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件 (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件 (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5-10 19:0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1、会认“篙”等3个生字,会写“牧”等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莲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学习目标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我会读写这些生字和词语篙 棹 媪 剥
牧童、蓑衣、鸡笼、莲蓬字词积累自学要求:
1、自由读这三首古诗,借助拼音读准诗句,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利用课后注释和字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课文讲解牧 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课文讲解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课文讲解牧 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课文讲解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课文讲解牧 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课文讲解吕岩,字洞宾。考过科举,曾经做过两次县令,后来爆发了农民起义,吕岩就带着家人躲入山中修道,不知踪迹。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牧 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作者简介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结合注释 查工具书课文讲解牧 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课文讲解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以写田园诗著称,是南宋四大家之一。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作者简介篙: 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 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风挡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结合注释 查工具书课文讲解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课文讲解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yuè zuìmèiǎochúwúbāo课文讲解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结合课后的注释和字典,理解诗句的意思。课文讲解茅檐:茅屋的屋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
吴音: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这里指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老妇人。
锄豆:在豆田里除草。
亡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课文讲解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课文讲解《牧童》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舟过安仁》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表达了诗人对两个孩童的喜爱之情。
《清平乐·村居》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欢、热爱、向往、羡慕。课文小结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
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
一牛吃过柳阴西。课外拓展1、背诵这三首诗。
2、收集并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和同学进行交流。 课后作业