处:21教育名师】
6.D
7.C 解析:人呼吸时,吸入的气体是空气,空气的主要成分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相对减少、二氧化碳相对增多,只是相对于吸入气体而言,实际上,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仍远远多于二氧化碳。【版权所有:21教育】
8.B 解析: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细胞中的线粒体将血液运输来的氧和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能量。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D 解析:痰是由气管和支气管表面的黏膜分泌的黏液及其所粘着的灰尘、细菌等组成的。它通过黏膜上的纤毛不断地向喉部摆动而到达咽部,经咳嗽咳出体外。痰中含有大量病菌,所以不要随地吐痰。吸烟会抑制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纤毛的摆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从而降低净化作用而患呼吸道疾病,如气管炎等。21*cnjy*com
10.A 解析:入球小动脉是由肾动脉分支形成的,在肾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因而,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是动脉血。由于在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因此出球小动脉内的血液也是动脉血。
11.B 解析:肺泡的弹性较大,当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时,人体胸廓扩大,肺也随之扩张,肺泡体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较明显,低于外界气压。
12.B
13.(1)肺泡 肺泡壁周围的毛细血管 (2)④ (3)肺动脉 静脉 肺静脉 动脉
(4)低 (5)2[ 学,科
14.(1)葡萄糖 (2)氨基酸 消化酶(或蛋白酶) (3)气体交换 结合 (4)呼气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出汗排出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等21*cnjy*com
15.(1)变混浊。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2)无变化(或几乎无变化)。空气中含有较少的二氧化碳。(3)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
解析:当松开①号活动夹,关闭②号活动夹,对着通气口吹气时,甲瓶中石灰水变混浊;当关闭①号活动夹,松开②号活动夹,口衔通气口吸气时,乙瓶中的石灰水无变化(或几乎无变化),原因是空气中含有较少的二氧化碳。通过比较可得出,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